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整理了读父与子的读后感(441字)、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448字)、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后感(417字)、读《聪明妹妹笨哥哥》有感优秀作文(456字)、智慧的美丽读后感(401字)、《三毛流浪记》读后感(440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451字)、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感(416字)等400字左右的初二读后感范文10篇,供您参阅。
读父与子的读后感_400字
德国画家埃·卜劳思的《父与子》它是一本有趣生动的漫画。这本漫画集反映了父亲与儿子真挚的情感。父亲先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来儿子也来到了世界上。人生的路上多了一个同伴,也等于多了一个朋友。
当父亲有困难时,第一个想起的是自己那聪明可爱又活泼的儿子;当儿子有困难时,第一个想起的是自己那幽默肥胖又老实的父亲。儿子小时候,儿子长大后,便是父亲的守护神。
这本漫画集共有一百九十五集,而第一集《羞透了的家庭作业》便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父亲见儿子的家庭作业不会做,便帮儿子做,结果做错了,父亲被老师打了一顿。我知道,父亲虽然很爱儿子,但方法不对。
虽然画中没有一个文字,但还是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父子情。例如《儿子的礼物》中,儿子送给父亲一个礼物,但由于不小心,礼物摔破了。儿子伤心地哭了起来。父亲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儿子。他捡起礼物碎片中的针,通了通烟斗,烟斗通气了!儿子这才明白,自己还是有意义的。
善良、乐观的父亲与调皮捣蛋的儿子,他们俩一起勾画出感天动地的父子情。
成语感天动地: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如:《列子·黄帝篇》:“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动天地,感鬼神,横六合,而无逆者,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又如: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诚之神,感天动地。——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
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_400字
红军,这个天下无敌的队伍在长征途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拿到了一袋干粮,却因在过桥时照顾伤员,不慎把自己的干粮掉进了河中。为了不连累大家,让战友有足够的粮食吃,她就偷偷地吃野菜充饥,直到身体虚弱地不行了,被护士长发现,大家才知道她吃野菜的真相。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今天我们的生活与红军小兰长征途中的困苦比起来,不知道要好上几百倍、几千倍,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像她那样为别人着想,为集体着想,宁可苦着自己也不愿意拖累集体呢?
在家里,每天放学到家,爷爷奶奶总是备下好吃的,我是不是想到请他们也一起吃?是不是想到给辛苦工作还没有下班的爸爸妈妈留点?晚上爷爷奶奶睡觉了,我是不是想到脚步要很轻?
在学校,我们是不是认真听讲,以好成绩回报老师的辛勤教育?看见同学早早地来打扫卫生很辛苦,是不是不往地上扔纸屑?是不是时时刻刻注意以“洁”“齐”“美”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班级争光,为美丽的校园出力?
我想了很多,明白如果心里装着别人、集体,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成语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如:《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又如:《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可歌可泣。——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成语有声有色:有声有色[yǒu shēng yǒu sè],意指原指人拥有美好的名声和荣显的地位。声,谓声调铿锵,借指人美好的声誉。色,谓容色茂美,借指人荣显的地位。语出宋·汪藻〈翠微堂记〉。後用“有声有色”形容用言语、文章表达意见或描述事物,音容或辞采茂美,淋漓尽致,生动感人。也用以比喻事物的丰富多采。[源]宋·汪藻〈翠微堂记〉(据《浮溪集·卷一八》引)吾宗发之以豪,自喜读书强记,谈笑多闻,颇欲以事业文章见世。一旦悉弃去不学,学所以治心养性者,买田三灵山之阳,前瞰大川,旁眺诸岭,筑翠微堂以居。艺兰种竹其下,日与宾客饮酒赋诗,徘徊周览,盖将老焉。其意以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惟山水之娱人,无事于争,且庶几可以长存,故吾有以取之,盖不学渊明而暗与之合。[典故]“有声”本《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是说文王非常有声誉。“有声有色”一语则见於宋朝汪藻的〈翠微堂记〉,他记叙自己退职隐居後,寄情山水,领悟到“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意思是说:拥有名声和贵位的人,都必须不断地争夺才能得到,而且将会消失。他以为只有山水带给人的快乐,不须争夺,并且可以长存心中。後来“有声有色”这句成语,不只用来形容人,还可以用在形容事物的丰富多采。如《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讨好,做得烈烈轰轰,有声有色,则只有依玉公办法,所谓逼民为盗也。”至於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谢灵运『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乃是六朝家数,与夫『青青河畔草』不同。”则是形容诗文声调铿锵,辞采茂美。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后感_400字
寒假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讲述了一位聪明的狐狸爸爸、贤惠的狐狸妈妈和四个可爱的孩子。而他们的邻居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是三个最卑鄙、最小气的饲养农场主。狐狸爸爸每天傍晚都会去那三个农场中的一家去偷取食物做晚餐。正是因为这样,那三位小气的农场主恨透了狐狸爸爸。于是,那是三个农场主就联合在一起,想要消灭那聪明的狐狸爸爸。
半夜的时候当狐狸爸爸从泥土洞里出来找食的时候,他们用枪打断了狐狸爸爸的尾巴。狐狸爸爸忍痛带着大家,把家具绑起来,背在身上,寻找出路。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催促孩子们向着博吉斯的鸡舍挖去,然后他召集了一些小伙伴向着邦斯的鹅圈挖去,最后又挖向了比恩的苹果酒窖。
那三个农场主一直在外等狐狸爸爸出来,却不知动物们在地下狂欢。就这样,狐狸先生用智慧打败了那三个农场主。
看了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我在学习上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要不断地鼓励自己,多动脑筋,遇到困难不灰心才可能。
成语了不起:极好或令人钦佩的,不平凡,优点突出。如: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本县看她处心行事,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豪杰,断不肯等闲失身。”又如: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大人物。
成语令人钦佩:让人高度敬重。如: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我们党和人民战胜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文艺工作者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又如: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就是那些‘小晃’还有点江湖义气,有点令人钦佩的担事的勇气。”
读《聪明妹妹笨哥哥》有感_400字
暑假是看书的好时机,最近看了《聪明妹妹笨哥哥》这本书,感受很多。这本书的主角是一对个性迥异的双胞胎兄弟,以第一人称主述的哥哥阿呆,娓娓道来他的单亲家庭和学校生活的小故事,每一篇都充满了幽默和令人喷饭的趣味。哥哥阿呆眼中的角色,几乎个个善良并且认真地在过日子,登场的外公、外婆、表兄弟、老师和同学,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小人物,会心一笑的事件背后,另有一种寓教于乐的意涵。这本书真得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语言的幽默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它里面有丰富的感叹词,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还有一些词语,真是令人捧腹大笑。它里面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了幽默感。它里面描写了人物真是太有个性了,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不过都很可爱。这本书告诉我们生活要快乐,其实学习、生活都是快乐的,生活其实很美好的。所以我们小孩子都应快乐地去学习,快乐地去生活。也许某一刻会出现烦恼,我们会伤心难过,而我们都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向故事里的主人公学习,学会快乐!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所以,很谢谢《聪明妹妹笨哥哥》这本书。
成语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如: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又如:王捧腹大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
成语令人捧腹:捧腹:捂着肚子。让人捂着肚子。形容笑得很厉害。如: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要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又如:又照烛看墙角一首,令人捧腹。——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一回
智慧的美丽读后感_400字
读完《智慧的美丽》这篇文章,不禁对这位男青年在节目中精彩的答题、沉着冷静的性格而叫好,更为他把所有的家庭梦想都给了父母和在国外的妹妹所感动。
文中的主人公以自己的智慧缔造出了美丽,这美丽还出自于对家人的爱。在生活中,我们与亲人之间同样拥有这种美丽。
对亲人的爱是一种牵挂,它会让你耐心地守在电话旁,等待远方的亲人送来一份温馨的祝福;对亲人的爱是一种无私,它可以让妈妈在天刚亮时,牺牲睡眠时间,忙碌着为我准备丰富的早点,在下雨时不顾自己,为我撑伞;对亲人的爱是一种鼓励,在失落时给予希望的目光,在失败时给予善良的安慰。
同样,我们还要学会去爱别人。有些时候,一个关切的眼神就会使别人心中倍感温暖;一句贴心的话语,就会激励别人勇敢地闯过难关……有时,你只给别人一缕阳光,却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温暖!
《智慧的美丽》一文中,深刻阐述了“智慧缔造出美丽”的道理。其实,爱就是一切缔造美丽的源泉!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_400字
最近,我阅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老爷爷最著名的作品。书里画的是在旧社会里,一个名字叫做三毛的孤儿四处流浪的故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老百姓的生活都非常苦。向三毛一样的孤儿很多,都很可怜。书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三毛和他的朋友在路上看到一个包裹,以为里面能有好东西,结果里面是一个皮包骨头的婴儿。三毛他们把婴儿送到孤儿院和很多人家,但是都没有人要孩子,最后他们只好把小婴儿放在奶粉店门口。虽然三毛生活可怜,但是他非常乐观,生存的能力很强,生活的经验丰富,还总是乐于助人。所以老师说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感谢我们的党带领解放军和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作文评语:和三毛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有父母的疼爱,有可口的饭菜,有优越的学习环境。老师同情三毛,同时也喜欢三毛。我想,如果三毛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一定会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孩子,让我们学会感恩,一起珍惜我们现在这个来之不易的新社会吧!
成语品学兼优: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又如: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成语儿女英雄: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_400字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个荒唐离奇的故事,它充满了幻想,故事是由钟爱孩子的英国作家刘易斯·卡洛尔写成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故事讲的是一个无聊的午后,一只揣着怀表的兔子带着可爱小女孩爱丽丝开始了她奇异的梦幻之旅,我读得特别入迷,仿佛陷入了故事中和可爱的爱丽丝一起来到了她离奇的梦中,和她一起认识了三月兔,认识了皇后,认识了胖蛋、认识了老甲鱼等等……他们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狡诈,有的人愚笨,还有的人闹出了许多笑话,他们代表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有着自己的个性。梦中的我和爱丽丝一起变大变小,一起来到眼泪的池塘,一起和皇后玩水球,一起作证人,一起争夺王冠,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又一起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爱丽丝天真活波,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小女孩,她有一颗纯净的心,对一只小鹅都彬彬有礼,我非常喜欢她。
虽然《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只是爱丽丝做的一个美丽的梦,但它却织进了爱丽丝天真幼稚的童年,也织进了全世界孩子们的心中,这是一本值得孩子们钟爱的书,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它吧。
成语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又如: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成语各式各样:指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如: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汽车轮辗过,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又如:儿童乐园里的玩具各式各样,真是好玩极了。
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感_400字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这句话,出自俄罗斯著名作家。他是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文学家、思想家,更是被人们成为俄罗斯文坛泰斗,他主要的作品都写出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腐败现象,而且他用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在19世纪末,重重的黄昏下,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一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曾经,托尔斯泰有着很大的一笔财富,但是,他挥金如土,欠下一对债务,并与社会上那些不良少年来往。他的二哥在还完他那一屁股债后骂他,凶他,让他如梦初醒终于走上了正途。
他自己说,他五岁时便已经第一次感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十分沉重的苦役。”
是啊,人生不是享受,但我觉得苦役也不十分沉重。被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托尔斯泰不喜欢繁华的生活,外出时他总是粗布大衣,因此也不会不会有人想到这“位”老头就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成语现实主义: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如: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实’的‘现实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又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1章:“金俊山抱着现实主义态度说。”
成语既成事实:既成:已成。已经形成的事实。如:唐·杜甫《雨不绝》诗:“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扬如丝飞。”又如:对于既成事实的婚姻,我们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读《弟子规》有感_400字
最近,我读一本书,它是《弟子规》。我每天都会朗读两句,每天都会背两句,到期末,差不多整本就背下来了。
这本书很有意思,三个字三个字的成一句,就像顺口溜一样轻轻松松就能背下来。
这本《弟子规》的原名是《训蒙女》,是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所作。
我记忆深刻的一句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赖。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每次读着两句的时候,都不想在我妈妈面前读,因为,妈妈平常叫我做事或帮忙的时候,我总是慢慢地,懒懒地过去,妈妈很生气。所以,一读到这句,就害怕妈妈又唠唠叨叨地没完。
还有一句: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我自己读完了这两句,就开始理解这两句的意思,我理解的是:事再小,也不能擅自去做,东西再小,也不自私藏起来据为己有。我看了看意思,跟我理解的差不多,我特开心,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成就。
我很喜欢《弟子规》这本书,这本书又有意思,又容易理解,还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正确,怎么做是错误的。我很喜欢它。
成语唠唠叨叨: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如: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又如:他的老婆老是唠唠叨叨个没完。
成语轻轻松松:不感到有负担,很容易。如: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七回:“果然将门之子,与众不同,看他拿这柄铁杆枪,犹如取了一根杉木棍,轻轻松松不用气力的一般。”又如:你倒好意思,轻轻松松说不要了。——曾朴《孽海花》第23回
大道之行读后感_400字
大道,顾名思义,在古代即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而大道之行也,意思就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而《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就是全面的描绘了一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世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虽然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中不免显得有点荒诞离奇,但却阐明啦作者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差、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幻想美好生活。然而我们的祖国现在正一步步的走向繁荣昌盛,在向现代化进军的途中,我们的祖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瞠目的成果。并且,国家也大力提倡救济老弱病残的活动,成立了许多关心社会每一个人的基金会,以更好的保障老弱病残人的生活。这不就是我们努力成为"大同”社会的标志吗?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就一定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为“大同”社会的。
成语安居乐业:安居乐业[ān jū lè yè],意指生活安定和乐,而且喜好自己的职业。语本《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序》。[源]《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序》《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谊於闲宴,工相与议技巧於官府,商相与语财利於市井,农相与谋稼穑於田壄,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於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典故]自古以来,人民都有“安居乐业”的渴望。早在先秦典籍《老子》中,对於人民理想生活的雏形便有过如此一段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描述之理想情境为:人人能吃得美味,穿得足够,住得安稳,工作愉快。虽然与邻国距离相近,但因为大家都能自给自足,故人民之间不必因交易所需而往来。这样的概念也呈现於汉代史书《汉书》,在论述经济思想的〈货殖传序〉中陈述了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各自的技能,其後代子孙也在适切的环境中,轻松学得先人所传授的一切,大家都过着安定和乐的生活。而原文中有“各安其居而乐其业”这段话,後来“安居乐业”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生活安定和乐,而且喜好自己的职业。
成语世外桃源:世外桃源[shì wài táo yuán],意指与世隔绝,开满桃花的安乐土。典出晋·陶潜〈桃花源记〉。後用“世外桃源”比喻风景优美而人迹罕至的地方。亦用於比喻心目中理想的世界。[源]晋·陶潜〈桃花源记〉(据《陶渊明集·卷六》引)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 ,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处处志 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 病终。後遂无问津 者。[典故]这个成语出自晋朝陶潜所写的〈桃花源记〉。故事叙述在东晋太元年间,武陵县有个渔夫,有一天沿着溪水划船捕渔,不知道划了多久,忽然到了一个开满桃花、景色非常优美的地方。渔夫心里觉得十分惊讶,於是便继续向前划。到了溪水尽头,他看到一座山,山下有个小小的洞口,洞口中好像透出一点点光亮,於是渔夫走下船,向那个洞口走去。山洞起初非常狭窄,只能容许一人通过。没多久,他出了洞口,眼界顿时开阔明亮起来,出现了一座村子。村里的人来来往往,每个人的表情看起来都很快乐的样子。村里的人看到渔夫也吓了一跳,因为渔夫的穿着和他们大不相同。於是,许多人围拢过来,问渔夫从那里来,并热情地邀请渔夫到他们的家中作客。在谈话中,渔夫才知道原来他们并不晓得现在已经是晋朝了,他们的祖先在秦朝时为了躲避战乱迁居来此,以後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了。渔夫在桃花源住了几天,想要回自己的家乡。村里的人叮嘱他不要告诉别人这里的事情,渔夫承诺後,依着来时的路出去,并且刻意记住到桃花源的路,然後,他在溪边找到自己的船,划回自己的家乡。一回到武陵县,渔夫立刻到官衙告诉太守他所经历的事情,太守也立刻派人跟随渔夫去找桃花源,但是,却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踪迹了。後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世外桃源”,用来比喻风景优美而人迹罕至的地方。亦用於比喻心目中理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