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包含读《豺读》有感、沈石溪动物小说《红豺》主要内容和读后感(473字)、红豺读后感(537字)、《红豺》读后感(698字)、逼上梁山的豺读后感(744字)等500字、7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优秀作文8篇,供您参阅。
沈石溪动物小说《红豺》主要内容和读后感_473字
今天,我看完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红豺》。
豺和狼是一对天生的冤家,有豺无狼,有狼无豺,水火不能相容。而住在大肚佛窟的母豺火烧云却改变了这一点,它收养了杀子仇敌大灰母狼的遗孤,小狼崽甜点心。火烧云曾经不安,他在培育自己的仇敌;火烧云曾经犹豫,它无法咬死甜点心。为了甜点心,他勇敢与野兽搏斗,毫不畏惧;为了甜点心,它绞尽脑汁,苦苦思索,放弃了自己辛苦得来的战利品。心中激荡的母爱指引火烧云将甜点心从小俘虏一点点看成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后,火烧云所有为甜点心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它痛失前腿的时候,甜点心没有抛弃它,使火烧云每天都有一顿好吃的美味的饭。结局却是令人伤心的,火烧云为了救甜点心,与大耳朵花狗同归于尽。
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它们不仅是一对天敌,而且还有杀死儿女之恨,火烧云竟然没有杀死甜点心。不仅如此,火烧云还收养了它,为此,火烧云献出了青春,献出了健康,甚至不惜性命。我觉得,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为自己做到这样,那就是母亲啊!
想想自己的生活,我无时无刻不在母亲的爱的怀抱中,不管怎么样,母亲都会陪伴在我身边,我是多么幸福啊!
成语同归于尽: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如:《列子·天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又如: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同归于尽吗?——清·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成语无时无刻:时时刻刻。表示毫不间断。如: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象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又如:半个月来,她老是偷偷地看着剑波,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一样。——曲波《林海雪原》九
红豺读后感_537字
最近几天,我读完了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红豺》。书中红豺火烧云用生命延续母爱之梦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动。
《红豺》一书主要描写了红豺火烧云含辛茹苦地抚养仇敌的遗孤—狼崽甜点心。为了挽救甜点心,火烧云与狗熊、眼镜蛇等猛兽搏斗,九死一生;为了心中激荡的母爱,火烧云放弃了精心挑选的伴侣;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火烧云用生命与牧羊狗同归于尽,为甜点心撑起了最后的一片安宁的天。
红豺火烧云的母爱值得敬佩。甜点心虽是仇敌之女,但火烧云却将其当作亲生女儿看待,含辛茹苦将它养大,乃至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甜点心。读完此书,我不禁想起王国民《有多少爱隐没在光阴之外》一文。文中的父亲是一名矿工,在一次作业中,遇到了塌方,一名好心的况有将父亲送出矿洞,自己却永远地留在了下面。不久,那位矿友的妻子也去世了。父亲不忍心那位矿友才三个月大的儿子,便将其抱回家抚养。母亲怕“我”歧视他,便不告诉“我”真相,宁愿亏欠“我”,也不亏待那位矿友的儿子,并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地对待他。母爱超乎血缘,不论血缘、种族是否相同,母爱都是最美好、最伟大的。
读了《红豺》一书,我深有感触:“母爱无疆,无论是族群对立,还是情感纠纷,都永远无法撼动这可母爱之树。”让我们铭记父母的恩德,好好学习,回报父母的养育恩情!
成语九死一生:九死一生[jiǔ sǐ yī shēng],意指“九死”指历经多次近於死亡之险境。见於战国·楚·屈原〈离骚〉。“九死一生”形容历经极大的危险而幸存。语或本《六臣注文选·屈原·离骚》唐·刘良·注。後亦用“九死一生”表十死其九之意,比喻幸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迹象微弱,濒临死亡。[源]《六臣注文选·屈原·离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刘良·注:“九,数之极也。言忠信贞洁,我心所善,以此遇害,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典故]“九死一生”指历经多次近於死亡的险境,犹能存活。见用於刘良注解屈原〈离骚〉的注语。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於汉北,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楚怀王时,屈原因谗言被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表明爱国心志。全文词采雅丽,为一长篇韵文,对後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二句,意思是说楚怀王不了解屈原为了忠君爱国,死守善道,即使历经多次近於死亡之险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诚,反而听信谗言疏远他,但还是不放弃自己的理想,绝不与奸佞之徒同流合污。《六臣注文选》中的刘良注语中,就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来解说这个意思。後来“九死一生”这句成语也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历经极多、极大的危险而幸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幸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迹象微弱,濒临死亡。
成语同流合污: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如:《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又如: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红豺读后感_656字
《红豺》讲述的是母豺火烧云含辛茹苦的养育狼的遗孤,狼崽甜点心。豺和狼本是天敌,但是母爱战胜了一切,她犹豫过,悔恨过,它很难超越种族之间的对立,它仁慈过,割舍过,它无法忽视狼崽甜点心的亲昵。刻毒的复仇火焰被母爱净化成了柔情万端的爱。它爱甜点心,它为了挽救甜点心,与猛兽周旋,九死一生。它为了心中神圣的母爱,为了实现自己当母亲的价值,它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一切,为狼崽甜点心撑起了一片爱宁的天……
它曾经精心挑选的伴侣黑尾巴公豺因为发现火烧云养育了狼崽而要离开,在最后一刻,火烧云明白,如果选择伴侣,甜点心必死无疑,但若选择甜点心,它又要抛弃自己真爱的伴侣。在最后一刻,母爱战胜了爱情,它选择了甜点心……
读了这本书,我被深深的震撼住了,弱肉强食的大自然竟然还有这般情感,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动物世界虽然残忍,但不代表它们就没有真挚的情感。火烧云用生命延续了延续了母爱之梦。母爱实在是太伟大了!读了这本书,谁都会不由自主的感叹道,母爱不求回报,母爱是最无私的,母爱是最真挚的,母爱是最伟大的,母爱是用词汇无法表达的。母爱是一种无私的力量,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中,虽然它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成长。人的一生,在世界上一切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母爱,母爱就是神圣的,它有时在我们最困难时给予我们力量,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在一腔诚意的血液溶进母亲的每一根血管,幸福地投入了母爱的怀抱,一股当家作主的豪情在胸中回荡。当母爱腾飞,奉献出一颗热爱的赤子之心。
让我们歌颂母爱,尊重母爱吧!
成语赤子之心:赤子之心[chì zǐ zhī xīn],意指婴儿的心。比喻纯洁、善良的心地。语出《孟子·离娄下》。[源]《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典故]孟子,西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受学於子思门人,提倡王道、重仁义、轻功利、创性善之说,後世尊称为“亚圣”,传有《孟子》七篇。他曾经到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担任齐宣王的客卿,最後以所说不合王意而不见用。他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论说,以期说服诸侯,停止武力兼并。晚年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着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後世影响甚大,被认为是孔子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典源所录是孟子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一个品德修养良好的人,不会失去他做赤子时的一片纯真、善良之心。“赤子之心”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於比喻纯洁、善良的心地。
成语民贵君轻: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如: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如:他劝国王行仁政,王天下,虽然也包含着‘民贵君轻’、‘土芥寇仇’等危险思想…… ——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
红豺读后感_662字
我原本以为动物是不会有任何感情的,它们只是为了自己而生存,不择手段。我甚至还听说有一只母猫吃掉了自己生下的小猫。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可以吃掉,动物多么冷血!但是在我读了《红豺》这本动物小说后,我对动物之间的感情有了深刻的领悟。
豺和狼本是天敌,但火烧云却含辛茹苦地养育仇敌的遗孤——狼崽甜点心。它犹豫过,悔恨过,它无法逾越群族的对立;它仁慈过,割舍过,它无法忽视狼崽的依恋亲昵。刻毒的复仇火焰化成了柔情万端的舐犊情深。为了挽救狼崽甜点心,它与猛兽搏斗,九死一生;为了心中激荡的母爱,它放弃了精心挑选的伴侣;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它用生命为甜点心撑起了最后一片安宁的天……是的,火烧云就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它的两个孩子被狼崽甜点心的母亲咬死了,它原本只想把狼崽甜点心留下当作备用的粮食,但在有了感情后却怎么也下不去手。火烧云和甜点心像一对亲生母女一般,最后为了甜点心能够平安的生存下去,牺牲了自己同大耳朵花狗同归于尽。
这本书我翻了许多遍,每看一遍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火烧云是如此伟大的一个母亲。倾心抚养了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狼崽,而且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我曾经看过许多新闻,有的家长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愿意养,更不要说没有血缘关系的了。我无数次被火烧云感动过,它多么无私!火烧云用生命延续了它的母爱之梦。弱肉强食的大自然很少会有这样的情感。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不求回报的。母爱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母爱像丝丝春雨般滋润我们的心;母爱像徐徐清风般替我们吹走夏日的炎热;母爱像深深大海般伟大无私!
成语舐犊情深:舐:舔;舐犊: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爱抚。比喻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如:《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又如:安老夫妻暮年守着个独子,未免舐犊情深,加了几分怜爱。——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成语不择手段:择:选择。指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如:梁启超《袁世凯之解剖》:“为目的而不择手段,虽目的甚正,犹且不可。”又如:要谋生,谋生之道,则不择手段。——鲁迅《三闲集·通信》
《红豺》读后感_698字
文/李如瑄
在我读过得许多书籍中,沈石溪编写的《红豺》一书给我留下了极深的映象,豺和狼着两种动物更古以来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看完这本书后,我对母豺“火烧云”产生了敬佩之情。如此的母爱让我钦佩!让我唏嘘不已!
这本书说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一只大灰母狼杀死了母豺火烧云的孩子,但当这只大灰母狼快要死亡的时候,火烧云抚养了它其中的一个孩子,还给它取名甜点心。尽管豺和狼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她对甜点心无私奉献着,关爱着,把它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它犹豫过,悔恨过,但它无法逾越族群的对立;它仁慈过,割舍过,但它无法忽视狼崽的依恋亲昵。刻毒的复仇火焰化成了柔情万端的舐犊情深。为了挽救狼崽“甜点心”,它与猛兽搏斗,九死一生;“甜点心”为了回报它激荡的母爱,放弃了精心挑选的伴侣;红豺“火烧云”用生命延续母爱,用生命为“甜点心”撑起最后一片安宁的天空……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动物真挚的情感,动物没有一丝瑕庇的母爱。母爱是无限的,虽说是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种族,但母爱依然存在着。火烧云之所以抚养“甜点心”,甚至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是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这个力量叫母爱,母爱是最高尚的情感,是再野蛮,再残暴的动物都会拥有的东西。母爱比血液还凝固,比生命还美丽,一切奇迹都源于母爱,这是一种高贵的、动人的、美丽的、最强大的信念。
母爱如茶,只有慢慢品后方能体味其中的甘甜与醇香。母爱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甘露,是塑造优秀人格的教科书。不论在什么时候,母亲源源不断的关爱和激励,都是我们坚强的依靠,都是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始终支撑着我们乐观、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成语不共戴天: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意指不与杀父的仇人共存於世间。◎语本《礼记·曲礼上》。後用“不共戴天”比喻仇恨极深。[源]《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礼记·檀弓上》子夏问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典故]“不共戴天”这句成语原本的意思就是“不和仇人顶着同样的天”,“天”只有一个,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於世间的意思。什麽样的仇人非得拚个你死我活呢?《礼记·曲礼》有一段话说:“杀害父亲的仇人,我不应和他共处於世间;在路上遇到杀害兄弟的仇人,不必等回家拿兵器,就应该直接上前报复;如果是杀害朋友的仇人,我不应该和他同国。”传统的儒家是很讲究礼的。在礼的观念中,对父母要尽孝,对兄弟要友爱,对朋友要存义,这是为人的基本。所以一个人是非观念要分明,要“以直报怨”。父母既是我们在世上最亲的人,遇到杀父仇人,岂有轻饶的道理?想尽办法也要报仇,否则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礼了。这正是为何《曲礼》说:“父之雠,弗与共戴天”的理由了。这种观念在《礼记·檀弓上》也提到:有父母之仇要报的人,是要“寝苫枕干”的。苫,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为报父母之仇,为人子女要处心积虑,睡不能安寝,随时准备兵器,等待机会。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报父仇一事的观念,来宣扬对父母之孝的重要,後来演变成一句成语,比喻对人仇恨极深。
成语催人泪下: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如:王朔《过把瘾就死》:“电影里的相声和幽默小品不能使我们解颐一笑,甚至绝对催人泪下的悲剧我们从头看到尾也始终无动于衷。”又如:这本催人泪下的小说,我至少读了三遍。
红豺读后感_716字
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叫《红豺》又名《火烧云》。它是著名作家沈石溪的作品之一,书中主要讲了豺和狼的关系,通过它们之间发生的许多个故事当中,我发现最终作者是通过动物的故事表达天下母爱的伟大!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被它吸引,觉得没有什么意思,直到我读到《红豺》第一章“家破豺亡”才知道什么叫“弱肉强食”,也同时被书里红豺以后的命运会怎样深深吸引。狼一见到豺的时候,就会上去咬死豺宝宝,即使饿了也不会吃,而是在咬死后,在豺宝宝的尸体上拉屎撒尿,给豺一种威慑和警告,让它远远地离开这个地方,不要再跟它抢食物。
这本书里面还有一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就是“苦救狼崽”让我很感动,讲的是红豺为了救杀死自己宝宝的敌人的孩子的故事,开始我不明白红豺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尾巴救狼的孩子,毕竟是杀子之仇,为什么要养敌人的孩儿,等我读完后才知道,这原来就是伟大的母爱。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平时妈妈上班都够辛苦了,还要干家务,不舍得让我干重活、脏话,都是她自己包了,而且有什么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我,这个寒假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很不理想,妈妈狠狠地教训了我,我一直很生气,为什么要训我,其实她都是为我好,恨铁不成钢啊!难道这不是伟大的母爱吗?这个寒假,为了不让我退步,妈妈抽出时间来辅导我的功课,和老师一起鼓励我努力进取,我也决定改过自新,不断地提高自己,不再让妈妈为我操心难过。
豺和狼本就是天敌,但红豺却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敌人的幼崽,仿佛自己就是它的母亲,它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的甜心,这种力量就叫做母性,母性是最高的感情,是再野蛮、再残暴的动物都会有的,这是一种高贵的、动人的、美丽的感情。
成语改过自新:改过自新[gǎi guò zì xīn],意指改正过失,重新作人。◎语出《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源]《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徙系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史记·卷一〇六·吴王濞列传》鼂错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数从容言吴过可削。数上书说孝文帝,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孝景帝即位,错为御史大夫,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余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余城,兄子濞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郤,诈称病不朝,於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三年冬,楚王朝,鼂错因言楚王戊往年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请诛之。诏赦,罚削东海郡。因削吴之豫章郡、会稽郡。及前二年赵王有罪,削其河闲郡。胶西王卬以卖爵有奸,削其六县。[典故]西汉时,有一个名医叫淳于意,他被人诬告,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审判。淳于意的女儿缇萦一路跟着父亲的囚车来到长安。到了长安,缇萦上书给文帝,内容叙述她父亲是个廉明正直的人,如今被判有罪,将被处刑。人死不能复生,若被处了“肉刑”,斩掉的肢体肌肤,就再也接不回去了。将来想要改过,却永远带着伤口而无法重新作人。缇萦希望能代父赎罪,让父亲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就赦免了淳于意的罪。典源又见《史记·卷一〇六·吴王濞传》。内容则是叙述汉文帝时,对吴王濞的种种恶行不忍处罚,但吴王濞并未因此改正过失,重新作人,所以鼂错建议景帝应该削减吴王的势力,以免造成更大的祸乱。其中也用到“改过自新”一语。後来“改过自新”用来指改正过失,重新作人。
成语恨铁不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又如:这是‘恨铁不成钢’的恨,不是仇恨。——周立波《山乡巨变》
红豺读后感_741字
前些时候,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本动物类的小说—《红豺》。
这本小说主要讲了:豺和狼本是天敌,但红豺火烧云却含辛茹苦地养育仇敌的遗孤—狼崽甜点心。它犹豫过,悔恨过,它无法逾越族群的对立;它仁慈过,割舍过,它无法忽视狼崽的依恋亲昵。刻毒的复仇火焰化成了柔情万端的舐犊情深。为了挽救狼崽甜点心,它与猛兽搏斗,九死一生;为了心中激荡的母爱,它放弃了精心挑选的伴侣;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它用生命为甜点心撑起了最后一片安宁的天。当然,长大后的甜点心也没有忘记红豺火烧云,天天给它送食物,在饥寒交迫的冬天帮助它,报答红豺火烧云的养育之恩。
在亚马逊流域的雨林,在辽阔的撒哈拉沙漠,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在浩瀚无际的海洋,大自然都遵循着一个法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在自然界的环境里,只有强者才得以生存,惟有杀戮才能吃得饱,生活得好。越是凶猛者生存的几率越大,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反之,越是温顺者活得越困难。所以,在动物世界里,凶猛强悍者主导一切。
但是,在自然界,除了互相竞争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叫互利共生关系。例如牙签鸟与河马。河马从来不伤害牙签鸟,让它来帮自己清理牙齿上的脏东西;而牙签鸟就此吃到残渣作为自己生存的食物,填饱肚子,何乐而不为!
在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动物世界里,居然有这样令人心灵震撼的母豺哺育幼狼的故事。我在它们的兽性中看到了些许人性的光辉和母爱的温暖。火烧云跨越了种群的界线抚养甜点心,甜点心长大后也懂得回报火烧云。兽犹如此,人何以堪。在现实生活,还有许多人不懂得回报把他们含辛茹苦拉扯大的父母,我觉得他们应该好好看一看这本书,这本书一定会教他们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
在我们的人类社会里,如果多一点互相帮助,少一点为金钱利益而倾轧,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
成语何乐而不为: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此地河道,为患已久,居民被害已深,闻贵人修治河道,虽士商人等,亦必乐于从事;况又发给工钱饭食,那些小民,何乐不为?”又如:这件事对国家对个人都有益处,何乐而不为?
成语人何以堪:堪:忍受。人怎么能忍受得了。表示人在感情或力量等方面已经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又如:急赋系役,人何以堪?——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
逼上梁山的豺读后感_744字
沈石溪的《逼上梁山的豺》真有趣。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主人公在野外收养了一只丧母的豺,把它带回家训练,使它成了地地道道的猎犬,主人给它取名叫汪汪。可是,因为他那条不能像狗一样灵活摆动的火红的大尾巴,她总被当地村民唾弃,驱赶,被狗群撕咬,追赶。
她知道她那条尾巴不招人喜欢,总在想办法要除了尾巴。有一天,主人公在院子里除草,汪汪便故意让主人“不小心”把它的尾巴铡断了。半个月伤好了后,它第一次出门,激动得颤抖了起来——终于要成为一条人见人爱的好狗了!人们不会再驱赶它了!狗群不会再排斥它了!
它看到一群狗在抢骨头,叫了一声,屁股对着他们不停的扭动,狗们却仍不接纳它,还是跟原来一样都冲过去咬它。它畏畏缩缩的走到猎人面前,祈求得到可怜的一点友情,可人们依然厌恶驱赶它,不理睬它,绝望之下,豺的本性爆发了,嘶吼一声,便头也不回的跑进深山野林,主人公找了三天也找不到。
三个月后,村里爆发了豺灾,几乎所有的家禽都受到过豺群的攻击。村长发现领头的豺没有尾巴,它就是汪汪!在主人公的帮助下,找到汪汪,主人对着汪汪说着怎么找它的,又是如何伤心的,说到动情之处,主人还流下了泪水,不知道是豺听懂了还是大家驱赶的作用,那群豺再没找过村子的麻烦。
豺并非无情之物,我想,她对主人公充满感激,用实际行动回报了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看完书,我马上想到如今社会上当某些人做错事时,他们愿意改正,愿意重新做人,我们也应该接纳他,原谅他。人不能急于下定义,不是所有豺都是恶豺,不是所有犯了罪的人都是恶人,这也需要社会引起关注,不能因为有犯罪的前科,就把那些愿意融入社会的人拒之门外吧?如果那样的话,我们不是比那些犯罪的人更可恶吗?
做人要宽容,你的一次认可,可以给他人带来无限力量和希望。你觉得呢?
成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如:《缨络经·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成语逼上梁山:逼上梁山[bī shàng liáng shān],意指《水浒传》中写林冲因遭到诬陷,刺配沧州,终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典出《水浒传·第一一回》。後用“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走上绝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应做的事。[源]《水浒传·第一一回》且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林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沿烧大军草料场。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将带做公的,沿乡历邑,道店村坊,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捉拿正犯林冲。看看挨捕甚紧,各处村坊讲动了。且说林冲在柴大官人东庄上,听得这话,如坐针毡。……柴进道:“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如今有三个好汉在那里扎寨。……那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逩那里躲灾避难。他都收留在彼。三位好汉,亦与我交厚。尝寄书缄来。我今修一封书与兄长,去投那里入夥如何?”林冲道:“若得如此顾盻,最好。深谢主盟。”……朱贵引着林冲,来到聚义厅上。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左边交椅上,坐着摸着天杜迁;右边交椅,坐着云里金刚宋万。朱贵、林冲向前声喏了,林冲立在朱贵侧边。朱贵便道:“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林名冲,绰号豹子头。因被高太尉陷害,剌配沧州,那里又被火烧了大军草料场。争奈杀死三人,逃走在柴大官人家,好生相敬。因此特写书来,举荐入夥。”林冲怀中取书递上。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典故]梁山,在山东省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相传为落难英雄聚义处。纵观《水浒传》书中所写的众多好汉大都因为受到官府、恶霸的逼迫,不得已而上梁山造反,而典源取的是“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只因太尉高俅的乾儿子高衙内看上他的妻子,就设计陷害他下狱,使得一个美满家庭破碎。在把他刺配沧州後,又两次派人取他性命,逼得他走投无路,只得上梁山落草为寇。後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逼上梁山”,用来比喻被迫走上绝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应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