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读后感6篇700、800、900、1000字

文教艺术2023-02-06 11:10:27百科知识库

《相信》读后感6篇700、800、900、1000字

搜集整理了读《相信》有感、相信自己吧读后感(666字)、观《相信奋斗的力量》有感(741字)、相信有,就会有——读《萝铃的魔力》有感(772字)、相信自己——《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873字)、《别相信任何人》读后感(968字)、《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968字)等700字、800字、900字、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精选6篇,供您参阅。

相信自己吧读后感_666字

《相信自己》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自信,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品质!文中的主人公冈索勒斯觉得大学的教育制度有许多的弊端,所以他决定自己办一所理想中的学校。同学们都讥讽他做白日梦,他还面对手头没钱的困境。但他不以为然,他坚信自己可以筹到那笔钱。于是,他举行了一场演讲会,他精彩、真诚的演说深深感动了一位商人。商人给了冈索勒斯一笔钱。冈索勒斯利用这笔钱创办了亚默理工学院,并日益壮大。他也成了一名受人爱戴的哲学家、教育家。冈索勒斯白手起家的经历让许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包括我在内。其实,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信心都十分重要,而付诸行动就更为重要。有人说,敢想,就成功了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去做。是的,正如儿童文学家杨红樱说的:“仙女是万能的,因为仙女手上有一根万能的仙女棒,人也可以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心与丰富的想象”。但生活中总有许多人口头说要增强信心,却没有理解信心的真谛。其实,只有你拥有大无谓的冒险创新精神,生命之树才会赐予你信心的金花。

我不禁想起了那次的象棋比赛,我与上届冠军争夺冠亚军。“狭路相逢勇者胜”。可我还未上阵,心就慌了,大脑如短路般一片空白。指导老师告诉我,其实我的实力与他旗鼓相当,我缺乏的正是―自信。在指导老师的激励下,我沉着应战,凭着良好的心态,出色的发挥获得了冠军。此类的事还有很多:小时候摔倒了,妈妈给了我爬起来的信心;上学了,老师给了我把作业做全对的信心;长大了,爸爸给了我独立的信心……从小到大,身边的人给了我无穷的信心。

朋友,相信自己吧!只要你充满必胜的信心,那么,成功肯定属于你!

成语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如: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又如:从小风流俊雅,无所不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成语不可思议: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意指佛教用语,指不可思虑言说的境界。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语出《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第六》。後用“不可思议”比喻出乎常情,令人无法想像,难以理解。[源]《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第六》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於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於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於此众生亦无所娆。”《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宁寺》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於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典故]《维摩诘说经》为姚秦时鸠摩罗什所译,约在魏晋时代传入中国,颇受知识份子的欢迎。全经共三卷,分为十四品,内容主要记述维摩诘居士的言语行为,并宣扬大乘佛教在家修行即能成佛的理论。而经中维摩诘居士的神通机智,亦透过此经展露无遗。有一次,维摩诘在自己的居所讲道,并请来三百二十万宝座供得道菩萨安坐,那些宝座华美无比,而且又高又大,看来并非小小的空间可以容纳。没想到这些宝座从天而降时,原来小小的房子就好像也变大了,三百二十万个宝座置於其间,一点都不显得拥挤。维摩诘解释着说:“在诸佛与菩萨中,有一种解脱法门叫做『不可思议』,在此境界者,无须将任何事物放大或缩小,便可使高大的须弥山容纳於小小的芥子中。”所以能如此,乃因一切法空,所有现象本无实体,为虚幻之存在,须弥山的大并非真有,芥子的小亦为虚幻,是以芥子能容须弥山,一切众法绝不相碍。维摩诘居士透过屋纳宝座这样神奇的演示,揭示了修行的途径,也就是必须直观一切法的真相,才能证悟真理。而此境地是神妙不可言喻的,也就是不思议解脱法门。後来“不可思议”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出乎常情,令人无法想像,难以理解。

观《相信奋斗的力量》有感_741字

今天下午,我们看了一个影片,名字叫《相信奋斗的力量》。是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在开讲啦一档节目的演讲。

他讲述了自己奋斗努力的故事。他连续三年高考,才考上了北京大学。第一年,你的英语成绩才33分。而地区最低大专录取线是40分,他盼望着考上那所师范大学。第二年,他考了55分。他觉得能进那所学校了。谁知道最低录取线又增加了20分。第三年,他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连农活也不干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惊喜的发现,自己的成绩竟然超过了北大的录取线。

从他的身上,我得知了奋斗才可能成功。他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我觉得理想就应当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吧!只要朝着整个方向努力奋斗,终有一天,我们的理想就会成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见这“汗水”是多么的重要。不过,看完影片时,我们班有人反驳了这个观点。那个人是这样说的:“并不是奋斗了就会成功的呀!我奋斗了这么久,我都没有成功。”仔细想想,他这么一说好像是对的。可我觉得是不是他没有目的地去奋斗呢?一个人没有了目标,再大的努力都是白用功。反过来说,一个人即使有远大的理想,不付诸以行动也不能实现。

俞敏洪还讲了一句话,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蜗牛和雄鹰都能到达金字塔的顶峰!一个靠的是天赋,一个靠的是奋斗。我们现在应该认清我们是那种身份。当然,我们都应该是蜗牛。既然,我们没有天生的聪明才智,就用后天的打拼给赢回来。都说,成功,三分靠命运,七分靠打拼。奋斗,才是成功的根本。不过,我们该怎样去奋斗呢?这个就有待思考了。我们应该现总结近段时间的做的不是很好的地方,然后针对它们多做相关的练习……

不要以为自己注定失败、注定落后。只要你抬头看看。不断的朝着这个方向奋斗,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成语有心人:有某种想法,肯动脑筋的人。如: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5回:“我看卢兄有心人,或别有深意亦未可知。”又如: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又如: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相信有,就会有——读《萝铃的魔力》有感_772字

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把《萝铃的魔力》这部书看完了,其中最令我欣赏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是那句:“相信有,就会有。相信可以,就会可以。人人都是强魔力者,只要虔诚地信仰魔法。”看看现实世界,不也是这样吗?历史的镜头缓缓拉远,我国古代著名地质学家——徐霞客,应仕途不顺而开始研究地质,他凭着一个“万里黄河定有源头”的念头的信仰爬山涉水,终于找到了黄河的源头——巴颜客拉山脉,从而写下了《徐霞客游记》,为后人研究地质学留下了无价可比的财富。

历史的镜头向前看去,我们看到了祖国的“飞天梦”。从我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在地球的中国人民听到了自己祖国卫星发射回来的声音;再到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生成功并返回,五星红旗终于在宇宙中飘扬;再到“嫦娥三号”成功登月,在月球上留下了中国的痕迹,让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飘扬。是什么让一代代科研人员为这个“飞天梦”奋斗着,就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相信通过他们的奋斗,中国会在别的星球上留下足迹,中国的五星红旗会在茫茫宇宙飘扬。

我本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小就酷爱写作,从上了小学起,每周作文的表扬名单中都有我,可是每次有作文比赛时,比赛名单里从来没出现过我的名字。为了能够获得这个机会,我开始练习写作,并加大自己的阅读量。家人劝我不要在乎那些虚荣。但我明白只有我自己知道到,我想得到这个机会并不是虚荣,而是希望获得一种认可。我相信自己会得到这种认可。在初一下学期,老师念参赛名单的时候,我听到了我的名字。因为我的相信,我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认可。

居里夫人说过“我们要学会相信,尤其是要有自信。”而我认为,相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没有了相信就自然不会努力,不努力自然就不会成功。只要我们内心相信有,我们就会去奋斗,经过奋斗后就会成功,就会有。

相信有,就会有。这也是我自己的信仰。

成语爬山涉水:形容路途艰辛。如: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山涉水,栉风沐雨。”又如:我们一路爬山涉水,终于到达了长城。

成语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如:《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又如: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相信自己——《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_873字

《天才少年维克多》这本书讲了一个人从傻瓜变成天才的真实故事。也可以说,这本书是成长的必需品。所谓的“天才少年维克多”,也就是维克多·罗杰斯。他是一个早产儿,说话比别人晚,吐字也不清楚,六岁时,他被诊断为认知能力低下。尽管爸爸妈妈总给他加油鼓励,但在学校里,维克多却备受嘲弄和打压:他细心指出参赛模型的缺陷,同学们不仅不听,还嘲笑他傻;他解开一道难住全班的题目,老师却认为他撒谎;因为老师的失误,将维克多那173的天才智商看成了73,导致他被学校劝退辍学,初中都没有毕业。

但是,维克多仍然相信自己。虽然在他18岁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傻瓜,但他瞧得起自己。后来,维克多成年以后,他去学开车、找工作,继而成为了著名的艾弗利公司的经理,还得到了泰勒董事长的肯定与赞赏。

一次偶然的机会,维克多与他学校里唯一的朋友——丑丫头萝拉一起回到学校,没想到文件上竟写着——“智商173——维克多·罗杰斯”。在老师和萝拉的纵勇下,维克多加入了全世界最好的智商协会——门萨协会,并成为了协会主席。

在维克多成长的过程中,这四个人,便是他在人生旅途中的同伴:父亲——不断的鼓励维克多,让他重获自信;萝拉·邓肯——并不嘲笑维克多,把他当正常人看待;蕾切尔老师——告诉维克多,人需要自信,不管怎样,都得瞧得起自己;斯图尔特老师——他发现维克多是一个天才,并不断地为他创造机会。

书中,维克多说了这样一段话:请相信自己,请相信自己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在大家觉得辛苦或者打算放弃的时候,请想一想作为傻瓜生活了十七年之久的维克多·罗杰斯的人生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如果希望自己优秀,你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相信自已。如果能一直给予肯定和信赖,一个不聪明的小孩也能成为天才,不管拥有多么杰出的才能,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才能,那么这些才能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我们拥有的能力,并不是数字可以评价的,如果还没有尝试,一定不要对自己的能力下定论。请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伟大的存在,这样的话,我们的行动也会变的伟大起来。或许真的,只要有自信、有努力,干戈终究会成玉锦。

成语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如:《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又如: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将来就有用武之地,也不能做个大英雄,岂不是自暴自弃?——冰心《两个家庭》

成语自暴自弃:自暴自弃[zì bào zì qì],意指自我蹧蹋和自我放弃,本指言行违背仁义。语本《孟子·离娄上》。後用“自暴自弃”指自甘堕落,不求上进。[源]《孟子·离娄上》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典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受学於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义、轻功利、创性善之说,後世尊称为“亚圣”。着有《孟子》七篇,由弟子辑录而成,共十四卷,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在〈离娄〉章中,孟子提到言行背弃仁义的人,就是自己害自己。孟子说:“不值得和自我蹧蹋的人谈论仁义道理,不值得和自我放弃的人一起共事。说话违背礼义的人,是在蹧蹋自己。如果人自身不能心存仁爱,行事以义为准则,那就是自己放弃自己。仁,就像是一间很安全的房子;义,好比是正大的道路。抛弃安全的房子不住,舍弃正大的道路不走的人,真是可悲啊!”後来“自暴自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自甘堕落,不求上进。

《别相信任何人》读后感_968字

看完这本小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说文中构建的事件并不多,但因琐事烦躁也没懒得做下记录。今日回想起,作者对于失忆患者丰富的内心从头到尾描写出扣人心弦的氛围。小说采用普遍的日记体手法记录这碎片似的记忆生活,但给你初次涉略此类心理读物,还是极其的震撼,一气呵成读完也豁然明了,所以也没有必要再去做具体阐述。

关于人类本身记忆缺乏来讲,也是关于精神方面的障碍。查阅作者,原来有着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学的背景,难怪对这方面确有研究,而且还带着那么敏感剖析一个人的角度。作者构建第一人称女主角克里丝身上,一个失忆达20年少见类型的失忆症患者,用她的视角一步一步重拾自己生活的轨迹故事。

克丽丝一觉醒来,不知道身边裸睡的男子是谁,甚至惊慌跑到浴室里镜子中看到自己脸上的皱纹,要不是看到挂着的几张从前的照片,还以为自己还做着离奇的梦,这样的日子或许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关于了解自己又重复着自我。克丽丝通过纳什医生的帮助下,再之前做过一些方式治疗效果也不好,后面建议她写下日记形式记录的,或许因这样对她阅读过她的日记之后,记忆时间也渐渐有了好转。慢慢的,当某一天,克丽丝在外看到游乐场的小朋友,突然怀疑到自己有过孩子时,这更让她心里受到打击。这不关乎伦理问题,克丽丝知道身为母亲如果都不记得自己的孩子模样,那对自己来讲也是极其崩溃的。她身边跟他最亲近的男人本,一直描述是他的丈夫,可是每当克丽丝向丈夫本提起时,就对他说没有过孩子,后来说孩子各种理由被火烧死等。克丽丝的日记写的越来越多时,通过阅读记忆时间也有了改善。发现身边的男人“本”对自己明显的撒了谎。克丽丝只能瞒着自称“本”的男人,偷偷的重拾自己生活轨迹。通过后面一系列的挣扎,后面知道了以为对她非常疼爱的这个男人,有着很大的暴力倾向,关于自己记忆丢失的原因也慢慢的一切真相浮现在眼前。最终克丽丝真正的丈夫本,孩子亚当也回到了身边。

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到的。如果记忆缺乏,是现实还是虚幻,可能导致世界观都会变化,所以即使现实里这样患者疯掉也很常见。文章其实描写了克丽丝的情人迈克那令人变态的爱,文章并没去描写爱的定义,只是构建了这段丰富的内心历程,无论是母爱,伦理,亲情,爱情都让读者从惊奇中再慢慢感悟。

成语扣人心弦: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如: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又如:那种景象多么扣人心弦! ——秦牧《花城·古董》

成语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如: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又如: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

《小脚与西服》读后感——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_968字

文/范小米

最近跟着一个读书群在读张邦梅的《小脚与西服》,里面写了张幼仪对于她和徐志摩婚姻的回忆。关于徐志摩的爱情,传说很多,有一部电视剧叫《人间四月天》,讲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情。因为看了书,就很想看看电视剧,不过都是快进着看完的。电视剧里的徐志摩更有“情”些,而张幼仪的回忆中,徐志摩很“无情”,责任感意识淡漠,只想自己的自由。

在哪个革旧迎新的时代,徐志摩和张幼仪的离婚确实为推动社会改革有过“榜样式”的贡献,但,对当时的张幼仪来说伤害太大。不过,就像旧社会的革新是必然,徐张的婚姻也是必然,张幼仪当时的害怕、彷徨、挣扎就像旧社会一样,需要有人去做点什么。张幼仪离婚后,才找到了自我,她后来说,很谢谢徐志摩呢,大概也是真心的,只是对当时只有21岁的她来说,过程太难了,幸好,正如我们的社会革新,都找到自我,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寻找自我是痛苦的过程,但人万万是不能失去自我的!

历史的革新都会有所牺牲。民国时期有多少人为追求新婚姻、爱情、自由而挣扎,像梁启超,胡适等,不过确实难,打破重组,过程太痛,失去的也太多,而徐志摩敢,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张幼仪的回忆里,更突出的是徐志摩对她的抛弃和伤害,即使她后来生活的也很好,但那应该是她一辈子的痛吧、就像张邦梅说,张幼仪一开始是不愿意提起她和徐志摩的婚姻的,因为是心里的疤痕吧,碰到就会痛。看《小脚与西服》,我是相信徐志摩当时对张幼仪是“无情”的,家庭责任意识淡漠,可能徐志摩认为就是那样的家庭和被迫的婚姻束缚着他吧!不过,徐志摩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离婚时徐才24岁啊,也就现代大学生的年纪而已,又怎能要求他足够成熟、理智呢,他被封建家长推给的婚姻束缚,他渴望自由,包括爱情自由,婚姻自由,出国之后他遇到更开放、更新潮的女性,他越发觉得自己像被缚住的茧。他那时一头扎进了与林徽因的爱情里,以为只要解除了与张幼仪的婚姻,就会追求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只是林徽因女士似乎比徐志摩更理智些,她更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伴侣。林徽因后来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那时爱的是自己用诗情想象的浪漫的我,那不是真正的我。

徐志摩是个极度追求自由,极度浪漫,又有才情的人。但他也是个普通的人,二十几岁的他很勇敢,勇敢到不怕失去!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人能够勇敢的追求自我呢?

本文标签: 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