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源于《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成语事预则立源于《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见《毛泽东选集·论持久战》。
4、在去河庄中学之前,任圣叔叔给刚语和蓝艺讲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历史故事。
5、婧瑶正在潜心关注地抄寓言故事《自杀的兔子》,来自河南舞阳的尤老师出人意外地让她用成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造句,她被吓得浑身都是汗。
6、刚来中国的留学生特伦斯听她的中国朋友说: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造句是件异常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