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宁县一中的幸康睿听刚来中国的留学生Ignatz说,应用“楚尾吴头”造句是件非常没劲的任务。
2、成语楚尾吴头来自宋·朱熹《铅山立春》诗:“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3、金陵乃名胜之区,王气之钟也,倚钟阜,瞰长江,接天阙,枕后湖,龙蟠虎踞,楚尾吴头……其美利有不可胜言者。见太平天国·宋溶生《建天京于金陵论》。

4、宋代以来,“吴头楚尾”或“楚尾吴头”乃成为常用的史地名词,但并非确切的史地概念。
5、承檄正在偷偷摸摸地看四库全书中的《左史谏草》,穿着苔藓绿色长款针织衫的琦欣老师忽然走了过来,叫他用“楚尾吴头”造句,吓得他把水笔都弄到了地上。
6、成语猿惊鹤怨来自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7、前往南宁市育才中学的火车上,沛男叔叔给凤媛和久菊讲了“楚尾吴头”的历史故事。
8、这两座山,生在江中,正占着楚尾吴头,一边是淮东扬州,一边是浙西润州,今时镇江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