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逸以待劳来自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待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备,可谓善矣。”
2、单县第四中学的汪责霖听来自希腊的留学生西奥多·李说,使用词语“逸以待劳”造句是件极其没劲的事。
3、况汉口有极大市街,依托掩护,逸以待劳,持久之力,明如指掌。见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第六章第二节。
4、在前往大足石刻的高铁上,宓爷爷给他的外甥和小孙子讲解了“逸以待劳”的典故。
5、况汉口有极大市街,依托掩护,逸以待劳,持久之力,明如指掌。见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
文教艺术2023-02-07 12:54:29百科知识库
1、成语逸以待劳来自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待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备,可谓善矣。”
2、单县第四中学的汪责霖听来自希腊的留学生西奥多·李说,使用词语“逸以待劳”造句是件极其没劲的事。
3、况汉口有极大市街,依托掩护,逸以待劳,持久之力,明如指掌。见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第六章第二节。
4、在前往大足石刻的高铁上,宓爷爷给他的外甥和小孙子讲解了“逸以待劳”的典故。
5、况汉口有极大市街,依托掩护,逸以待劳,持久之力,明如指掌。见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