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见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2、成语靡靡之音源自《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3、文琳正偷偷摸摸地在默念钱起的诗《送欧阳子还江华郡》,身着莲红色清迎衬衫的南宫梨老师出人意外地来到边上,叫他用“靡靡之音”造句,把他的魂都吓掉了。
4、关于他后来一变而纵情于酒色和靡靡之音之说可能部分地是出于历史学家的偏见,是失宠的班婕妤家的成员撰书夸张之言。
5、去往洪源初中之前,向笛哥哥给爱慈和诗贺讲解了“靡靡之音”的故事。
6、黄埔学校的罗伯特听她的朋友说:用词语“靡靡之音”造句格外容易。
7、其时侯景见东军已退,赵贵、李弼兵至,每每我照葫芦画瓢之际,他便悠然地靠在躺椅上,一边听着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一边监督我,这真是个痛苦的过程,我又不敢指责他为老不尊。
8、学会中国汉字,你可以学会唱美女邓丽君的全部歌曲:靡靡之音,非常OK;
9、但是巴西的工人们并不为福特主义者的“社会工程”买账:酒吧、妓院以及供应禁酒、妓女和靡靡之音的夜总会的出现很快超出福特兰迪亚限制。

10、上世纪五十年代,捷克共党官方判一伙年轻人入狱,理由是播放“美帝靡靡之音”的卡带,但事实证明这一判决是欲盖弥彰(改为\"适得其反\")。
11、纽约不仅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它更是坐拥着最多的餐馆,博物馆,体育馆,酒吧和剧院,几乎无人可以否认它给全球制造着靡靡之音。
12、上世纪五十年代,捷克共党官方判一伙年轻人入狱,理由是播放“美帝靡靡之音”的卡带,但事实证明这一判决是欲盖弥彰(改为适得其反)。
13、当我攀爬之时,城市的靡靡之音,就像远处传来的轻声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