1、少不得借鉴着佯狂避世,放浪形骸,以为遮饰地步。见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一回。

2、在去南宁市良庆区大沙田华登学校的小面包车上,保香叔叔给佳茵和思盈介绍了“佯狂避世”的成语故事。
3、青海油田第一中学的沃子善听奥斯顿说,使用“佯狂避世”造句是件异常难的事情。
4、姿而正偷偷地在用同学送的2H铅笔画奥黛丽·赫本的素描,来自巩留县的太史老师猝然走过来,让她用成语“佯狂避世”造句,她的脸一下子涨的通红。
5、成语佯狂避世出自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十中:“费贻,字奉君,南安人也。公孙述时,漆身为厉,佯狂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