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含读《谈人生》有感、《与女儿谈人生》读后感(307字)、略谈人生观读后感(698字)、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709字)、入世杂感——读季羡林《再谈人生》有感(856字)等300字、600字、700字、800字、900字、1700字左右的优秀读后感8篇,供您参阅。
《与女儿谈人生》读后感_307字
暑假闲来无事,随便在超星阅读器上找了本书看看,打发时间。《与女儿谈人生》书的名字吸引了我的眼球。经过大半天的阅读,终于看完了。在夜深人静的此时谈谈我的读后感。
《与女儿谈人生》是一本家教新作,作者伊莎贝拉。利特尔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对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烦恼有着深刻的了解。稍加翻阅便可发现,这本书谈讨的话题涉及女孩成长过程的各个方面,有处世之道,有亲情、友情、爱情。
书中有的话题就像温馨小贴士,看完后会发现《与女儿谈人生》这本书中讲述的各种成长的烦恼正是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在书中都能得到解答!这本书每个话题都汇集了最具启发性的语言,让女孩们可以细细地体会,静静地思考,获得人生的智慧。
成语夜深人静: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如:汉·蔡琰《胡茄十八折》:“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又如:听到月高初更后,果然弦索齐鸣。恰喜禁垣,夜深人静,琤璁齐应。(清·洪昇《长生殿·偷曲》)
《与女儿谈人生》读后感_556字
解读女儿成长的烦恼,消除成长路上的困惑,成就美丽女孩的完美人生。是每个家长的梦想,看看图书市场上数不胜数的家教类图书,就可以感受到家长们是多么想做合格的父母,多么想把我们培养成成功的人。而《与女儿谈人生》这本书讲的就是怎样能打造出一个完美女孩的书,是每位使每位家长和女儿必读的一本书。
《与女儿谈人生》是一本极具指导意义的书,它涵盖了女孩成长过程中所有的重要细节,尤其难得的是,书中还讨论了一些敏感的话题,而有时候家长很难开口与孩子讨论这些话题。毫无疑问,书中对这些话题的探讨很实用。读完整本书后就能受到启发,就能顺利解决家长和女儿之间棘手的问题。所以值得所有女儿和家长仔细阅读、认真思索。
这本书的作者,伊莎贝拉·利特尔是一位业绩非凡的职场女强人、一位出色的演出家、还是一位优秀的业余摄影师,最重要的,她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一直是女儿的贴心朋友,对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烦恼有着深刻的了解。书中的她对这些成长的烦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朋友谈心的语气娓娓道来,与女儿亲切探讨这些问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陪女儿快乐成长。
每个女孩都是父母的小公主,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公主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然而女儿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那么就请看《与女儿谈人生》这本书吧。
成语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如:罗瑞卿《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各种各样的人,抱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川流不息地来访。”又如:社会上的人各种各样。
成语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如: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又如:两个丫头,川流不息的在家前屋后的走,叫的太太一片声响。——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略谈人生观读后感_698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多么豪情万丈,人生其实是这么的精彩,往往还有许多人感叹人生,觉得人生就如一只燃尽的蜡烛,燃尽了自己,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它燃尽自己,给世人带来是光明,给世人带来的是灿烂。它是很充实的过完一生,它不觉得孤独,它不感到遗憾终身。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永远是没得到的东西。你不献殷勤,经常调一下人的胃口,反而会令他更加垂涎三尺。当然这样做不要过分,否则别人以为你没指望,而放弃了微笑,他不花费什么,但却创造了许多奇迹。它丰富了那些接受它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它产生于一刹那间,却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我们都属于未出道的青年,大部分的是学生,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生而学。人生总是让我们起伏不屈,从母体降临的那时起,就注定要为人生而战,为了人生而奋斗,为了人生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每个的人生其实都是耀眼夺目,春光灿烂。主要的是你怎么看待人生,对你自己人生的观念,人生的价值的理解。有的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沧桑;有的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无聊,总是想冲破他以前美好的憧憬;有的认为自己的人生如同朝露一滴一滴的积累而成为滋润万物的元素,对自己的人生一直怀着一种执着的追求,好像就是他从小怀着的一份梦想。我们在校学的不仅是文化,而且最重要的是人生观。我们要学会怎么去适应这个社会,怎么去了解这个深不可测的社会,要懂得这个社会的语言,它更比学会世界各国语言还要艰难,用我们毕生筋力也未能研究透。
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生梦想,不论是多么的艰难。
成语人生观:对人生价值和意义所持有的观点。如: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在他们面前装得很老练很大方,侃侃而谈,吹着他那套生意经和人生观。”又如:年轻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成语扶摇直上: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如:《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又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诗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_709字
谈人生问题的短文的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成语自己人: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如: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又如:你不能把自己人也牵连进来。
成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如: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又如: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略谈人生观读后感_775字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怎样度过短暂的人生?给永恒的人生应留下些什么?这是每个人应该回答的课题。人生的道路固然有阳光,大道,花香,但也有险关,急流,冰霜。应该怎样走?我们的前辈和同辈人中,已有人做出了正确的答案。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短暂而有风险的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佛经中有个寓言,说有一条蛇,蛇头与蛇尾互争前后,计较勤惰。蛇头说:“我好辛苦哦!吃了东西,结果通通归你享受,走起路来,在前面拖着你,你这尾巴,真是太麻烦了!”蛇尾道:“我最倒霉了,出门时,人家都看不到我,只看到你,没有我在后边死命地推着你走,你走得动吗?说到吃的,你专门享受美食,倒霉的是我,脏的、臭的,全归我来处理!”
我们人的身体,不也一样吗?虽分五脏、六腑、四肢、五官,每一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独立的功能存在,却皆属于同一个人,少掉一样,就不健康了。一个家庭之中,虽有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姊妹,个个不同,但是,所谓家庭,就是由于有了这些人集合在一起生活,是共同的一个组织体,所以称为家庭。现代的社会、国家,虽有各行各业、不同阶层、不同组织体系的团体,可是都是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同一个国度里,彼此无法分割。勿使城门失火,池鱼遭殃:必须唇齿相依,守望相助。
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今天的我们应说:“人不为人,天诛地灭。”损人者必自损,害人者必自害。
因此,今天的我们,做任何事,首先要为全体的他人着想。所谓全体,在家里指整个家庭,在社会指整个社会,在国家指整个国家。全体受益的话,个人身居其中,必然受益。做生意时,必先考虑也让他人赚钱;交朋友时,先应想到我能对他有什么益处?如此,则保证你会被视为是一位活菩萨。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全世界。”
成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又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份千百年私有制最沉重的遗产,风靡旧世界的腐朽人生哲学,在这里被打碎了。——《花城》1981年第3期
成语各行各业: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如: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又如:各行各业都出现新气象。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_839字
决定买一本《季羡林谈人生》,感觉自己的知识特别是智慧太单薄了,而且做事情的时候很迷茫和彷徨。希望能从智者那里学习智慧。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谈人生问题的短文的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成语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如: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又如: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成语爱不释手: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如: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又如: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入世杂感——读季羡林《再谈人生》有感_856字
寥寥千把字,短小精悍文,足以引起我眼球的停驻。
季老闻名已久,却一直没有深入接触的机会。随手翻阅季老散文集,无意发现此篇佳作,内心种种得以释怀。
季老深刻地知晓,人生不是用文字能叙述得完的,故力求精简。
人生的主题必然是人性。告子有言“食色,性也。”季老毫不避讳的引出此言。再者,谁又可否认?“食”,解决人生存的问题,“色”,解决人发展的问题。生存和发展是人类存在不变的主题。对于入世极浅之人来说,如我,这个答案无疑是现实而确切的。
万物皆通人性,这便有了“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一说。
同样是生命,或缺水少光而死,或忍辱负重而生。这便是植物的“人生观”。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何去何从,均由自己掌控。
入世,有些人善始善终,处变不惊,任外界环境对其产生任何影响,始终坚持着既定的道路。从此便又有一道分岔:一种人果不其然地到达了终点,他可以理由充分地向世人宣告,见证自己的明智,但他不会这么做;另一种人鬼使神差地偏离了航向,甚至不知所从,最终将被人唾弃、耻笑,但他不得不这么做。
且人性的发展必须有所终止。万物得以有规律地生存与发展,正应验了这一道理。从细微处讲,凡事都须有个“度”。一类人人生一世无所不为,张张扬扬地度过了一生,到头来却发现忽略了不少致命的细节,遗恨终生。另一类人,与生俱来的退缩性,使得他一生碌碌无为,虽平安无事却缺乏几分激情,同样遗恨终生。此上两例虽为极端的状况,只为说明本性的发展不可无度,无度则不成大器。
季老能有这样的觉悟,完全体现在他自身的为人处世上。自其对语言着迷,就一心钻研梵文等,终有所就。老来平心静气,却依然为事业奋斗着,即便在抗击病魔的病床上,其顽强的毅力依旧展露无遗。把持有度,便能尽善尽美!
中国哲学史上,曾争论人性善还是性恶,其实大可不必。“人”和“生”绝对都是被动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赋予它不尽相同的色彩,实现最高的价值。
也许这正是季羡林先生的文学魅力所在,直言不讳,言简意赅,令人回味。走进文学大师,让大师指引我们走向成功!
成语何去何从:去:离开;从:跟随。离开哪儿,走向哪儿。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如:战国·楚·屈原《卜居》:“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又如:何去何从,罢龟策之臧否;自开自落,任天地之荣枯。——唐·李峤《上雍州高长史书》
成语大可不必:完全没有必要。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又如:可是你打算特约人来投稿,我以为大可不必。——茅盾《追求》
略谈人生观读后感_1735字
“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胡适是这么说的。这使我想起孔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理名言。那么照胡适的角度这就可以解了。先“齐家”,也就是为自己,把自己的步子扎实了,而后“平天下”,“平天下”可为,并且不可不为。这样把“为自己”和“齐家”等同起来,“为自己”的内涵就变得深刻了。它不再是简单的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还要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对他人有益处不就也是增加自身的利益吗?所以这里的“为自己”是以变成有益于自己与他人为目标而奋斗的。在达到“为自己有余”的这段期间,也就是为他人创造益处的准备时间。之后,就自发地为他人着想,为他人造福,这哪里是什么有点逼迫的“不可不”啊?这是心灵至善的自认而然。所以,我可以对一种人说:“尽量使自己快乐吧,因为你的快乐可以使别人快乐,尽量为自己吧,因为为自己就是为他人”。“这种人”心里面有一杆秤,一端载着自己,一端载着他人。每逢选择的时候,他的感觉便会无意识地倾向于他人。这种跟着感觉走的自我主宰感觉,使他本人快乐,又为他人奉献,当真是为自己、为他人。
所以,在当今自私自利横行的物欲世界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光彩,但是从上面提到的新角度看这句话,我们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为他人,所以要为自己;为自己,所以要把自己提高到一定的精神水平上,使自己自觉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认为最值得与年轻人谈的便是知识的快乐”。时下,最流行的莫过于提醒快乐。一堆堆着有怎样快乐的书本,一样样透着放纵快乐的极致诱惑,我们置身于其中,早已被迷得忘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也有某某学者呼吁:“读书使人快乐”。一样的话语,胡适先生的建议却突破当年世俗的藩篱,经过时间的洗练和沉淀使人更加信服。
那时候,胡适是为了告诉大家所还未认识到的真理,而今,则是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人大刺刺地把真理“潇洒”一抛,快速令自己遗忘。每个人都记得这句话,都会说会解释,但真要做的时候为什么就止步了呢?又或者,在读书的时候,你真能感到快乐吗?有一种现象;你感受不到,但你在与别人交谈或写报告的时候势必要把“知识”、“快乐”、“力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当诡异。说实在的,我已经感受不到那份快乐,又或者它已经渺小到我无法察觉。但我很确定的是:书永远永远不会背叛你,它会永远永远陪着你。真的,也许你做什么事都会有阻碍,但看书一直都是畅通无阻。举个例子:最近我一直在注册各大网站帐号,不停地填写相同的信息,填完了网页系统还不一定能登进去,费了大量时间,那时候想:还不如拿那时间看书呢。可也只是想想。是的,只是想想而已。也许伟人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发现读书的乐趣。有一天你发现了,你也就伟大了。
“社会即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的制裁者”。这句话出现即合理。在我们看来,我们为什么要信奉宗教,无非相信它有惩恶扬善,有保佑自己的神秘力量。这和社会有点相似。一个人必定生活在社会里,会与社会里的种种元素相交往,这时他自己特有的个性就必然与社会相互接触并产生摩擦,社会根据其是否适应来施以他作用和影响。一般情况下,就是坏、恶受社会惩罚,善、好受社会表彰。它是我们的制裁者。可为什么没有人会把社会当作制裁者?我想有一下几个原因:1等不及。社会的作用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以肉眼的变坏在进行的发展,他们等不及,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想象里主观臆想,并把这些归结于宗教的神秘,把自己的恶撇得清白,是神做的,与我无关,典型符合一看客心理;2差太远。太多的因素综合,社会的作用和我们原本想象的不一样。大部分都是“这罪受得太轻了”。这是不行的,所以他们又只好在自己的想象里主观臆想加重其罪,求心里舒坦,可这是犯罪,所以又归结于宗教惩恶扬善的神秘力量;3有例外。社会里并不总是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这种例外使人们觉得社会不那么公平,更甚者,一点也不公平。所以,又要寄托于神了,神怎么会不公平呢?他们都是这么觉得的。也对,神怎么会不公平,从没出现过,审判过什么,何谓公平。这般看来,人们信仰宗教而非社会是有一定道理的,拿这道理反观胡适先生的观点,会发现他的观点并不尽然全对。但在那个迷信的年代,确实有敲山震虎之效。
成语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如:刘流《烈火金钢》第12回:“不怕你敲山震虎,等你打过枪以后,你放心大胆往前走,老子才捧你哩!”又如:她这样做为的是敲山震虎。
成语迫不及待: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意指情况急迫,不能再等。语或出明·王夫之《读通监论·卷二四·唐德宗》。後亦用“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源] 明·王夫之《读通监论·卷二四·唐德宗》德宗不许李惟岳之嗣位而乱起。延及数年,身几危,国几亡,天下鼎沸,是岂可谓德宗之宜听其嗣?使假我之爵位,据我之土地甲兵,以抗我哉?而不许之,则又兵连祸结而不解。论者至此,而议已穷,谓不先其本,而急图其末是已。顾处此迫不及待之势,许不许两言而判。徒追咎於既往,而无以应仓卒,是亦尘羹土饭之言耳。[典故]“迫不及待”是指情况相当紧急,不能再等待,可能出自明代文人王夫之的《读通监论》。《读通监论》是王夫之读了《资治通监》这本书所写的心得,其中第二十四卷里是抒发对唐德宗这段历史的感想。《资治通监》里记载,唐朝由於在各处边境设立节度使,让他们领兵镇边,导致各节度使独揽区域里的军政大权,雄霸一方,与中央对抗,至中叶以後渐成祸患。唐德宗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过世,他的儿子李惟岳想要继承父亲的职位。因德宗想削弱节度使的势力,便不答应。有大臣向他上谏说:“李惟岳现已掌握父亲的势力了,如果不正式任命他接任,必定会作乱。”德宗听了说:“这些叛贼原来根本没有本钱作乱,都是假我的名号,占我的土地,聚众为害。如果一直照着他们的意思,将来不是会更乱吗?李惟岳是一定会作乱的,任不任命都一样。”仍然坚持不允许。後来李惟岳果真集结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叛乱。虽然不久後,这场乱事就被其他节度使平定,但之後又有不少节度使叛乱,使得国家好几年兵连祸结,动荡不安。王夫之认为一般人在看这段历史时,都认为德宗这种作法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源,但他却觉得并无不妥。允许李惟岳嗣位或不允许,只是两句不同的话而已,评论者只归咎德宗之不许,却没办法提应急的好法子,也只是饭後无稽之谈罢了。王夫之在书中用“迫不及待”形容当时藩镇势力已经相当庞大,不容等待从根本去解决的情形。後来“迫不及待”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情况急迫,不能再等。用於人则是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如:《孽海花·第二七回》:“战局日危,迟留一日,即多一日损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请训後,即便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