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火影忍者》观后感(1700字)、窃明读后感(1715字)、春秋读后感(1730字)、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711字)、包身工读后感(1728字)等1700字左右的大学生读后感范文5篇,供您参阅。
《火影忍者》观后感_1700字
在每个同学的心目中,都有一部自己最最喜爱的动画片,其中,我特别喜欢《火影忍者》了!
这部动画讲的是在十二年前,九尾妖狐袭击了平静祥和的木叶忍者村,木叶忍者村的首领第四代火影以生命为代价将九尾妖狐封印在尚在襁褓之中的主人公旋涡鸣人,保住了村子。正因为这样,村中的人把对九尾妖狐的怨恨强加在他的身上,他在人们的鄙夷的目光中孤独的成长着……然而,他的坚强使他从不绝望,他努力,给自己进行特训,渴望让自己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与此同时了他也结识了很多生死与共的伙伴,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变得越来越强,于是通过努力从一个吊车尾变成火影。
这部动画看似讲的是一个以吊车尾成为天才为题材的平淡无奇的动画片,而其中却告诉了我们许许多多需要一生去感悟的道理。在中忍考试期间,邻国音之国与砂之国企图分裂村子,在危急情况下,第三代火影为了挫败邻国音之国与砂之国企图分裂村子的阴谋,而同第四代火影一样为了村子牺牲了生命。在死前,他留下这么一番话:“只要有树叶飞舞的地方,火就会燃烧,火的影子会照耀着村子,树叶还会重新发芽。为保护自己最重要的人而战,即便知道那是邪恶的,人也抵不过孤独。掉落在木叶上的小小火种啊会更加的强大,熊熊的燃烧,继续照耀着这个村子,保护着这个村子,总有一天,成为新的火影!”这段话中充满着第三代火影对村子的美好期望与他对木叶忍者村的理解,他与每一代火影一样用死贯彻了火影的忍道!这种为了保护重要的事物而做出牺牲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试想看,假如有一辆车快撞了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人,你有挺身而出的机会,你是等你最重要的人被活活撞死呢,还是自己挺身而出保护他(她),或者是听天由命呢?我估计没什么人会选第二个,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不够勇敢,不够坚强。要知道,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需要你的人,还有需要你做的事,自己不是没有价值的,不是有没有都可以的。那么,我们就有了活下去的意义和勇气。真的,我也很希望我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可以让我用生命去保护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火影忍者》这部动画,它带给我一种精神上的震撼,一种实实在在的感动。《火影忍者》这不动漫多年来成了我的益友,我把它归纳成“鸣人精神”——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独立精神。作为我的精神支柱,我时不时地看几集“充电”。是它教会我坚强、努力和刚毅,让我告别青涩,养成在困境中积极向上的独立精神。
大家可知道,《火影忍者》中的社会就相当于我们的现实社会,主人公虽然被人认为是吊车尾,但他们并不像主人公一样毫不气馁,拼命给自己特训,渴望为人们所重视,成为被人所景仰的忍者。他坚守着自己的忍道,努力着,奋斗着,就是这不灭的斗志打动了一个又一个人,伊鲁卡老师,卡卡西老师,甚至是三忍之一的自来也,他们帮助鸣人,帮他变的越来越强,并使其灵活应用自己的九尾之力,超越了一个又一个有着血继界限的天才们。作品中的忍者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忍道,用自己忍道来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引导自己走的路,而这个忍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是——信念。始终保持自己的信念也是这部作品要突出的主题之一。
在《火影忍者》这部作品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日向宁次:“人的命运到底是沉浮在像云一样已经决定好的潮流之中,还是能够跟随着自己所选择的潮流走的东西呢?”考官:“不管选择哪条路,最后可能都会走到同样的终点。但是当选择了后者时,人们就可以努力地为活着的目的努力,而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相信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转变成的改变命运的力量啊!”而主人公也曾这么说过:“我现在决定了,我要走我自己的忍道,朝着一条绝对不会后悔的路,一直往前走!我一直都是有话直说。这就是我的忍道!我说过了,我最不喜欢放弃!对这种以命运为借口想要逃避的人,我是绝对不会输的!我要去证明给他看,在这个世上英雄……还是存在的!”
这部作品不只是给小孩看的,更是给成年人看的。《火影忍者》早已在外国赫赫有名,连老年人都津津乐道,为什么?这部作品从1999年连载至今还人气不降,为什么?就是因为它里面的精神感动了一代代人!激起了许多人对生活的无限向往。
我深深地爱着这部动漫,因为它的灵魂永不熄灭。
成语听天由命:听天由命[tìng tiān yóu mìng],意指任凭天意及命运而自然发展。语本汉·孔臧〈鴞赋〉。[源]汉·孔臧〈鴞赋〉(据《艺文类聚·卷九二·鸟部下·服鸟》引)季夏庚子,思遁静居,爰有飞鴞,集我屋隅。异物之来,吉凶之符,观之欢然,览考经书。在德为祥,弃常为妖,寻气而应,天道不踰。昔在贾生,有识之士,忌兹服鸟,卒用丧己。咨我令考,信道执真,变怪生家,谓之天神。祸福无门,唯人所求,听天任命,慎厥所修。栖迟养志,老氏之畴,时去不索,时来不逆,庶几中庸!仁义之宅,何思何虑?自令勒剧。[典故]“听天由命”原作“听天任命”。孔臧是西汉鲁人,孔子十一代孙。西汉文帝时,孔臧嗣蓼侯,迁博士,拜太常,历位九卿。西汉初年,各家学说不一,对儒家思想解释不同。孔臧对此极为不满,因此上书皇帝,乞为太常博士,以为纪纲古训,使後人治学时有所依循。孔臧共作赋二十四篇。在〈鴞赋〉之中,孔臧藉着屋顶上聚集了不祥的飞鴞,来辨明吉凶祸福之理。他认为祸福本非命中注定,所以没有常规可循,乃是按照每个人的行为,而得到相对的报应;与其汲汲於趋吉避凶的迷信,不如听凭天意,自然发展,而一个人只要能够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居仁行义,又何必忧虑上天会降下灾祸?後来“听天由命”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任凭天意及命运而自然发展。
成语实实在在:真实,不夸张,现实存在的。如: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又如:我们需要实实在在干活的人。
窃明读后感_1700字
看完《窃明》后一直很想写点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偶然看到下面这篇书评,觉得讲得很好,把我想说的和没想到的都说出来了,特此转过来。以下为转贴:
追《窃明》这本书已经半年了,说起来也是个异数,一本网络小说能令我这半年天天中午守在电脑前等更新,自己想想都不可思议。而《窃明》读到现在,也终于明白了作者灰熊猫的野心。他是想以一本架空小说再造明史观啊!
在我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把目光瞄向了奇幻小说,在我看来,这个模仿欧美魔幻、日本轻、架空小说的网络新生物,固然有很多粗糙不堪的弊病却也有极大蓬勃的生机,尤其网络架空小说,在不自觉中其实已经开始成为影响国人民族史观的利器。从早期的灭日屠美的无理性发泄到后来谨慎小心的探讨另一种历史发展可能,借助架空这个载体,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其实是在阅读架空小说的过程中重新完成了对民族历史和未来的再认识。所以很多人写宋、很多人写五胡,很多人借助于史料和想象,幻想着另一种的历史,然而这样的改写却恰恰的让我们熟悉了很多被我们忘却和无视的历史。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样的概念,如果不是借助于酒徒的小说,又如何能从中学的历史课本中得到。五胡的汉民族灭绝,两脚羊的生存惨状如果不是因为《中流》、《五胡》之类的小说,我又如何能从空洞的正统文学得到。架空小说恰恰是给了如我等小白的又一次“启蒙”。 至于明,这个自宋之后又一个绝大争议的朝代,又一个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朝代,自然就有很多人写了。而《窃明》说是最好的架空小说或者尚嫌绝对,但说是最好的明架空应该没有人反对。说是最好,不是在于其情节,也不在于文笔。而是灰熊猫通过一个挣扎在明末辽东的黄石将一个湮灭于清史的明末揭开一角,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我们还算熟悉的历史人物到底是什么面目,天启、魏忠贤、袁崇焕、熊颋弼、孙承忠、祖大寿、东林党徒、辽东将门,纵然是一家之言,可是作者却将这些明末的人物写活了,写绝了。读一本《万历十五年》,崇祯的明末在我脑海里还是云山雾缭,读一本《窃明》,大半个明朝却在我眼前活灵活现。读窃明,让我想到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同样鲜活的历史,那些被人扭曲后为我们所遗忘、无视的历史再一次被我们拾起。
而《窃明》不仅仅在于写活了一个明末,还在于给了我们一种残酷的真实和沉痛的反思。以建奴数万草寇为什么能屠杀大明三分之二人口,湮灭天下?以大明广博疆域、百万将士官员何止于族亡史绝?在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到底发生了怎样荒诞的历史事件?哪些人哪种制度哪些原因又该为这样泣血的历史结果负责?因为和谐,我们的历史对明末轻描淡写,异族的入侵变成了朝代正常的交替。但是读《窃明》,我们知道了小冰河时期,气候对明国运的致命一击;我们知道了漂没,东林党为代表的明朝官员是如何的腐败昏聩;我们知道了辽西将门、军户制度,明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的低下。我们还知道了毛文龙,这个东江以200人起家,孤军抗建奴,复土千里,救辽民数十万的浙江人,这个在《鹿鼎记》中被丑化,在建奴编著的明史中被贬低,仅仅因为被袁崇焕所杀而被我们所知的英雄。还有袁崇焕,这个相对毛文龙享有大名,被乾隆翻案被金庸吹捧被没有良心的满族“学者”捧上神坛,实际上却是空耗百万军饷、坐视军民被屠、友邦被灭,卖米资敌,擅杀同级大将、号称“五年复辽土”却被建奴打到北京城下,子孙摇身一变成为旗人的“民族英雄”。
不读《窃明》之前,我相信袁崇焕帅才无双,关宁铁骑战力无敌,8千骑兵可以打败十万建奴;不读《窃明》之前,我相信东林党人清白坚贞,极具才干;不读《窃明》之前,我相信明朝皇帝弱智无能,无非木匠、烟鬼;不读《窃明》之前,我相信康乾盛世,x族统治下百姓幸福和谐。正如灰熊猫的起点笔名“大爆炸”,《窃明》真的是一个大爆炸。
和所有的网络小说一样,小说中黄石对历史的改变可以给我们一种虚幻的满足,然而掩卷之后,那种沉重的压抑却会引起我们对历史的反思和重读,感谢《窃明》,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钱穆在《国史大纲》序中第一条写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建奴篡改了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教育回避了某些历史,《窃明》还给了我们。
成语从何说起:从哪里开始说。如:曾朴《孽海花》第20回:“这一席话,不觉把雯青说得呆了半晌,方挣出一句道:‘这从何说起呢?’”又如:这话从何说起?
成语不可思议: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意指佛教用语,指不可思虑言说的境界。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语出《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第六》。後用“不可思议”比喻出乎常情,令人无法想像,难以理解。[源]《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第六》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於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於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於此众生亦无所娆。”《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宁寺》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於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典故]《维摩诘说经》为姚秦时鸠摩罗什所译,约在魏晋时代传入中国,颇受知识份子的欢迎。全经共三卷,分为十四品,内容主要记述维摩诘居士的言语行为,并宣扬大乘佛教在家修行即能成佛的理论。而经中维摩诘居士的神通机智,亦透过此经展露无遗。有一次,维摩诘在自己的居所讲道,并请来三百二十万宝座供得道菩萨安坐,那些宝座华美无比,而且又高又大,看来并非小小的空间可以容纳。没想到这些宝座从天而降时,原来小小的房子就好像也变大了,三百二十万个宝座置於其间,一点都不显得拥挤。维摩诘解释着说:“在诸佛与菩萨中,有一种解脱法门叫做『不可思议』,在此境界者,无须将任何事物放大或缩小,便可使高大的须弥山容纳於小小的芥子中。”所以能如此,乃因一切法空,所有现象本无实体,为虚幻之存在,须弥山的大并非真有,芥子的小亦为虚幻,是以芥子能容须弥山,一切众法绝不相碍。维摩诘居士透过屋纳宝座这样神奇的演示,揭示了修行的途径,也就是必须直观一切法的真相,才能证悟真理。而此境地是神妙不可言喻的,也就是不思议解脱法门。後来“不可思议”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出乎常情,令人无法想像,难以理解。
春秋读后感_1700字
孔子作《春秋》,提出了“内诸夏,外夷狄”的观点,并且该观点在何休等公羊家的理解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夷夏理论。该理论作为儒家的经典文化一直流传至今,而且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当华夏民族受到外族侵略时,夷夏理论激励了华夏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动他们积极进行反侵略斗争,扞卫祖国。然而,夷夏之辨作为该理论的精髓,却有着深刻的内涵。
夷夏之辨,是区分诸夏与夷狄的一套理论。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春秋时期,周王室和它的诸侯国,通称诸夏,而周边的少数民族,如楚国、吴国等,则被称为夷狄。随着诸夏与夷狄的不断碰撞与交融,夷夏关系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夷夏之辨的最基本一层含义是:“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与“外”,分别是“联合、统一、同化”和“摒斥、分裂、异化”的意思。这是《春秋》公羊学精义之一,这体现了夷夏之间的张力。春秋时期,是四夷交侵、诸夏纷争的时代,为此孔子竭力要维护诸夏之团结以抵御夷狄。提倡“尊王攘夷”的霸业,这也是当时的时代精神。比如孔子尽管认为“管仲之器小哉”,还认为他“不俭”,“不知礼”,但由于他能够“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以维护诸夏的团结,抵御夷狄的侵扰而给予崇高的评价:“微管仲,吾其被发左枉矣。”究其原因,是他维护诸夏团结与中国稳定。
然而,夷夏之辨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孔子的“夷夏之辨”,全在礼义而不在血缘、种族或政治。即如果夷狄守礼义,则进位诸夏,反之,如果诸夏不守礼乐制度,则贬为夷狄。即诸夏与夷狄的的区分标准,不是种族血统,而是礼义文明。礼义体现了文明的程度,是人类进化的标志,而血缘、种族仅仅只有生物学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懂礼义。事实上,由于华夏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之间不断交融。孔子正处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期,他的“异内外”的先进思想,是为夷狄最终进为中国,融入中华民族作理论上的铺垫。所谓人不分东西南北,只要认同共同的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一员。这一理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来说,具有伟大的奠基意义。
孔子曾把吴、越、楚等称为“夷狄”。但他们在血缘关系上与诸夏之国完全相同,只是由于他们交侵诸夏,不遵守西周的礼乐制度,因此孔子“夷狄之”。但到了后来,有的夷狄在行为上发生变化,转而重周礼而尊王室,则“中国之”。如定公四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这里对吴称“子”,是因为“吴信中国而攘夷狄”。即吴帮助蔡侯打击楚人的柏举之战中,伸张诸夏之正义,打击夷狄。而在昭公二十三年秋七月的鸡父之战,《春秋》曰:“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这是既贬吴,又贬被伐诸国的笔法。为什么不写“吴及顿、胡、沈、蔡、陈、许之师战于鸡父,顿、胡、沈、蔡、陈、许之师败绩。”因为这样,吴便成为中国的主人了。那么,又为什么不写“顿、胡、沈、蔡、陈、许之师及吴战于鸡父”呢这又因为,陈、蔡等国不尊王,不守礼,有似夷狄,所以经文又不让原为诸夏的陈、蔡等国成为中国的主人。公羊家还直言“中国亦新夷狄也”,从而极好地体现了公羊家“以《春秋》当新王”的观点。还有,周是灭了商才得以建立,而宋国为商的后人,由于宋国始终行诸夏之礼,故一直为诸夏成员。这又表明,“夷夏”又不以政治立场划线。
秦汉以后,夷狄不断入主中原,夷狄的“中国之”日益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壮大,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巨大生命力与兼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反映在中华民族内部:虽然常呈现出“合久必分”的局面,但分裂始终只是政权的对立或军事的割据,而文化本身则从未分裂,这就是中国历史始终呈现“分久必合”的大趋势的原因。中华文化的力量,也反映在中华民族的外部:世界上其他文化,一旦与中华文化接触或撞击,中华文化均能兼容、融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同化外部文化并壮大发展自身,而自己决不被异类文化所消亡。可以这样认为,如此强大的文化诞生于《春秋》中“异内外”思想。
所以,夷夏之辨,在我看来,就是野蛮与文明之辨。所以韩愈曾指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该说法也指明了“夷夏之辨”的实质。
成语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又如: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
成语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如:《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又如: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_1700字
对于明神宗朱翊钧,历来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仅如此,说起明朝的皇帝,人们都没有好感:他们不理朝政,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不少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朱翊钧的同情与悲叹。当然,黄先生也从他的“大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万历皇帝的一生,以及万历出发,追溯封建统治的源头,着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面给我时期的文臣武将、思想家。
在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封建统治从秦朝到明朝,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这时已经完备成熟。皇帝,在这个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太子思想的国度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货体制。万历皇帝,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这个皇帝角色,按时参加各种典礼活动,批准内阁大臣的奏议,在全体文官以及程朱理学的协调下,整个国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了。皇帝,似乎已经成了礼制的象征,国家的精神领袖,倒有点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但这怎么可能呢?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基本上都是呼风唤雨,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但这是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降级为沉重代价的。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直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但一国之君这样做,却是以一个国家的没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系,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应该为太子。万历皇帝立常洛为太子,就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在以礼法为根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朱翊钧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张居正的教导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张居正亲自教导他,安排课程,指导读书,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导他,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本领。虽然十分严厉,却也不妨碍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持他的改革。但张居正的正直,却得罪了不少人,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他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昔日威炳震主的张居正日益不满,对他的严格管理也感到了厌倦。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也是在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彻底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这对朱翊钧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就成了乱臣贼子,曾经受过张居正提拔的人为什么反而要陷害他,这些问题也使皇帝迷茫困惑。于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已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成语优柔寡断: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如:《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又如:他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成语至高无上: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如:《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又如: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包身工读后感_1700字
记得在师范的时候学过一篇报告文学,是夏衍的《包身工》。文章写于1936年,背景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的时候,引用文章的话说:“在这千万的被饲养者的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制度,和对这种制度忠实地服务着的十五六世纪封建制下的奴隶!”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上海工厂进行两个月实地调查之后写成的,全文深深地渗透著作者的血与泪,也深深地渗透着旧中国劳工的血与泪,真实反映了“包身工”惨绝人寰的遭遇。我对书中的一个人物“芦柴棒”印象很深,当时我上完课文时,心里充满了对日本人的憎恨与愤怒,他们在中国的地方肆意欺诈盘剥中国人;同时又为旧中国的软弱而感到痛心疾首。文章具有很强烈的社会意义,作者的笔法很冷峻,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而且加入了自己的评论。特别是结尾那句话:
“不过,黎明的到来还是没法可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骸,我也想警告这些殖民主义者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由于对历史背景了解得不透,我对这句话当时不能很好的理解开来。现在来看,这句话应该是文章的主旨,道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夏衍就是想通过事实向人们昭示:人类社会最终是向前发展的,任何违背人性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给无情地碾碎!
现在回过头看看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不错,中国奴隶早已觉醒,这缕缕冤魂早已凝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就是这股力量,使得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在中国已经不复存在。我不知道《包身工》第一次发表时给中国人带来怎样的冲击,现在看文章,我们放佛可以置身事外,除了愤怒,我们还可以滋生一种庆幸。是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可以将《包身工》放进文学作品集里,将它当成一篇文章去欣赏;我们也可以将“芦柴棒”放在记忆里。将她当成人物形象去分析;我们还可以将上海杨树浦福临路的那家东洋纱厂放进历史里,将它当成一个典型去分析其存在的意义,然后一起去谴责它;我们更可以将整个中国近代史放进教科书里,正视它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当初愤怒与憎恨的感觉没有了,但绝不是说我们可以麻木!落后就会被挨打!这是我们用一百多年的耻辱换来的结论。面对落后,愤怒与憎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必须自食其力,必须强大起来。鲁迅当年弃医从文,是想从精神的层面去唤醒人的灵魂。在任何一个圈子里,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不会将人性放在首要位置。自然界“弱肉强食”的规则在人类社会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愈演愈烈,只不过多了一件华丽的外衣罢了。马克思那句经典的话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可以推广:“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
但是,如果有1000%的利润呢?人还会考虑什么?
据说,在山西、河南,一块砖的成本就0.036元,但市场价是0.30元左右。近1000%的利润,将整个社会的人性彻底击垮,人类的同情心,党员的党性,国家的权力体系,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金钱面前苍白得就像一张废纸。山西省洪洞县自苏三而闻名,苏三的故事控诉的是封建社会整个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一个个腐败的官员,用手上的权力细心的编织一张肮脏的大网,然后自己悠然自得地躺在网中间,像蜘蛛一样,等百姓粘上网时,这些官员就可以无情地吮吸他们的血,撕裂他们的肉,咀嚼他们的骨了。《诗经?小雅?北山》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原来,百姓只是王公贵族的工具,百姓的人身自由完全由别人支配。在这种制度之下,我们只能谴责整个制度,不能让哪一个人来承担其中的责任。所以只有推翻它(指整个制度,而不是某一个皇帝或大臣),我们才能解放自己,使自己成为独立的、直立的人。我们不依附哪一个人,我们只属于自己!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早在上世纪中叶,我们的先辈就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清明的世界,早已将我们从帝国主义的蹂躏里解救出来,并且推翻了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从而《包身工》里的那一幕,《玉堂春》里的那一幕,都只能作为一段历史去温习。
成语自食其力:自食其力[zì shí qí lì],意指凭藉自己的劳力养活自己。语本《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源]《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典故]根据《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见到人民纷纷弃农从商,担心将来造成粮食不足的问题,於是向文帝力陈农业是立国的根本,朝廷应当鼓励人民从事农耕,使每个人都能凭藉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让那些从事工、商等末技及游荡不务正业的人从事耕种,这麽一来就会有充足的存粮,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安宁,而不至於像现在这样生活在危惧之中。汉文帝听取贾谊的建议,就开辟籍田亲自耕种,劝导人民务农。“自食其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凭藉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
成语率土之滨: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如:《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聿令率土之滨,共乐同文之化。”又如:纷纷战国尚尊周,五霸争强作列侯,率土之滨承治化,威名耿耿壮春秋。——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