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读《嫌疑人X的献身》有感、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943字)等900字、1200字左右的精选读后感4篇,供您参阅。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_943字
灰黑色的硬皮封面,一如它的内容一般压抑暗沉;鲜红色的“X”赫然在目,恍如死者喷溅残留的鲜血——《嫌疑人X的献身》,为纯粹隐忍到极致的爱情,精心设下绝好诡计。
数学天才石神,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工作的邻居靖子而每天绕远路买午餐。靖子母女独自生活,却因前夫上门纠缠失手杀人。石神提出帮忙,布下了令警方匪夷所思的迷局。物理学教授、石神的同窗汤川,看透了他这一迷局的“盲点”所在,对靖子以实情相告。靖子最终自首,与石神共同承担罪恶。
初读此书,或许是不适应作者东野圭吾先生淡淡文风的缘故,实在觉得索然无味、平淡无奇。抱着聊胜于无的心态一页页往下,迎来的却是全盘反转的结尾。心也好、身也罢,从各种意义上都给人以颤抖。喘不过气的压抑、阴郁、绝望久久没有散去,盯着空白的末页,大脑就像当机,迟迟不能思考。
都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嫌疑人X的献身》让从不涉足推理小说的我一头扎进书里整整两个小时,除了跌宕起伏、前后翻转程度之大前所未见的剧情之外,更多的是作品于细节之处不经意渗出文字的情感。作品的一大特点便是无限深情与逻辑思考的不断交融缠绕。案发后石神与靖子通话,一句感恩的话语便能让他“全身热血沸腾,连腋下都出汗了。滚烫的双颊被冷风一吹,格外舒服。”深情足以证明。而面对杀人现场因没有不在场证明深陷恐慌的靖子母女,他却又淡然吐出“把一切交给逻辑思考。”他冷静的在第二天杀了另一个无辜的流浪汉,调换尸体,让警方从一开始就方向错误,自然而然的掉进推敲不在场证明是否成立的“盲点”之中。
石神之所以不惜牺牲自己保护靖子母女,除去一往情深的情愫,更有生命被挽救报恩之心。“在世界这个坐标系上,竟有靖子和美里这两个点,那是罕见的奇迹。”不知靖子母女有着何等澄澈的明眸,单是一瞥便如同春日暖阳,以浅金色的、带着温度的淡淡光芒,驱走石神心头由死亡笼罩的阴霾,让他放开系好的悬绳、走下垫脚的板凳。“如果你过得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才是徒劳。”
贯穿于平淡朴实的文字间的,有石神隐忍心头的爱情,有汤川对天才对手的痛惜,也有靖子负罪感、混乱与绝望相融的复杂难言的情感。书的末尾,靖子自首,石神发出野兽般的咆哮嘶吼,仿佛正在呕出灵魂。而这本书所吸引人之处,大概就在这一行行黑油墨字所“呕出的灵魂”上吧。
成语平淡无奇: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听起安老爷的这几句话,说来也平淡无奇,琐碎得紧,又不见得有什么惊动人的去处。”又如: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郭沫若《涂家埠》八
成语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如:《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又如:孙莱山入枢廷,是在意中,乌少云则匪夷所思了。——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_1159字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的重要作品,曾获日本文学最高荣誉直木奖。之前有好多朋友推荐我去看,买来之后放在床头却很久没有翻看。一个周末的下午,百无聊赖,顺手翻了一下,没想到一拿起来便放不下,一口气看完,仍觉得意犹未尽。
书的一开始为我们描绘了一名中学数学老师石神的日常生活。他每天都要去同一家便当店买便当,只为多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一天,靖子又一次遇见前来纠缠的前夫,失手杀了他,石神得知后提出由他来料理善后。字里行间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冷静、心思缜密的数学天才如何一步步地发挥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将警察的注意力从靖子身上转移。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石神的计划最终还是被警察所侦破。当我以为故事就要结束之时,作者在书的最后给我们读者一个巨大的反转。原来石神在靖子杀死其前夫的第二天便杀死了一名流浪汉并毁灭其容貌,令所有人都误以为被杀的流浪汉是靖子的前夫,这样靖子就有了不在场的证据。而警察侦破的所谓事实是石神杀死了被误认为靖子前夫的流浪汉。当在一开始计划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计划可能被识破,而他从一开始就打算好用自己的死亡来保护心爱的女人。
在拿到书的时候,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书名,在我看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我突然间明白了。所谓X代表的是未知,当石神一步步地将警察的注意力转移的过程中,我心中的疑问也在慢慢变大,到底他是采用了什么方式将这个案件布置地如此天衣无缝。而在书的最后,才真正揭开谜底,我才知道X的含义。石神为了他心爱的女人,用自己的生命来守护靖子。这场残忍的犯罪,背后的动机竟然是因为一种无私伟大的爱情。石神对靖子的爱,似乎不可思议,却又如此真实合理。当她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一瞬间,已经注定改变他一生的结局。对她而言,他不过是路人甲。但对他而言,她却是全世界。为她付出一切,成为他活下去最大的理想和幸福,是他生存的唯一价值和意义。“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这种不需要回报、甚至不让对方察觉的感情,有点像茨威格笔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是一部成功的推理作品。严密的逻辑推理,完美的犯罪设计,让人似乎很难找到破绽和漏洞。有意思的是,书的一开始便让人觉得真相若隐若现,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但到了最后却还是发现真相出人意料。而就在真相揭开的那一刻,我没有快感,只有忧伤和绝望。假如没有靖子,孤独绝望的石神早就死了。因为她,他才活了下来;但最后,他又因为她,选择了去犯罪,走向了死。是爱救了他,却又毁了他,这爱到底值不值得?这个问题,不是天才用加减乘除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来的,但他无悔。
故事最后的结局,并没有如石神所愿。大概没有一个女人,在知道真相之后,还能够心安理得地承受这种如此沉重的爱。所以,石神最后的牺牲,并没有换来靖子的幸福。他绝望而心碎的哭声,告诉我们这才是他最大的悲剧。
成语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如:《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如:你可记得三年前蔡指挥的事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日有何理说。——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如:《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如:你可记得三年前蔡指挥的事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日有何理说。——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_2762字
终于看完了,一开始很是诧异,为什么作者在开篇就详细叙述了杀人的过程,而把找出凶手的活动放在这之后,也很是奇怪为什么靖子的不在场证明如此暧昧,杀人的那天她明明没有去做那些事情,为什么能够提出那些证据,而且那些证据既能够证明她当时不在案发现场却又显得不够充分,为什么凶手把尸体毁了容甚至烧毁了指纹却又留下很明显的可以证明死者身份的证据,随着案件的进展,这些疑问也随着汤川学的思考越来越明晰,这些都是为什么,为什么最后石神去自首的时候他的自白显得如此无懈可击,好像整件事情就是他做得一样,但是杀人的明明就是靖子不是他啊,直到最后汤川学揭露真相的时候,我震惊了,强烈的压抑感向我袭来,他居然为了袒护她而去杀了另外一个人,伪造了死者的身份,让所有人都以为死掉的是靖子的前夫富坚,但其实不是,这只是一个游民,他在靖子杀死富坚第二天杀死了这个可怜的人,从而延后了死亡时间,为靖子制造了不在场证明,当警察围绕着靖子展开调查的时候其实已经掉入了他的陷阱,因为发现的尸体根本就不是富坚,死者根本就是石神杀的,和靖子没有任何关系,而被靖子杀掉的富坚早已被肢解后扔到了其他地方,警方对靖子的调查越深入越能发现靖子与命案无关。多么高明的手法,不愧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数学天才,设计得如此巧妙,就连最后自首的自白都如此完美,完全撇清了靖子与此案的关系。
他做这么多,只是因为他爱她,她在他生无所恋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从此成为他的劫。他愿意用生命去守护她,发现她杀了人,他立刻出现,并想出了一套掩盖靖子罪行的方案,甚至当时就做好了必要时替靖子领罪的打算,为了实现这个方案,为了防止自己临阵脱逃,他把自己拉下水了,他杀了另外一个人,从而形成了一套完美的方案,而这个方案的前提就是必要时他去领罪。他做了这么多,所要的却是如此简单,一句简短的问候都让他心花怒放,他在最后指示靖子回答警察提问的信件最后留下这样一段话:“工藤邦明先生似乎是个诚实可靠的人,和他结婚,你和美里获得幸福的几率应该比较大。请把我完全忘记。请不要有罪恶感。因为如果你过得不幸福,我的行为将完全成为徒劳。”他用生命去坦护她,却不要求她记得他,只是希望她能够过得幸福。这爱如此深刻,她又怎么承受得起?石神的作为让我想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那个“陌生女人”,同样都是为自己的爱人付出了一切,爱人却对他们毫不在意,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相比之下,石神的爱更让人痛心,女人好歹在生命的最后给自己的爱人写了一封信,袒露了自己的爱意,让爱人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深深地爱过他,而石神到最后都没想过要像靖子坦白自己做过什么,他把对靖子的爱压在心里,从没表露过,要不是汤川学告诉靖子真相,他对她深沉的爱只会永远湮没在他的心里。
看到最后真相被揭露的一刻,以前看柯南时走过的疑问再次浮现:真相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费尽千辛万苦挖掘出了真相就真的会让人满意吗?石神就算是死,也不愿这个事实被揭晓的吧。他以为没人会发现真相,可是同样作为天才的汤川学发现了石神的计划,作为天才,他们心心相惜,可是作为男人,汤川学不懂石神,他不懂石神对靖子的爱,这种爱,可以让石神心甘情愿走向毁灭。汤川学不懂,他只是在寻找真相,尽管这个真相也让他痛苦不堪,他还是选择了这个真相,他知道石神是宁死也不会让靖子知道事实的,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向靖子说出真相,让靖子做出最终的选择。当石神碰到前去自首的靖子时,当他发现自己的一切努力化为泡影,自己深爱的人最终也免不了牢狱之灾时,他悲痛欲绝,“他正在呕出自己的灵魂”,我宁愿靖子不知道真相,宁愿靖子只是认为石神在替自己顶罪而不知道石神为了她如此付出,这样,她也许可以投入工藤的怀抱,获得工藤给予的幸福,这样,石神的心血至少没有白费,至少他深爱的人如他所希望的那样获得了幸福,那么,身在牢房之中的他应该也会很幸福的吧。可是,这一切被汤川学打破了,知道真相的靖子怎么可能心安理得得接受石神的付出,她的女儿美里也试图自杀来摆脱心中的煎熬。最终,靖子自首了,石神精心策划的一切都灰飞烟灭,“他正在呕出自己的灵魂”。
东野圭吾,《白夜行》把我带入他的王国,从此恋恋不能忘。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推理,更能挖掘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某个前提下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但是这个前提却让人很痛心,看完他的作品,内心总是百感交集,会想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会更好,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出现这样的前提又显得很必然,一切悲剧都是命中注定,逃不开,躲不过,该有此一劫。《白夜行》是恋童癖引发的悲剧,《嫌疑犯X的献身》则源于石神对靖子那毁灭性的爱。看似很残忍,很不可思议,但是细细一想,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境地,也会有同样的举动,深入骨髓的爱与恨都足以让人走向毁灭。
单从推理小说来看,东野圭吾的作品也是很出彩的,他的作品很精细,书中的任何一个情节,在当时看来貌似和其他小说一样只是为了凑字数而产生的,但是看到后面的某个情节时会猛然想到前面曾出现过的某个情节,二者联系起来,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件事情是这样的。他书中的话语,多了显得罗嗦,少了又不够,就像是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每一刀都恰到好处。读者可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作用自己的智慧联系前后出现的各种情节自己去推理出一个正确答案,而且作者也不会把所有的真相合盘托出,很多事实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因此看他的小说有很强的带入感,能真正体会到推理小说的奇妙之处。而同样出名的推理小说家阿加沙—克里斯蒂就显得逊色许多,阿的作品,多以对话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看他的作品唯一的乐趣就在于知道真相的那一刻,看前面的那么多内容仅仅是因为它们在那里,可以让我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案子,这件案子中出现了些什么人,仅此而已,他的作品,在真相出来之前虽然也提供了很多信息,但那些信息杂乱无章,与真相没有任何关系,感觉他提供那么多信息完全是为了凑字数,因为他不可能一发生命案马上就告诉读者凶手是谁。看他的小说,总是游离在情节之外,只是希望快点结束,我要知道真相。阿的作品,真相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凶手的发现,在于他与命案有些某种特殊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之前的叙述中完全没有提及,就连暗示都没有,就是一个侦探问完所有涉案人员后就自己推导出真相,然后才发现,啊,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因为有这层关系的存在,命案的发生显得理所应当,但是所有案件的动机只有两个:图财,害命。看完阿的作品,除了在知道真相的时候感到很惊喜外,别无他想。
曾经觉得阿相当出色,因为他设计的结局完全出乎意料,让人惊喜不断,但是看了东野圭吾我才觉得真正的推理小说就应该像这样,作者提供线索,让读者自己去推理。而且东野圭吾作品中关于人类情感的表达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成语出乎意料:指出人意料。如: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又如:老朋友劝他出去一下调理也好,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竟然不准。——吴晗《清华杂议》
成语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又如: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_3111字
两天上班的时间里,偷偷摸摸或光明正大地把《嫌疑人X的献身》看完了。
首先,我很是喜欢东野叙述的风格。指明一点,绝对不是他的推理方式,像我这样没脑子的读者,断然是理解不了他推理的个中门道的。我喜欢他真实、平淡的笔调。想想一个个毫不张扬鼓弄情绪和玄虚的字却道出了一个极为震撼的故事,我很敬佩。现在看书,很在乎这种平实却真正蕴涵妙处的写法,极简才极真。或许是时下许多作者浮夸、迂回繁复、不安静的文字太多,使得不有文章故事以外的废话冗句,是我现在衡量一部作品好坏极重要的一个标准。东野圭吾显然符合。东野圭吾推理小说已大师级别,借其简介的描述:笔锋日渐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我捡的专是说他文字风格的。在站着,且有时会承受被店长或助理逮住小批评的小惊慌下断断续续阅读这本书的情况下,我还是偶然被一些推理以外的句子深深吸引。它们没有哀伤的字眼,也没有用甚效用明显的语序,相反很简单,很随意,简直就像是在一段平实的叙述后顺便加上的一句,却是我认为最亮的地方。例如在叙述石神在家里准备自杀时碰到新搬来的邻居问好,被那两双从未见过的美丽的眼睛带来生之希望,从此以后只为能看见她便是自己如今活着的意义时,东野淡淡一笔:“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的活着,就能拯救某个人。”总之,东野平淡却精准富有深意的文字是我所认为的《嫌疑人》的妙处之一。
妙处之二,数学思维的人生模式。
石神是一个数学天才。我看别人的影评,有些人说正因为看到是个数学天才,所以才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不太喜欢,因为其本人很讨厌数学。我恰恰相反,当知道石神乃是一个数学天才的时候,我心里热了一下,瞬间喜欢上这个男主角,虽然他五十多岁,头发还很稀疏,脸又圆,眼睛又小,总之面貌不好看。很奇怪,从小我就是个喜欢数学讨厌语文的人,但我本身却是一个感性而不理性的人。逻辑思维能力也很令人自卑。但我喜欢数学。全身心投入到计算一道题目的答案中,心无旁骛,凭着已有的依据,和数学理论,以及思维能力,便有可能通往正确答案的终点。但最重要最有趣的是这个寻求答案的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数学是充满乐趣的,石神准备在监狱中度过余生,但他不怕,只要有笔和纸,他就能继续探寻数学的奥妙。哪怕没有笔与纸,谁也不能阻挡他进行数学,因为谁也不能把手伸进他的脑子。除了数学,他什么都不在乎。这是他的曾经。但因家庭原因使他无法笔直通往研究数学的道路上,转而成为了一个教高中数学的老师。这一妥协使他活着无意义。“没有理由去死,也没有理由活着,如此而已。”在他平淡地去死的时候,有人敲门了,他当时正准备把头挂进吊绳里,敲门声响了,他也只是平淡的想就算自己死也不要给别人惹麻烦,所以去开门。这让他撞见了她,他的新邻居,叫花冈靖子,他一见钟情,因为她的眼睛给了他生命里除数学外第二种愉悦,他有活下去的意义了。石神没有想过要进入靖子的生活,他对这个离婚且有一个女儿的中年妇女无任何歪心思,相反,石神觉得喜欢她是一件崇高的事,他不敢去攀登靠近,只求能默默关注,他发现这竟然和喜欢数学的感觉没有本质的区别。事情的急转直下是某天靖子失手杀死了前夫,石神只是这么说:“你要是想去自首,我没什么意见,但如果你有其他的决定,我想我可以帮你。”从此,石神用他的天才数学逻辑思维布下一步步棋,一步步警方绝不可能解开,永远抓不住真凶,却又能完美自然地抓住“真凶”的棋。
描写和数学相关的地方,我都看得更认真。我佩服理性逻辑思维的人,那是我一直想成为的人,真正的聪明人。数学其实是简单的,因为他的逻辑性。所以物理教授汤川说,石神是一个单纯的人,寻到一个目标,他就会全心投入没有后路,要么赢得全部,要么输得彻底。这几乎已经暗示了结局。
最后要说的便是《嫌疑人》的结局了。
真相揭开,石神为了保护靖子母女,竟然自己杀了另外一个人,一个就算消失也没人会在意的人,并毁其面貌,手指,再通过层层设计使警方将此人认作死去的靖子的前夫。石神杀人,有几层意思,其中两层一是为了“偷换概念”,使警方始终认错尸体,那靖子最终肯定没有嫌疑,因为这人确实不是她杀的,她无任何证据留下。二是当事情瞒不住时,让自己没有退路可退,因为自己确实杀人了,所以最终的自首已在他的计划之内。他不在乎,因为他完美地保护了靖子,这个拯救了他生命的人,给了他人生新的快乐的人,哪怕这个人和自己无任何关系。可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石神的一厢情愿。一厢情愿这词或许很不好,我却觉得只有这四字才能形容石神的崇高的爱。靖子只是在一个特殊的偶然时机走到他面前,她什么功能都没有,是石神自己喜欢上她的眼睛,也许换另外个人并不觉得她眼睛美丽呢。但凡靖子在便当店上班的时候,石神都会去买便当,靖子从来没有注意过,当老板娘对靖子说石神估计喜欢她时,她只是极其平常的反应:不太相信,且也没有因此特别去注意石神。靖子在家里杀了人,惊慌失措,石神听到动静过来敲门,她遮掩,但还是被天才数学家一眼推理出事情真相。靖子没有让他帮忙,是他自己挺身而出,我可以帮你,如果你不想自首。尸体被发现,靖子被警察追着不放这段时间里,她已经确认石神喜欢她,但她心里只是感激,我甚至觉得不是感激他喜欢她,只是感激他帮助她而已。期间,曾经喜欢过的男人出现关心靖子,靖子觉得自己终于又体会到了自己是一个女人的愉悦感,但她害怕被石神发现,怕他发现她背叛了他,因愤怒而说出杀人事情真相。对,就是这样一个中年妇女,这样一个从来没有细细想过石神有多喜欢她才会甘愿替她处理尸体成为帮凶的中年妇女,这样一个理所当然地接受石神对自己百分之两百付出的中年妇女,竟然在关键时候,在得知石神为她杀人的真相的时候,跑出了一个讽刺的东西叫良心,去自首了。我心都凉了。
朋友在介绍的时候都说《嫌疑人》结局让你根本猜不到,让你震撼,让你流泪。她们指的是这件杀人事件的真相。我倒没太多情绪,反而是靖子去自首时,我为石神哀叹了。这靖子真是岂有此理,发现石神为她顶罪去自首时,自己依然按照石神的吩咐做得天衣无缝,没想过不该让石神为自己承担如此之多。却在得知石神并不仅仅是为她顶罪,而是真的为了她杀人时,良心发现,愧不如生,去自首了。此良心是最讽刺的一笔。此良心见证了人性的极致自私,为使自己好过,全然不顾牺牲之人所为是甚,至始至终,花冈靖子根本没有认真地去感激这个与自己素昧平生却帮自己承担杀人罪的人。此良心,为石神崇高的爱情滑稽的打上了最响亮的一棒,打碎了他人生的快乐,打裂了他活着的意义,他用生命去保护的美好,被那可耻的良心摧毁了。他只是想她能幸福的生活啊。而这幸福的生活里,他从来没有算上过自己。
石神只是一个单纯的人,他对周遭的一切都不敢兴趣,除了数学。数学是他的全部。是他毕生追求。直到他无法成为一个研究数学的教授,他成为一个就算不及格学校也终会编理由让学生升学的数学科目的老师。生活无意义。自杀之际,遇见了靖子,她美丽的眼睛给了他新的希望,新的愉悦,他要保护她,甚至是不介入她生活地保护她。石神不求什么,就像对待数学一样,他觉得发表论文是为得到赞扬得到名利只会玷污他对数学的尊敬与热爱。与他爱她一样。只要她好好的活着,就能拯救这无意义的自己。但靖子自首了,他悲绝长啸,似要呕出灵魂。
从始至终,天才数学家达摩石神只是一厢情愿地崇高地爱着。这挺美。但没有人成全他极力保护的梦。他是天才,可对方却是个凡人。我想起《海上钢琴师》1900选择与船同沉时,他的好友至少成全了他,也成就了一个美绝的神话。我看《海上钢琴师》哭了,但欣慰,因为“死得其所”。石神没有1900的幸运。我的哭是沉甸甸的惋惜。石神,只是独自一人的孤独献身而已。
成语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如: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须是先理会光明正大底纲领条目。”又如:大仙是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
成语一见钟情: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如: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又如:祁连山俘虏了我的心,青海湖我一见钟情。(徐迟《三峡记·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