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读《冯谖客孟尝君》有感、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426字)等400字、1500字左右的优秀读后感3篇,供您参阅。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_426字
读完这篇文章,大家可能都佩服冯谖的政治才能,和羡慕他的远见卓识。但我更看到了孟尝君的领导能力。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谖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谖去魏国说动魏惠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魏国为相;回来后又借魏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我们把他和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孟被看作是四之首,由这篇文章中可以得到原因。
在冯谖什么才能都没有的情况下,孟还是把他收入门下;在别人都讨厌冯谖的贪得无厌时,孟却甘愿不断得满足他;在冯谖没经过孟批准私自烧毁了薛地人的债券时,孟还是很大度的原谅了他。正是他的知人和纳柬,使他得到了薛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得到了君主的重任。如果他心胸小、嫉才,不听别人的建议,他是不会高枕无忧的。
成语远见卓识:见:见解,见识;卓:高超;识:知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如:明·焦竑《玉堂丛语·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又如: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成语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如:《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又如:总结经验要实事求是,不可弄虚做假。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_1466字
念高中时,读完《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大家都对文中的主人公冯谖那种忠心侍主、敢说敢做的精神和深谋远虑的能力所折服,同时也对孟尝君说三道四,认为他处处不如冯谖。但我仔细推敲。认为孟尝君田文大智大勇,有他光辉的一面。
首先,孟尝君有“知人善用”的能力。冯谖是因为贫穷无法养活自己和母亲,才去投奔孟尝君的,既没有正式的文凭,也没有什么“爱好”和“才干”,更无什么过硬的背景关系。但孟尝君深知“自古英才出寒家”这个道理,“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冯谖他既然敢慕名而来,必有他的过人之处,没有对冯谖进行严格考核,就欣然接纳了他,正应了清朝思想家龚自珍的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孟尝君比起楚怀王等那些拒人才于千里之外的蠢才来说,不知要高明多少。对当今社会一些“任人唯亲”“唯文凭是论”的用人机制来说,也是一个借鉴。
其次,孟尝君有“礼贤下士”的虚心。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大家都知道,在商品交换活动中遵循的是“等价交换”规律,即你有多少商品,就只能换多少钱,换在劳务领域里来说,就是你付出多少劳务,就只能领取多少报酬。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了很久的门客,未立寸功,主人孟尝君甚是连他的面都不认识,他居然整天“弹铗而歌”,抱怨吃饭没有鱼,出入没有车,不能养家糊口,其他的门客都讨厌他,没想到孟尝君居然一一满足他,说明孟尝君具有三国时期刘备那种“三顾茅庐”的精神,他既然认定冯谖有才干,就以礼相待,迁就他。
再次,孟尝君有“大肚能容”的开阔胸襟。孟尝君是耗费祖辈和他自己几代人的心血,才创下这偌大的家业,得以确保自己在齐国高贵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一旦这种根基不稳,势必影响他在齐国的地位,甚至给他带来生命危险。冯谖在替孟尝君收债的过程中,未经主人同意,擅自将孟尝君的债务人缴纳的债款分发给债务人,并焚烧了债务契约,动摇了孟尝君的根基。这在“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私有制社会里是犯了兵家大忌的,轻者杖责几十,赶出家门,重者就要被杀头。如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岳飞就是不顾宋高宗的感受和想法,整天催着皇帝立太子和北伐,终被宋高宗指使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但孟尝君仅仅只是“不悦”,说算了,就不再追究,这种胸襟恐怕也只有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能比。
最后,孟尝君有谦虚谨慎,不抢功的高贵品德。几年后,孟尝君虽然遭齐湣王猜忌,被迫带着门客和仆人流落薛地,但他的身份终究还是这一行人的主人,他在齐国的爵位也没有被削夺。当他来到薛地前面百里的地方,看见百姓夹道欢迎,明白了是冯谖给他买的“义”发挥的作用,立刻回头对冯谖表示表彰和感谢,肯定了冯谖的功劳和当初做法,“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在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里面是很少见的。当时,“食君俸禄,为君分忧”是天经地义的事,你冯谖吃孟尝君的饭,拿孟尝君的俸禄,给孟尝君办事是你冯谖应尽的职责,哪怕就是豁出性命,你冯谖也要在所不惜,再说你冯谖是拿主人孟尝君的债款和债契来做的人情,“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只是代劳而已,功劳应该算孟尝君的,而不该算你冯谖的。但孟尝君不顾这些繁文缛节,公开表扬和感谢下人,这种高风亮节也值得我们学习。比起我们现在一些自私自利,出了差错就推给下级,有了成绩和功劳就全部揽在自己头上的领导要高尚得多。
综上所述,孟尝君田文既然名列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首,必定是出类拨萃,能力非凡。我们在读《冯谖客孟尝君》这篇课文时,不能按作者的思路,停留在文章表面,而应该不落窠臼,对文中包括孟尝君在内的所有人物进行全方位的考究,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
成语天经地义:天经地义[tiān jīng dì yì],意指天地间原本如此而不容改变的道理。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源]《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夏,会于黄父,谋王室也。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典故]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叔诣和晋国赵鞅、宋国乐大心、卫国北宫喜、郑国游吉等在黄父会盟,商讨安定王室的事情。赵鞅令诸侯的大夫们给周天子输送粮食,准备好戍守的将士,并说:“明年将要送天子回王城。”子太叔游吉进见赵鞅,赵鞅问他揖让进退的礼节。子太叔回答:“这是仪,不是礼。”赵鞅再问:“那什麽叫做礼呢?”子太叔回答说:“我曾听先大夫子产说过:『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人民的行事依据。』天地的规范准则,人民就加以效法。”後来“天经地义”这句成语,就从《左传》文中“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演变而出,指天地间原本如此而不容改变的道理。
成语任人唯亲:任:任用;唯:只;亲:关系密切。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如: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实行‘任人唯亲’,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又如:人事上,也有些任人唯亲的旧传统。——徐铸成《风雨故人》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_2798字
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观之很有伪君子之嫌,遂转而深思之。得曰:孟尝君伪君子也。
谖,贫乏不能自存,闻孟尝君子威名而投其门下,是落魄之极也。君子本应无由而救之,是义也;然孟尝先问“客和好”,是为求利。论语有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求利者,可谓君子乎?小人也。客本落魄之人,焉肯称其能,如若,恐被讥之曰:有能何至斯。问客何能,本小人之行径也,客无能,无利可图,本应弃之,然孟尝笑而曰:诺。何也?笑多一无用之食客,若弃而不顾有损君子威名,不弃实无用也。故孟尝笑乃苦笑也,试问君子如是乎?孟尝君伪君子也。
本文写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帮助孟尝君在齐国权力交替的局势中巩固了政治地位,表现了冯谖的政治远见和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的权贵的养士之风,同时也肯定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的某些品德。
从思想内容上来说,这篇文字歌颂了冯谖的政治卓见。冯谖的所谓“焚券市羲”,实际上是一种争取民心的活动。冯谖的政治远见,明智远虑,就在于他比较清醒地看到一个统治者尽管可以一时拥有大量的财富,但如果失去民心,将是十分危险的。
从文学性、艺术特色来看,这篇文章的特点,我们主要从刻划人物上来认识。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言谈、行为细节的描写,通过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地刻划了一个有奇谋异策的冯谖的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异乎寻常的智谋和奇士的风采。
文章写冯谖的三件事:一是冯谖初为门客,以异乎寻常的回答和行动试探了孟尝君对“士人”的态度;二是在他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时,在薛地当众烧券,收买了民心;三是写在孟尝君失掉相位后,冯谖出奇谋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并建议在薛地建立宗庙,以长久保护封地,最后点出,“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都是冯谖一系列的策谋起了作用。
作品中孟尝君及“左右之人”的描写亦传神,“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以及后来的“以告”,“皆笑之以告”,“皆恶之,以为贪而不足”,见出人情世态来。
一、士为知己者死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孟尝君姓田名文,封地在薛,孟尝君是他的封号。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他对待门客,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史记·孟尝君列传》),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以穷困潦倒而投靠孟尝君的面目出现,说自己没有什么爱好,也没有什么专长。这样做是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但是孟尝君接纳了他。他还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的都满足他而从来不嫌弃,甚至帮他那样一个无用的人赡养老母。这时,冯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才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事孟尝君。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
冯谖顶着可能被杀的风险,到薛地为孟尝君“市义”,也就是假传孟尝君之命,把债券一把火全部烧掉,免除了当地百姓的债务。如果是一般人,得知自己的放出去的债全部毁了,一定会大发雷霆,但是孟尝君没有。他只是说了一句“先生休矣”,正是因为冯谖之前对孟尝君的了解,才给了他这样做的胆量。他知道孟尝君有容人之量,所以才会放开手去做。
接下来冯谖为孟尝君巩固政治地位进一步营造了“三窟”,使得孟尝君在及国的地位大大提升。冯谖为孟尝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孟尝君的知遇之恩。
聂政、荆轲、豫让是《战国策》上有名的豪侠之士,他们为了报答他人的知遇之恩,同样不惜生命、刚烈永诀,为朋友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他们身上体现的古代英雄节义、精神价值,永远让后世感佩仰慕。
聂政是战国时的侠客,魏国人,以任侠着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年青侠义,因为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莹避祸到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已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朝都阳翟(今禹州),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荣,遂持剑自破其面,挖眼、剖腹。其姊在韩市寻到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聂政尸前。其事迹见《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是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改姓荆。他喜好读书击剑,曾向卫元君游说,不被重用。荆轲于是到四方游历,结识了许多豪杰志士。随后,荆轲来到燕国,受到太子丹的礼遇。为报知遇之恩,毅然赴秦刺杀秦王,失败而亡。见《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春秋战国间晋国人。是晋卿智瑶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一同灭了智氏。豫让为了报答智瑶的知遇之恩,用漆涂抹身体,吞炭使自己声音嘶哑,悄悄伏在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来被赵襄子所捕。临死的时侯,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古代很多名士都士以这一句为人生信条的,冯谖就是其中之一。
二、领导者的智慧
照理讲,一位无功无劳落魄至此的食客,不断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确实会使人厌烦。但是,孟尝君确实是君子风度强者眼光,怀有宏远之志一一他满足了这位弹铗客的要求。于是,冯谖——这位以义度人的门客,在关键时刻,为孟尝君“市义”,投资了金钱买不到的威信,使这位公子在落难之时有了立身之所,得以再度发展。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正是由于他们能够广纳贤士,给于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并且知人善任,所以才会有“战国四公子”的强大声势。
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者得民心。”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这就告诉领导者,要学会慧眼识珠,广纳贤才。但是如何招揽人才,从这部作品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首先,管理者应当广揽人才,结合实际,争取各方面的饱学之士,形成为我所用的复合型人才结构;其次,应当正确对待人才、容忍人才。一个人在最初之时,或者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会高不成低不就,这是年轻人必经之路、必受之挫,这个时候,相扶一把指点一下,比严厉地指责、训斥更有意义;再次,为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其“食有鱼、出有车、居有养”。
一旦做到了以上几点,人才才会感谢你的知遇之恩,才能为你所用。这是知识时代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的一个聪明之道。
成语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如: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又如: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义无反顾。——华而实《汉衣冠》二
成语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又如:大帅的知遇之恩,卑职终身难报。——刘章仪《枭雄吴佩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