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包括读《善良》有感、读《快乐的王子》有感(255字)、善良读后感(290字)、最后的善良(382字)、欣赏是一种善良读后感(422字)、善良丰富高贵读后感(442字)、最后的善良读后感(457字)、善良的心读后感(490字)等200字、300字、400字、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优秀作文10篇,供您参阅。
读《快乐的王子》有感_255字
快乐王子原来是一座珍贵的雕像,他为了帮助贫穷和艰苦的人们,捐出自己宝贵的东西,但最后被市参议员扔进火炉里融化了。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发出任何一句怨言,而且快乐王子很开心,因为他帮助到了人们,人们会感谢并且牢记他的。
我原来是个小气的孩子,同学们向我借东西,我都不借,我渐渐被同学们疏远了,直到我看到了《快乐王子》,才醒悟了,以后有同学向我借东西,我都会乐意借给他们,渐渐,好朋友都回到了我身边,加上别的同学们的一句句谢谢,我更加坚定了热心助人决心。
请记住,以后要常常帮助有困难的人们,不求回报,只求付出。
善良读后感_290字
今天,我读了《善良》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把两个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农夫与蛇》来作对比,接着就是把善良和凶恶来对比。作者主张为人处事要善良,反对凶恶。作者从广为传播的寓言,故事谈起,表明对凶恶不能讲善良,同时指出现实生活中的“毒蛇”和“恶狼”毕竟是少数,不能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当作冻僵的蛇和中伤的狼。虽然凶恶常对善良施以欺骗和毒手,但每一次都会让凶恶暴露出其丑,让善良得以弘扬其美,小学六年级作文《读《善良》有感作文》。作者分析了小人和君子相反的心态和处境,从而揭示出凶恶失人心,善良得民意的真理。文中多用排比句,感情强烈,气势雄伟。我想我们都应该做善良的人!
读《快乐的王子》有感_381字
在广场中心处,有一尊雕塑,他是一个王子的雕塑。天非常冷,从雕塑的后边飞来了一只小燕子,小燕子受伤了,只能留下来疗伤。伤好了,雕塑王子看见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雕塑王子看她很可怜,就让小燕子把宝剑上面的宝石,取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非常感谢他。
第二天晚上,天非常冷,雕塑王子这次看见一个家庭里面有小男孩,很饿很饿,可是妈妈有没有钱去买饭。雕塑王子看见后,又让小燕子把自己那对蓝蓝的大眼睛宝石挖去,给那个妈妈。妈妈高兴的说:“我会报答你们的。‘’
雕塑王子失去了双眼后,他把自己身上闪闪发光的金鳞片,一片一片的送给穷苦人。此时,他从一个雕塑王子变成了一堆废铁。
第三天早晨,有人看见了一堆废铁,并把他扔进了垃圾桶,谁也不会想到那是原来的雕塑王子。
想到以前的雕塑王子,他为了别人而牺牲了自己。他让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善良的心灵。
最后的善良_382字
一个劫匪,他坐过牢,杀过人,在穷途末路之际他又去抢银行,抢劫中把一个女孩杀了,劫持了其中一个女孩当作人质。女孩知道碰上亡命徒,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无意间聊出了她自己死倒无所为,就是还没报答哥哥,太对不起他了,哥哥为了让她读书,卖血供她上完大学,至今30岁还没成家。抢劫犯听了她跟自己家的遭遇相同,从而内心深处激发了他仅存的一点善良,放了这姑娘,自己却吞弹自杀了。虽然他是个抢劫匪犯,但可能他是生活所迫,走上了岐途。所以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心里没有阳光,他看到的世界是灰色的,他发现不了世界的美好,也就不懂得生命的可贵。不懂得生命可贵的人,实际上也糟蹋自己的生命。那个电话体现出了人们的互相关爱,而这一点爱唤醒了劫匪心中的善良,所以,爱是多能的。她没有和别人说起劫匪的眼泪,说出来别人也不相信,但她知道那几滴眼泪,是人性的眼泪,是善良的眼泪。
成语穷途末路:穷途末路[qióng tú mò lù],意指“穷途”,路的尽头。语出北周·王褒〈与周弘让书〉。“末路”,朝代的末期。语出汉·邹阳〈上书吴王〉。“穷途末路”形容无路可走,处於十分穷困的境况。[源]北周·王褒〈与周弘让书〉(据《周书·卷四一·王褒列传》引)嗣宗穷途,杨朱歧路。征蓬长逝,流水不归。舒惨殊方,炎凉异节,木皮春厚,桂树冬荣。想摄卫惟宜,动静多豫。贤兄入关,敬承款曲。犹依杜陵之水,尚保池阳之田,铲迹幽蹊,销声穹谷。何期愉乐,幸甚!幸甚! 汉·邹阳〈上书吴王〉(据《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邹阳》引)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不犯,兵加胡越。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谷,咸阳遂危。何则?列郡不相亲,万室不相救也。今胡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菟,斗城不休,救兵不止,死者相随,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何则?强赵责於河间,六齐望於惠后,城阳顾於卢博,三淮南之心思坟墓。大王不忧,臣恐救兵之不专,胡马遂进窥於邯郸,越水长沙,还舟青阳。虽使梁并淮阳之兵,下淮东,越广陵,以遏越人之粮,汉亦折西河而下,北守漳水,以辅大国,故亦益进,越亦益深。此臣之所为大王患也。[典故]“穷途末路”系由“穷途”及“末路”二语组合而成。“穷途”见於《周书·卷四一·王褒列传》中王褒〈与周弘让书〉。南北朝时,西魏攻陷江陵之後,王褒等南方文士被带至北方,成为北周文坛的主力,齐梁文风随之北传。北周明帝及武帝在位期间均雅好文学,极为礼遇庾信、王褒等人。王褒以擅长写应用性的骈文着称,武帝之後凡朝廷的重要诏书,均令王褒草拟。在抒情作品上,王褒的产量则不如庾信丰富,但也有如〈与周弘让书〉,向南方故友倾诉旅居异乡、南归无望心情的作品。其文“嗣宗穷途”中的“嗣宗”指的是阮籍。阮籍,字嗣宗,为三国名士。据说,他经常独自驱车至山中人烟罕至、无路可走之处,以痛哭狂啸来抒发心中的郁闷不平。王褒藉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伤及忧惧。“末路”则见於《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邹阳》中邹阳的〈上书吴王〉,邹阳,齐人,汉初时事吴王濞。吴王有意造反,邹阳上书劝谏,他先引秦朝覆灭之事为监,然後点出本意。文中说明秦朝极盛之时,虽然统有天下,但是到了“晚节末路”,各路豪杰起义,咸阳危殆,最後灭亡,主要的原因就是宗室诸侯不肯相救。其中“末路”是指朝代的末期,引申比喻没落衰亡,穷困潦倒的境地。後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穷途末路”,用来形容无路可走,处於十分穷困的境况。
成语千里不绝:绝:断,断绝。千里不断。比喻道路绵延不断,非常漫长。如:《汉书·邹阳传》:“今胡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菟,斗城不休,救兵不止,死者相随,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又如:金川地方山高林密,河湖纵横,烟瘴千里不绝。——二月河《乾隆皇帝》二十四
欣赏是一种善良读后感_422字
近两天,我读了一篇名叫《欣赏是一种善良》的文章,使我感悟颇多。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两个平凡的人受到名人欣赏后杰出的表现。
一个初出茅庐写作的青年,写了篇本是因为被生活的苦恼所困扰而信笔涂鸦的文章,却得到了文学大家屠格涅夫的赞赏。从此以后,此人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写了下去,他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一个小偷的作案手法极其精细,犯案上千起。台湾著名文学家无意中的一句赞扬改变了小偷的一生,成为了好几家羊肉店的老板。
欣赏别人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资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赏识,而真正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正确地看待他人的优点的人,往往他们都是成功的人,因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源泉,当你去欣赏别人时,往往心中会浮现出一种成人之美的善念,你可以从成人之美中感悟到人生的乐趣;被欣赏的人会在鼓励中发奋图强,努力去干出一番事业来。
生活中的我们,要多些欣赏,在欣赏中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个懂得欣赏别人的人。
成语初出茅庐: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意指初次离开隐居的茅屋。语本《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後用“初出茅庐”比喻初入社会,缺乏历练。[源]《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於马下。韩浩夺路走脱。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屍横遍野,血流成河。後人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夏侯惇收拾残军,自回许昌。[典故]《三国演义》记载了一段诸葛孔明出任刘备军师的故事:东汉末年,天下纷乱,有权势的人各个拥兵自重各据一方。汉代宗室後裔刘备,也打着兴复汉室的名号起兵。屯兵新野时,刘备从徐庶口中得知,隐居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很有才识,去了三次,终于以诚意感动诸葛亮,答应出山帮助他打天下。这也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经过。当时对於诸葛亮如此备受礼遇,遭到许多人侧目,认为他并无多大才能。在诸葛亮来到军中不久,曹操派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来攻。由於两方军力悬殊,形势危急,诸葛亮於是利用博望坡地形狭小的特性和曹军轻敌的心理设下计谋。他指派赵云为前部,交战时佯装打不过,引夏侯惇的军队深入博望坡,趁机发动火攻,事先埋伏在一旁的军队再一拥而上。夏侯惇果真中计,等到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来不及,结果士兵死伤惨重,刘备军队大获全胜。《三国演义》的作者并以一首诗来形容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藉此来赞扬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出山就立下功劳。後来“初出茅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初入社会,缺乏历练。
成语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如: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四讲》:“无知丕士麦才智过人,发奋图强,于1866年,用很迅速手段。”又如: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民日报》1959.9.3
善良丰富高贵读后感_442字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听见一切时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灵,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的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活在世间生活。
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所以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这本书的书名很特别,是三个词语并列而成:善良丰富高贵。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周国平在书中一篇与书名同名的文章《善良丰富高贵》中说:“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我为人们的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而且他坚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的。这正是如今社会人心所严重缺乏的,人的心灵渐渐迷失了根本。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教育界、学术界、网络社会、医疗改革等各种现实中的弊端都做了批判和评论。他深入思考,这本书正是他对社会与人性的最深切关注,使他对人性关注的最迫切的期盼。
最后的善良读后感_457字
当我读《最后的善良》后,虽然它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但深深地打动着我,吸引着我。人不要单纯地看外表的凶恶,有的人表面是恶,但内心也有善良的一面。
《最后的善良》主要讲一个劫匪,他坐过牢,杀过人,在穷途末路之际他又去抢银行,抢劫中把一个女孩杀了,劫持了其中一个女孩当作人质。女孩知道碰上亡命徒,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无意间聊出了她自己死倒无所为,就是还没报答哥哥,太对不起他了,哥哥为了让她读书,卖血供她上完大学,至今30岁还没成家。抢劫犯听了她跟自己家的遭遇相同,从而内心深处激发了他仅存的一点善良,放了这姑娘,自己却吞弹自杀了。
虽然他是个抢劫匪犯,但可能他是生活所迫,走上了岐途。所以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心里没有阳光,他看到的世界是灰色的,他发现不了世界的美好,也就不懂得生命的可贵。不懂得生命可贵的人,实际上也糟蹋自己的生命。
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岐视;多一点爱心,少一点谴责。尽我们所能去挽救那些犯过错误的人,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美好,唤醒他们内心的善良。
成语对不起:表示抱歉的客套话。如:曾朴《孽海花》第30回:“明明雯青为自己而死,自己实在对不起雯青,人非木石,岂能漠然!”又如:对不起,我关上窗子,你不反对吧?。
最后的善良读后感_468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最后的善良》,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触很大。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亡命徙,抢银行的时候抢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不顺利,两个女人质在拼命的抵抗的过程中其中一名把劫匪惹怒了劫匪就把她给杀了。然后就带另一个人质逃走了。在逃亡的过程中,劫匪和人质聊起了天。两个人互相说了自己的情况。因为劫匪的情况和人质的情况差不多。所以,劫匪让人质给家人打电话,劫匪听了人质和人质家人的对话,竟然被感动的哭了,而且还把人质放走了,之后就饮弹自尽了。一个穷途末路的劫匪,居然会被一个自己劫持的人质所感动,这听起来很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仔细想一想其实并不奇怪,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劫匪从女孩的身上看见了自己妹妹的影子,也激发了心底的善良。
世界上不会有哪个人以做坏事为乐趣,每个人心里都有善良,只是他把邪恶放大了而已。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良,那个电话,唤醒了劫匪心中唯一的善良,而那仅有的一点善良,挽救了一条人命。
那个电话体现出了人们的互相关爱,而这一点爱唤醒了劫匪心中的善良,所以,爱是多能的。
成语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如:宋·徐度《却扫编》卷下:“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又如:如此好令,真是酒席宴前所未有的,妹子恭逢其盛,能不浮一大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成语浮一大白: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如: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又如:得此喜信,胜听挞音,当浮一大白。——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善良的心读后感_490字
《善良的心》让我十分感动。它讲述了一位安徽农民去作者家贩卖丝绵,被作者的父母招待了发生的事情。
每当读到“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头。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让他干吧!”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一会想这个农民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一会又想作者的父亲为什么要阻挡妻子劝农民工;一会又想农民工当时的心情;一会又想……因此我联想到上一次发生的事情: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一位年满七旬的老爷爷推着轮椅慢慢地向前走,轮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这时候刚好到了上坡,老爷爷因为太老了,所以推的很吃力。突然,迎面而来的两位年轻人迅速冲了上来,一个扶着轮椅,一个在后面推。随着突如其来的一幕,我惊呆了,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那两位年轻人。老爷爷笑着对那两个年轻人说:“谢谢你,小伙子!”那两个年轻人也对老爷爷和老奶奶笑了笑,然后走了。
这件事后,我若有所思,知道了对于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不能袖手旁观,应该要像那两个年轻人和作者的父母一样,哪怕给人一个微笑,也能温暖别人的心。
成语白发苍苍: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如: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又如:白发苍苍的李四光硖硖眼睛,笑了一笑。——徐迟《地质之光》
成语袖手旁观:袖手旁观[xiù shǒu páng guān],意指把手缩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形容置身事外不予过问之意。语本唐·韩愈〈祭柳子厚文〉。[源]唐·韩愈〈祭柳子厚文〉(据《全唐文·卷五六八·韩愈》引)子之中弃,天脱馽羁;玉佩琼琚,大放厥辞。富贵无能,磨灭谁纪;子之自着,表表愈伟。不善为斲,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褎闲。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吾徒,掌帝之制。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复,群飞刺天。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典故]柳宗元(西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故亦称为“柳河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德宗贞元时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後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贬柳州刺史,故亦称为“柳柳州”,後死於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主将,私交甚笃。其诗文擅於刻划山水,反映现实,风格清新峭拔。柳宗元大部分的著名作品,是在贬谪永州的十年间完成的。他描写山水,不仅基於长期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更能将山水予以形象化,捕捉不同山水间的个性化特徵,赋予每一座山、每一条溪流独特的面貌。除了对山水的描摹,柳宗元也藉着山水来表达自身对现实的激愤不平,使其作品真正达到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境界。虽然文名日盛,但是柳宗元在仕途上却屡遭贬抑。由於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刘禹锡及其他革新派人士相继被贬。柳宗元先被贬为邵州刺史,行至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一贬十年,柳宗元才被召回京,未受到重用,便被改贬为柳州刺史。长期的贬谪生活,对柳宗元的健康和精神造成了不小的打击,未老先衰。後虽经友人多方奔走,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但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就已病死,时年仅四十七岁。柳宗元的才华洋溢,抱负却不得伸展,让身为好友的韩愈十分感叹,在给好友的祭文之中,韩愈写道:“这种情形就像不善於凿木的人,偏让他去凿木,结果弄得指头流血,满头大汗;但是技艺纯熟的大匠却只能缩手袖间,站在旁边观看。你的文章才华如此出色,反而不被重用;却让我们这些人,掌握了朝廷大权。”对於柳宗元一生怀才不遇,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後来“袖手旁观”这句成语就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置身事外,不予过问。
欣赏是一种善良读后感_491字
“欣赏是一种善良”。一看题目,心中一惊。这个观点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细细品读,收获颇多。先整理一下收获。对于它,我的第一感觉是“怪谈”:欣赏怎么会是善良?但渐渐地,我接受并理解了这种想法。我好像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个人,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欣赏是一种善良,真的。因为欣赏还是一种尊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欣赏别人,表示你尊重他以及他的观点——虽然你不一定赞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欣赏还是一种宽容。”我相信,这就是作者的初衷。再结合一下自己。起初,我写的字十分潦草,难以辨认,被时人冠以“狂草”的“荣誉称号”。当然,我写的其实是正楷,只是太乱了而已。当时,我可以用“绝望”来形容,甚至认为自己这一生与“漂亮字”无缘。然而,我作文培训班的老师却一直在鼓励我,加上我还认真练字,双管齐下,内外夹攻,有了一点突破,到现在至少看得懂了。其实,任何人都不是神,都是有情感的、有极限的、普普通通的人,都有绝望的时候。这时就需要鼓励了。它能让人找到信心,从而达到目标。欣赏啊,你代表了善良,代表了尊重,还代表了宽容,欣赏啊,你好伟大!
成语双管齐下: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如: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又如:如此双管齐下,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危险并争取时局的好转前途。——毛泽东《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
成语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如: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三十八回评:“每阅数年,必综叙素臣生子生孙,娶妇嫁女,中科发甲。而读者不厌其烦,甚至一回之中,先后数见,绝无沓冗繁复之病。”又如:今之史学则异是,必致谨于闾阎日用之细,起居笑貌之琐,不厌其烦,不嫌其鄙。——清·严复《道学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