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读后感6篇800、900、1000字

文教艺术2023-02-06 18:35:04百科知识库

《桃花源》读后感6篇800、900、1000字

文章包括读《桃花源》有感、桃花源记读后感(810字)、《桃花源记》读后感(825字)、向往桃花源(843字)、《一念桃花源》读后感(949字)、何处寻得桃花源?(1004字)、共建“桃花源”——读《论语》有感(1005字)等800字、900字、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6篇,供您参阅。

桃花源记读后感_810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段的意思是这样的:“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好像隐隐约约有些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他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眼前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来往工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安闲快乐。”

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总是爱在脑海中想象出桃花源的样子,并想象自己身处其中,怡然自得。桃花源不正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片乐土吗?于是有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忍不住想,为什么渔人能在无意间进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阳的刘子骥带了那么多人那么仔细的找却找不到呢?

会不会是因为渔人心无杂念而其他人却心怀不轨?太守可能这样,但“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他也会这么想吗?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金斧与农夫》的故事,故事是说一位农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铁斧掉进了河里,招来了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捞上了一个金斧和银斧,农夫却只要他的那把铁斧,赫尔墨斯被他感动了,于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给了他。另一位农夫听了很羡慕,却因为贪心变得一无所有。这不正像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吗?贪得无厌,于是变得庸俗,小气,被人看不起。看到成功了的人便百般嫉妒,也去效仿他们,结果和太守一样“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出口”了。

而那些人们口中的高雅之士,有多少是真正的“高雅之士”呢?

成语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如: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如: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成语贪得无厌: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又如: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梁斌《红旗谱》八

《桃花源记》读后感_825字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我的灵魂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进那个人间仙境。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的只是快乐和谐的生活。我经常幻想着那样的人间仙境。但这仅仅是幻想,当回过神来,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因为现实中的世界距离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远。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明白了关爱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带着弟弟到室外散步,我们沿着荷花塘走过,微风拂面,淡淡的荷叶清香中夹着柏油的气味,原本令我心旷神怡的舒适感一扫而光。这时我想到这附近的一片竹林,如果它还存在,那么还可以闻到竹叶的清香呢。可是,现在大部分的气味都被尘土的气息所代替了。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厂越来越多,排放的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使原本就污染严重的环境雪上加霜,想起这些,心里一阵遗憾。夜幕如期降临,我和弟弟沿着原路返回,弟弟突然停止了脚步,我问他:“你怎么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只打转的鸟儿说:“姐姐你看,是小鸟,好可爱呀,也在做游戏吗?”我说:“可能是吧。”他想了一会儿,看着我说:“怎么只有一只呢,其他小鸟呢?它是不是找不到妈妈,找不到家了?晚上会害怕吗?”面对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观望四周,这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后来为了造路、建房,竹林变成了柏油路与居民区,或许这只鸟儿正如我弟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了。晚上,我躺在床上,弟弟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园的何止是这一只小鸟呢,有多少小动物无家可归,有多少动物濒临灭绝或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这都是人类所赐。渐渐地我开始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了刚才所见到的那只鸟儿,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这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我在这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往下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气候,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儿显得分外鲜艳。这里的生活非常和谐,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劳作,享受着劳动与大自然的喜悦。

成语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如: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又如:她又情不自禁地放声哭了。——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成语无家可归: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如:唐·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如无家可归者,给田宅,使得存济。”又如:寺僧见了他无了根蒂,渐渐怠慢,不肯相留。要回故乡,已此无家可归。——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向往桃花源_843字

“好美,真的好美!”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之后,我不禁赞叹道。

我很喜欢陶渊明笔下的那个美丽又与世隔绝的地方,我喜欢那份安稳和恬静。有时候我甚至在想:如果我生在古代,我一定会找一个和桃花源一样的地方,当个隐士。闲时务务农,兴起写首诗。那该是多么逍遥、快乐的生活啊!

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一个美丽的少女面带微笑来到我面前,轻轻地拉起我的手,说:“请跟我来吧!”于是我就跟着她来到了一个仿若人间仙境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所有的人看起来都显得很轻松、很愉快。“啊,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那片‘世外桃源’吗?”我简直是难以置信。女孩儿见我一副陶醉不已的样子,不禁笑了:“是啊,这就是大家都向往的那片乐土了,但它比你想象的还要好得多!这里没有贫困、没有饥荒、没有环境污染、更没有犯罪!人人都安居乐业,无忧无虑。这儿所有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它们都无可挑剔。”听了女孩儿的话,我惊叹原来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的桃花源。

女孩儿带着我漫步其间,来到一个溪水潺潺,绿树成荫的地方。我们背靠背地坐在一棵桃树下。树上的桃花娇艳欲滴,微风吹过,香远益清。

我:“这儿的一切都好美,好像一个浪漫的梦,我好像置身于仙境之中。”

女孩儿:“是的,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聚集于此了!”

我:“太美了,真的!我想留在这里!”

女孩儿:“真的?你决定了?”

我(坚决地):“我决定了!”

女孩儿突然笑了,倾国倾城,羞花闭叶。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问她:“你笑什么呢?”

女孩儿收回笑容,认真地对我说:“傻妹妹,你不记得我说的吗?这儿是完美的,完美就是无可挑剔的,不是吗?所以我们这儿的人,都不求上进,事实上他们也无须上进——不论是环境还是人,都太完美了!你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在这里只会消磨了你的意志、你的理想!”

我恍然大悟。

从梦中醒来后,我细细回味,发现那女孩儿说的话很有道理:在舒适安逸的环境里只会消磨了人的意志,有压力才有动力!

我从此不再向往桃花源。

成语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如: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又如:这件事情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成语恍然大悟: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意指猛然醒悟过来。语本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裴丞相古器》。[源]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裴丞相古器》耕人垦田得古铁器曰盎,……隐隐有古篆九字带盎之腰。曲阜令不能辨,兖州有书生姓鲁,善八体书,子男召致于邑,出盎示之,曰:“此大篆也,非今之所行者。惟某颇尝学之,是九字曰『齐桓公会於葵邱岁铸』。”邑宰大奇其说,及以篆验则字势存焉,乃辇致於河东公之门。公以为麟经时物,得以为古矣,宝之犹锺、玦、郜鼎也。……独刘舍人蜕以为非当时之物,乃近世矫作也。公不悦曰:“果有说乎?”紫微曰:“某幼专邱明之书,齐侯小白諡曰桓公,九合诸侯,取威定霸,葵邱之会是第八盟。按礼经,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既葬然後反虞,既虞然後卒哭,卒哭然後定諡,则葵邱之会实在生前,不得以諡称之,此乃近世矫作也。”裴公恍然始悟,立命击碎,然後举爵尽欢而罢。[典故]“恍然大悟”原作“恍然始悟”。据唐人高彦休的《唐阙史·卷上·裴丞相古器》载,唐时裴丞相好古物,当时在曲阜有一个农人在耕田时挖到一个叫“盎”(一种大腹敛口的盆)的古铁器,环腰隐约现出九个古篆。曲阜令无法辨识,就找了一个精通秦代八种书体的鲁姓书生来看。书生说:“这些字是大篆,不是现在通行的文字。这九个字是:『齐桓公会於葵邱岁铸』。”曲阜令就将这件春秋时代的古物献给裴丞相,好古的裴丞相视之为宝物。有一天,裴丞相设宴和门生聚会,大家围着看这件古宝,赞美之声此起彼落,只有刘蜕认为那不是古宝,而是近代的赝品。裴丞相很不高兴,要刘蜕说出理由。刘蜕说:“齐侯小白死後,諡号是“桓公”。他九合诸侯,完成霸业。葵邱之会是第八盟。当时齐侯尚健在,是不可能用諡号称呼的。”裴丞相听了,“恍然始悟”,令人把盎击碎,和门生们继续把酒言欢。“恍然大悟”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恍然始悟”演变而出,用来指猛然醒悟过来。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_949字

文/安丽霞

《一念桃花源》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本新书,本来已经准备搁笔的他,却因为一位叫李昕的读者,和一套有关陶渊明的石版线装书,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又踏上了新的旅程。正像樊登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他离不开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山水哲学,才能治愈他的内心。

他沿着陶渊明和苏东坡的足迹,经江苏、扬州一路向南至广东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琼州,再回到陶渊明的故里江西庐山。比尔·波特用朴素的文字带着读者开始了一次苏东坡和陶渊明的追溯之旅。读着他的文字,我好像也穿越时空,踏着苏东坡南贬的足迹,在他的生命轨迹中走了一圈。

我读过几个不同版本的苏东坡传记,对于苏东坡的生平,不能说不熟悉。但是,这本书是沿着苏东坡写和陶诗的路径来写的,书中出现的很多首诗,我都是第一次读到,很多首诗的意思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遇到了诗篇,我很多时候就跳过去了,但是,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苏东坡和陶渊明,不懂他们的诗是不行的,我还会找时间把书里的诗都一一弄懂。

“一念桃花源”,中国文化就是比尔·波特的“桃花源”吧!合上书的那一刻,很是感慨,比尔·波特一个美国人,却比中国人更热爱中国的文化,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苏东坡和陶渊明是比尔·波特最喜欢的中国文人,他不仅喜欢他们的诗词,他也让自己活成了他们的样子,乐观、幽默、旷达、慈悲。

比如,在惠州探访东坡寓惠遗迹时他写到:今天立夏,天气预报三十度,雷阵雨,在这“瘴蛮之地”要拜访几个遗迹,还需要上天开恩。苏东坡好像跟老天爷打了招呼,给我们安排了蓝天白云的艳阳天。在惠州,只要自报苏东坡的朋友,事情应当好办一些。比如,在汤泉酒店吃饭,他说服务员给他们安排了窗边最好的湖景桌位,如果苏东坡在这里,这一定是他的专座。如果别人想要,服务员会说:“苏先生早已预订了。”比如,在惠州机场遭遇大雨,只得改变行程时,他写到:似乎雷公在提醒我们苏公当年的行路之难,流放不是美酒吟诗,发配不是车轿温泉。看来雷公没有批准我们经停雷州的计划,我们就无法在雷州西湖边的东坡亭祭拜苏氏兄弟,也无法体验乘船横跨琼州海峡的经历了。但是,我们也不介意坐飞机直飞海南。

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作者的随遇而安,不与生活较劲儿,不与他人较劲。这不正是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吗?

成语一知半解: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意指形容一个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语或出宋·张栻〈寄周子充尚书〉。[源] 宋·张栻〈寄周子充尚书〉(据《张南轩先生文集·卷一·书》引)盖致知力行,此两者工夫互相发也。寻常与朋友讲论,愚意欲其据所知者而行之。行而思之,庶几所践之实,而思虑之开明,不然。贪高慕远,莫能有之,果何为哉?然有所谓知之至者,则其行自不能已,然须致知力行工夫既到,而後及此,如颜子是也。彼所谓欲罢不能者,知之至而自不能以已也。若学者以想象臆度,或一知半解为知道,而日知之则无不能行,是妄而已。曾皙咏归之语,亦可谓见道体矣。而孟子犹以其行不掩为狂,而况下此者哉!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我评之非僭也,辩之非妄也。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典故]对於“一知半解”一语的源头,有人以为来自於宋代大儒张栻的〈寄周子充尚书〉。张栻为宋代著名理学家之一,〈寄周子充尚书〉中有一段文字是讲述他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的理学观。他认为学者欲穷究真理,应同时注意到“致知”与“力行”两种工夫,将所知付诸行动,行动时又不断思虑以增所知,如此周而复始方能有持续的进步。但若为学时未求真知,光凭主观揣度,或不求甚解,又以其为所知并据之而行,那麽所得的一切将会是虚妄不实的。张栻这段文字,不但强调了“致知”与“力行”的为学工夫,也阐明了求真知的必要性。而後人便以他文中的“一知半解”,用来形容一个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另外,在同一时代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中,亦见此语。《沧浪诗话》是本文学批评专着,以禅道论诗,主张诗贵妙悟。在〈诗辩〉一篇中便说:“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又说“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悟之浅深自然就影响诗的成就。而有人以为“一知半解”即源於此处的“一知半解之悟”,也是用来形容了解有限,不够深入。

成语随遇而安:随遇而安[suí yù ér ān],意指指能安於所处的环境。语本《石门文字禅·卷二二·舫斋记》。後亦用“随遇而安”比喻安於现状,不思长进。[源]《石门文字禅·卷二二·舫斋记》宣城李德孚,有美才,善属文。宣和初,与余邂逅於长沙,年既相若,且同学又相好也。久之,德孚侍亲移漕江左,而官之金陵。即官舍之东,辟室以观书,其室连数楹而户相重,东西而视,如在船中,乃以“舫斋”名之。有客聿至,视其榜揭而疑之,曰:“以子为隐者耶?则忠义之色,功名之志,见施为语言。以子为非隐者耶?则山水之意,嗜好之异,与侪辈不侔。”……德孚仰而笑,俯而应曰:“吾非放愁也,但吾以忠信孝友为烟波,随所寓而安之为舟舫。昔冯夷得之以游大川,渔父语已缘苇而去,意窃慕之,如是而已矣。”客愕然无对。明年,复来长沙,理前事以语余,请书以为记,於是乎书之。[典故]“随遇而安”原作“随寓而安”。在六祖慧能的时代,禅宗传道重在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但因宋代记载诸祖法语的灯录大量刊行,参究公案的风气愈来愈盛,禅风由此转变,不立文字的参禅法变成不离文字,也就是所谓的“文字禅”。惠洪为北宋“文字禅”的主导者,他反对把禅与语言文字割裂开来,主张“借言以显无言”,即通过语言文字和研究禅宗经典而习禅、教禅。《石门文字禅》辑录的便是他的诗、偈、书、序等,其中〈舫斋记〉所记为李德孚之事。李德孚是位很有才华的人,於金陵(即今南京市及江宁县地)任官职时,在官舍东边建造了数间相连书房,由两侧看来彷佛是在船中,故名曰“舫斋”。有个客人参观後说:“说你是个隐居之士,但却又讲究忠义,有功名之图;说不是呢,却又放情於山水,优游於典籍,不像一般作官的人。”德孚听了笑着回答:“我是把忠信孝友这样的礼法看成浩渺烟波,把安身之处当成承载我的舟船。从前冯夷得道而能悠游大川,渔夫语毕便顺着芦苇离开,我想也是如此罢了!”德孚话中用了《庄子》中的两个典故,冯夷和渔夫都是得道高人,由於掌握了自然之道的本体,所以能安於所处的境遇,无入而不自得。德孚以此喻己,说明自己的行为并无矛盾,反而是反朴归真,以本真去应和环境的变化,再顺势表现在行为上,所以无法以一般“隐”与“不隐”的形式来作判断。也正因为他了解顺道而行的哲学,所以才能“随所寓而安之为舟舫”,即使在充满人为虚文的世界里,亦悠游无所累。後来“随遇而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能安於所处的环境,後亦用来比喻安於现状,不思长进。出现“随遇而安”的书证如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尽心下》:“言圣人之心,不以贫贱而有慕於外,不以富贵而有动於中,随遇而安,无预於己,所性分定故也。”

何处寻得桃花源?_1004字

——读《寻一处桃源》有感

战争,多少人所痛恨的字眼。是它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是它让原本缤纷多彩的环境,黯然无光。不止它一个,许许多多的原因让这个世界不再纯洁、不再鲜活。试问:我们要去往哪里才能寻得心灵的安宁?

和平、幽清的环境,现实从来就不容许存在。没有关系,现实毕竟是现实,人类的遐想又怎么会受到它的阻碍?听!“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之属……”这是古人的呼唤。早在几千年前,先辈们就已经为后生创造下道路,创造下可以让我们静心的地方,名叫“桃花源”,一个顾名思其之美的好去处。只不过它早已随着渔人的不守信用和先辈们的消失而被人们遗忘,又如何寻得呢?

这如同“一个数与0相乘后得1”一样,并没有答案也永远没有答案了。人们渐渐被社会的潮流给淹没,心也渐渐被金钱、权位、利益给腐蚀。又怎么会记得有过这样一块圣地!现在看来这块圣地是不可遇更是不可求的了。

难道这就是最终的答案?不,我绝不相信。既然祖先留有记载、留有我们想象和寻找的空间,那么就不会这么简单!我一定要它“死而复生”,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这些天里,我一直在尝试把周围当成这块可以寄托期望的神圣之地,可是总是失败。真的,我险些放弃。就在我精神最危机的时候,一位婆婆提点了我。

我发现这位婆婆一年四季都在门口坐着,闭着眼,话也不说一句,甚是安详。我就奇怪,于是我冒昧地打搅了她。不过还好,她很慈祥,不是破口就骂的人。我告诉了她我的疑问,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她是看破了人间红尘,并无与为乐者就同大自然的轮变并存,在与自然的交流中,她找到了心灵的寄托,看到了人情世故中的另一片净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活化石”解开了扎在我心中多日的结。

婆婆让我认识到:一切的美好并不是物质上拥有的多么好,而是精神与灵魂上的好才是心中的“桃源”。也就是说,我们寻找的不应该是一处地理意义上的桃源,而是一处灵魂意义上的桃源。即使它虚无缥缈,但它却永远活在你的心里。每个人心中的“桃源”是不一样的,那是唯独属于你的,没有人去过,若是有人去过那就不是桃源了,就像文章所说的一样“那里变成现代社会的一角,它跟现代社会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哪里的生活接近原始……”而你心中的,只有宁静与美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那里你是主宰,一切你说了算。

如今,我已经寻得了我心中真正意义上的桃源,那你呢?请接受我的邀请,一起启程吧!

成语死而复生: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如:三国·魏·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又如:经过死而复生的挣扎,他才在风雪中摸下了祁连山。——碧野《山高水长》

成语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如:宋·黄干《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又如:“这讨厌的东西,我倒想把他剪掉。”淑英不假思索地答道。——巴金《春》二

共建“桃花源”——读《论语》有感_1005字

和谐美好的社会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桃花源”中。可什么才能保证我们的幸福,让每一个人快乐成长成长呢?

我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圣人们就给了我们答案。

有人说,中国的犯罪成本太低了,不能有效的用“法”来减少犯罪事件。真的是这样吗?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为何只延续了两世呢?“上失其道,民散久矣”我想在众多原因中,严刑酷法,是促使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在中国历史上,像秦这样的朝代,并不少见,然而他们的结局却无疑都是灭亡。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严刑厉法虽立竿见影,可治标不治本。老子也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并不是绝对怕死的,为政不用道德来感化,只用杀戮来威胁,是绝对压不住的。不懂法的百姓只会想方设法逃避刑罚处罚,而不是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即使受到惩罚,也不会在本质上悔改。

因此法的根本不是让人畏惧,而是教人辨别是非,分清曲直。而只有人人懂法知法,才会真正的守法,才能真正做到“虽赏之不窃”。

那么怎幺才能让百姓知法懂法呢?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教育。邓小平曾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晚清的梁启超先生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曾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由此可见青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而只有青少年有耻且格,祖国才有未来。

但中国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却不容乐观。近几年来,问题青少年的增多,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法律认知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而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今天,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近切和重要。只有让法制度护航,才能快乐成长。

不仅青少年需要受法制教育,成人更需要。因为成人是少年的榜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青少年的未来。

最近几年国家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腐败官员也让人为之一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官员决定着社会中许许多多的事,可以说官员是社会转动的动力。若是官员不正,社会必然会出篓子。这样不仅是百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整个社会会停滞不前。中国梦何以实现?

懂法,知法,守法,从每一个人做起,让我们共建“桃花源”。

成语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如:《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又如:夫民不畏死,欲其不为陈胜、吴广、赤眉、铜马之纷纷发难,不可得也。——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三章

成语离心离德:心、德:心意。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如:《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又如:黎民离心离德,祸生不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本文标签: 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