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789字)、品质管理读后感(817字)、《基督山伯爵》读后感(809字)、徐悲鸿学画的故事读后感(759字)、《石海兵语》读后感(828字)、读《小公主》有感(775字)、师德故事读后感(796字)、读《春妮》有感(832字)等800字左右的高三读后感作文8篇,供您参阅。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_800字
好久没有读书,也好久没有写什么了,最近读了一本好书,忍不住写了读后感,推荐给我的朋友们。
看了协和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非常喜欢。这是一本很接地气的书,非常真实的反映了现在大医院里医生的工作状态。书中刻画了老教授的严谨,主治医的精干和住院医的苦逼。但是从上到下,从技术到医德,从临床思路到操作细节,无处不透着协和精神,让人敬佩,让人仰慕。
「只有医生知道」中写了一些妇科医生对女人的忠告,值得每个女性去关注。书中还描述了什么是好病人,如何与医生沟通最有效,值得每一位病人和家属读,书中刻画了几位好医生的形象,值得每一位医生学习。书中还有不少妇产科的技术技巧,值得妇产科的医护学习。
书中也写了不少中国特色的医患矛盾,我们医护看了觉得有点儿憋屈,患者看了能否对医生多些理解?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医疗体制急需完善,否则老百姓看病难,医护待遇低还没有人身安全保障,好孩子都不学医了,将来看病更难。
读完张大夫的书,我对她由衷的钦佩,她不但是个尽职尽责的临床医生,而且在她的整个医疗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我能体会人文关怀的背后她那仁爱的心闪着动人的光辉。例如她会在换药时候帮病人清理胶布印;她会在有冷风的楼道里用自己单薄的身躯为一个讨厌的家属的新生儿挡风;她会为初次谋面的女孩垫付检查费,为她赢得宝贵的时间,挽救了她的生命;她会公正的判断外地误诊的医生误诊有理,不惜欺瞒亲朋,保护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县医院医生(其实这也是对亲朋的保护)……她让我觉得,她很高大。我希望自己和先生都能够成为她那样的好大夫。
很喜欢张羽的一段话,摘抄在这里:我是一个好大夫,也立志做一个越来越好的大夫,挚爱亲朋是我做好每件小事的最大动力,我追求清新的思路,善良的心地,还有宁静的心灵,为人生快乐,身心自由,养家糊口的同时献身让自己心灵满足的工作。
书是借阅的,我决定买一本珍藏。
成语养家糊口:指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父亲李守忠是一个庄稼人,为着养家糊口,每到农闲时候就自己做些瓦盆瓦罐放在土窑中烧熟,挑着走乡窜村叫卖。”又如:我高兴极了,从此我就和大人一样当了工人,等我挣了工钱,就可以帮助养家糊口啦! ——南新宙《黄浦江的激流》
成语素不相识: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如: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我与你素不相识,一旦为你寄书,因而戏言,岂意遂为眷属。”又如:船儿只管乘风破浪的一直的走,走向那素不相识的他乡。——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八》
品质管理读后感_800字
从头到尾看完了,感触颇深。小弟我在品质这个行业干了4年了,IPQC,IQC,OQC,QE等职位上都干过,所犯的事件不在少数,凭心而论,在这个行业,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范围大点,就是我能学到我想学的一切关于公司的东西。为什么我学的东西还不足公司的十一,客观因素小弟所学有限,今天看了此帖,静下心想了想,突然发现,品管之所以能接触很多部门,很多知识,其源头在于其职责,监督过程,来料及后续质量,就注定了与各部门的联系,也注定了在联系中有学习知识的机会,注意:是有机会。
事实上,我们真的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吗?或许大家会说,兄弟你不认真。翻开我的工作日志,我发现除开每日看邮件、日报外,我大多数时间都在处理生产过程的突发性事件、开发设计缺陷引起的事件、原料不合格产生的事件、客户要求更改事件。诸多时间,严重阻绕了学习,若抛开一切事件独自学习,这个时候,上级的临时任务,又来了,在无休止的循环中,我们学习到更多的是处理方法、产品常识及一切相关东西。
用杂而不精来形容品管,我看一点也不为过,什么东西都懂一点,什么东西都不精通,这或许就是国内品管一直抬不起头的原因所在。未能在公司树立,品质权威。才会造成各部门的扯皮,推脱。
当然,品管权威不仅仅需要自身能力的提升,也需要BOSS的支持,否则几个命令就会让你辛苦经营的一切,随风而去。下面举几个例子,望各位讨论。
1、物流计划5000机器,而IQC判定某材料不合格,生产停止。采购部门运作,请求品管放行,其中涉及关键参数不合格,但开发此时确认,此批货物因生产紧急可使用,但禁止下批货物使用。如此一来,是更改IQC标准还是放行此批。
2、销售部门与客户谈判,并取得定单。交生产安排计划,品管发现,其定单型号为某类新型产品,尚未经过实验测试。但由于定单周期限制,协商处理为以实验中的小批产品作为交货产品。
以上问题,小弟已处理完成,但希望听听各位大虾意见,以图后续改进……
成语从头到尾: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如:《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_800字
《基督山伯爵》讲的是关于一个名叫基督山伯爵的人。书一开始,就介绍了一个名叫爱德蒙·邓蒂斯。他是一位善良,聪明,精明,能干的年轻水手。他在一艘船上担任大副的职位,但是因为船长在旅途中突然暴病而亡,爱德蒙·邓蒂斯便在船上主持大局。在船上有一个精明的水手,名叫邓格拉斯。因为妒嫉与性格不和,所以到处与爱德蒙格格不入,处处为难。但是始终不能把邓蒂斯如何,所以对他还恨在心。
邓蒂斯有一个名叫美蒂西斯的未婚妻。她温柔贤惠,兼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他们俩两情相悦,郎才女貌。然而有一个名叫弗南的渔人也看上了美蒂西斯。他自负与美蒂西斯一起长大,自然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而美蒂西斯对邓蒂斯情深,对弗南也只有兄妹之情。弗南因此也大大的不悦,妒恨起了邓蒂斯。
邓格拉斯和弗南合谋要将邓蒂斯除之而后快。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邓蒂斯固然被关了14年,却在狱中遇见了一名老人,并得知了在基督山小岛上埋葬了一批宝物。后来邓蒂斯逃了出来,摇身一变,成了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到了巴黎,成为那曾经陷害过他的复仇天使。
《基督山伯爵》最后与一封伯爵意味深长的信而终:“……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大仲马把主人公基督山伯爵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心理活动尤为细致。虽然大部分时间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诉说故事以及描写基督山伯爵,但是却毫不费力的塑造了这位外刚内柔的伯爵阁下。
这本书对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基督山伯爵的变化。他从一个柔和的人变成了一个老练,刚硬的人。那时他一心想着报仇,并没有感觉到人生之乐。后来他发现,他做的似乎过了。然而大错铸成,无可挽回,追悔莫及。当他发现自己错了,立刻罢手,从石头又变回来原来的爱德蒙,只不过成熟了,慈悲了许多。虽然做出了的事如水,不可倒流,但是还有许多事他还可以改变。
基督山伯爵给予了两个人幸福以后,便扬长而去,从此不再问世事。
成语摇身一变: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稞(棵)松树。”又如:就这样铁路总公司的第七次的股东大会摇身一变变成了川汉铁路的“保路同志会”。——郭沫若《反正前后》
成语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道士)道:‘……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我来收取,管叫你病好。’说毕,徉长而去。”又如:说罢,深深一揖,扬长而去。——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徐悲鸿学画的故事读后感_800字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徐悲鸿学画的故事》。故事中的徐悲鸿的事迹让我久久难以忘怀,他的精神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激励着我去勇敢的面对童年的生活。
故事中的徐悲鸿正是风华正茂、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孤身一人,远渡重洋,克服了路途颠簸,来到当时世界上风靡一时的画都——法国巴黎求学。居然“东亚病夫”这顶强加的帽子早他落户,外国学生对他的冷嘲热讽接蹱而来,甚至不可避免拳脚相加。徐悲鸿犹豫了、彷徨不定,深深地体会到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的道理。“我是中国人,为祖国争光是我的责任”——他终于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发愤刻苦学习,并受到了法国有名的艺术家拉蒙先生的指教,多次在隆重的巴黎绘画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巴黎的美术界。他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反复的阅读,让我幼小的心灵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拍案叫绝,时而五味翻腾,时而默不作声……“昏睡百年,国人渐以醒……”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主题曲竟随着我的“大鹏展翅”雄壮有力的唱出。“干什么呢?一个姑娘家,想什么样?”被异样的举动惊诧的爸爸吼道,怒气冲冲的走上前来,瞟了一眼摆在课桌上的书,“你连个字都写的一塌糊涂,还学什么霍元甲、徐悲鸿?”
爸爸的当头棒喝让我重新认识了我自己,是呀!像我一样的小朋友,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都会被剧中的情节所感染:捧腹大笑、泪流满面、深恶痛绝。但是,对自己却是那样的放纵、姑息,从不严格要求,从不约束自己的言行。就连老师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竟然也给零落了。今天徐悲鸿的精神,爸爸的当头棒喝让我幡然醒悟——学而要思、学以致用,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徐悲鸿精神时刻鞭策自己,老师的教导左右自己。并把自己反思的心的体会在同学中交流,组成一个凝聚力特强的“学习徐悲鸿精神”团队。
让徐悲鸿精神世代永存,因为他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成语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如: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又如:王捧腹大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
成语苦口婆心:苦口婆心[kǔ kǒu pó xīn],意指“苦口”,不辞辛苦的反覆规劝。语出《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婆心”,像老婆婆那样慈爱的心肠。语出《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苦口婆心”形容以恳切真挚的态度,竭力劝告他人。[源]《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朕昨者兴师选将,止令曹彬、米信等顿於雄、霸,裹粮坐甲以张军声。俟一两月间山後平定,潘美、田重进等会兵以进,直抵幽州,然後控扼险固,恢复旧疆,此朕之志也。奈何将帅等不遵成算,各骋所见,领十万甲士出塞远斗,速取其郡县,更还师以援辎重,往复劳弊,为辽人所袭,此责在主将也。况朕踵百王之末,粗致承平,盖念彼民陷於边患,将救焚而拯溺,匪黩武以佳兵,卿当悉之也。疆埸之事,已为之备,卿勿为忧。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嘉愧实深。《石门文字禅·卷一七·云庵生辰诗一一首之一一》大地无一法可见,云庵露万象中身。顽空消殒明方极,肉眼遮藏觑不亲。苦口老师归寂日,知恩弟子庆生辰。罏香长伴青灯晓,赛却灵山法供真。《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人也,姓邢氏。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初在黄檗,随众参侍。时堂中第一座勉令问话,师乃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黄檗便打,如是三问,三遭打。遂告辞第一座云:“早承激劝问话,唯蒙和尚赐棒,所恨愚鲁,且往诸方行脚去在。”座遂告黄檗云:“义玄虽是後生,却甚奇特。来辞时,愿和尚更垂提诱。”来日师辞黄檗,黄檗指往大愚,师遂参大愚。愚问曰:“什麽处来?”曰:“黄檗来。”愚曰:“黄檗有何言教?”曰:“义玄亲问佛法的的意,蒙和尚便打,如是三问三遭被打,不知过在什麽处?”愚曰:“黄檗恁麽老婆,为汝得彻困,犹觅过在。”师於言下大悟,云:“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大愚搊住云:“者尿床鬼子,适来又道不会,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麽道理?速道速道!”师於大愚肋下筑三拳,大愚托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师辞大愚,却回黄檗。黄檗云:“汝回太速生。”师云:“秪为老婆心切,便人事了。”侍立次,黄檗云:“大愚有何言句?”师遂举前话,黄檗云:“这大愚老汉,待见,痛与一顿。”师云:“说什麽待见,即今便与。”随後便打黄檗一掌。黄檗云:“这风颠汉却来这里捋虎须。”师便喝,黄檗云:“侍者引这风颠汉参堂去。”[典故]“苦口婆心”系由“苦口”及“婆心”二语组合而成。“苦口”见於《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宋代建国之初,宋太祖即曾与宰相赵普商议,谋复燕云,但宰相趟普力持谨慎,才暂时作罢。雍熙三年,宋太宗不顾赵普三次劝谏,执意北伐。东路以曹彬为主帅,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帅,西路以潘美为主帅。战争开始时,三路军队节节胜利。但因急於立功及主将指挥不力,在歧沟关之役大败於辽军。在〈赵普传〉中有一段文字记载宋太祖赐诏给赵普说:“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嘉愧实深。”写出太宗没有听从赵普三次劝谏而执意用兵,以致失败的悔恨之心。“婆心”见於《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临济宗的祖师临济义玄禅师,在他追随黄檗习禅的时候,也被黄檗棒打三次。当时他在黄檗身边习禅许久,一天,首座和尚睦州勉励他去参问师父,但他不知道要问什麽,和尚就建议他可以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意。”临济就跑去问师父,但黄檗没有回答,反而把他打了一顿。临济连续问了三次,就被打三次。他觉得自己很笨,没有办法了解师父的意思,想要离开。首座和尚来找黄檗,希望黄檗能开示临济。临济来向黄檗告辞时,黄檗要他去见大愚和尚。临济见到大愚和尚,大愚和尚问他:“你从什麽地方来?”他说:“我从黄檗处来。”大愚和尚问:“黄檗对你有什麽教导?”临济说:“我三次问祖师西来意,三次都被打一顿,到现在还不知道错在哪里。”大愚和尚说:“你师父真爱徒心切,为了让你能澈底解脱,才动手打了你三次。”临济终于彻悟了,於是告辞大愚,回来见黄檗。黄檗看到他就说:“你来来去去是在做什麽?”临济说:“我回来是因为师父像老婆婆般地爱徒心切。”黄檗说:“这话一定是大愚说的,这个人这麽多嘴,等我见到他一定要打他一顿。”临济说:“为什麽要见到才打?今天就该打。”说着,就打了黄檗一巴掌。後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苦口婆心”,用来形容以恳切真挚的态度,竭力劝告他人。
《石海兵语》读后感_800字
文/徐忠根
有幸拜读他刚出版的《石海兵语》一书,颇有感触,十分钦佩其长期以来不懈投身于赏石文化的满腔热情,更被其努力宣传推广黄河石文化的信念所感染。
郑忠先生,在长期的军旅生活和从事的职业中,磨练出爱军习武、勤奋工作的好品格。三十多年的赏石经历,让他与黄河结下深厚的感情,在五十多里的黄河岸边,留下了他的脚印、他的汗水、他的回忆、他的感悟……由于长期投入社会活动,使得他在赏石文化道路上,凝聚了探索石论、组织石展的心血和智慧,这一切成为奉献此书的力量之所在!
《石海兵语》浓缩了一名军人爱石赏石的艺术精神,是一本发挥赏石文化正能量的系统性书籍,编撰严谨,分类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借鉴性。该书分为“爱石篇、“理论篇”、“鉴评篇”、“谋划篇”、“宣传篇”五个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理论修养,运用军人特有的朴实话语,表达了在赏石活动中的艺术理念和文化体验。
《石海兵语》中的“爱石篇”,记载了作者不辞辛劳,觅石、藏石、赏石的经历,根据自己的赏石经验,总结了对各类观赏石所持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解;“理论篇”,作者强调“以人为本、传承创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核,以“科学赏石十法”为依据,大胆提出具有合理价值的科学赏石观,反映出较高的赏石艺术理论水平;“鉴评篇”,作者以扎实的审美知识和鉴评经验,总结出公平、公正的鉴评原则,这在当今观赏石鉴评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条件下,不啻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文中的“谋划篇”和“宣传篇”,叙述更为详尽、作用更为务实,把经历过的各种赏石活动、接触过的赏石群体和个人,与自己的文化思考紧密联系起来,而且针对当今赏石文化事业和观赏石产业的实际状况,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体现出一位学者应持有的抱负和风范。
近些年来,在国内赏石界存在着著书立说者就石论石的现象,然而,郑忠先生不落俗套,他将个人经历融入赏石文化大环境中,凸显其高洁的思想情怀和文化理想,这种严谨态度,让人深受鼓舞。
成语图文并茂:指书刊中的文字流畅,插图丰富精美。如:王朔《修改后发表》:“我始终认为贵刊是国内的一流刊物,图文并茂,趣味高雅,是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三性结合的比较突出的好刊物。”又如:学生都喜欢图文并茂的课本。
成语不落俗套:不因袭陈旧的格式。如:贺宜《<一九五八年儿童文学选>序言》:“这个作品的结构也比较新颖,不落俗套。”又如:我学习写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了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
读《小公主》有感_800字
窗外,飘雨丝丝。夹杂着青草的芳香,忽近忽远。书架上,一个熟悉的书影映入眼帘,不禁拿起它——《小公主》。
萨拉,她是一个印度上尉的女儿。她年幼失母,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长大后,克鲁斯上尉将她送入明奇女子学校读书。校长明奇小姐是个势利,唯利是图的女人。她一开始对萨拉非常好,像服侍公主一样为她服务。但萨拉并没有骄傲,而是非常友善地对朋友们。但后来,克鲁斯上尉离世了,一分钱也没留下。明奇觉得萨拉成了她的累赘,便不那么彬彬有礼了,命令萨拉去干粗活,女仆贝琪对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忠诚,萨拉也对贝琪很友善。最后,上尉的朋友几经周折找到了萨拉。原来,上尉去世后还有一大笔遗产,萨拉又变成公主了!明奇知道后,十分后悔。
萨拉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她很乐观,不娇气。无论风吹,不论雨打,就算是五雷轰顶,她也能微笑走过。她虽然成了孤儿,但她收获了很多朋友,朋友们都愿意为她付出。为什么?为什么?是萨拉的善良,是萨拉的谦虚,是萨拉对朋友的友善!
经过了小公主的萨拉的学校历程后,我渐渐领悟:如果你对朋友不友善,对乞丐不捐献爱心,纵然你再怎么聪明,衣着再华丽,都是不完美的。因为,你缺少我们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善。
曾经,我也如此般骄傲。面对朋友,我厉声呵诉,面对乞丐,我不屑一顾;面对流浪猫狗,我只会用眼角瞥一眼它们,然后径自走过。似乎,我的乖乖女模样少了些什么;好像,我除了成绩高,此外没什么优点。可我多次读完《小公主》后,觉得我自己有点儿冷冰冰,这样不仅不讨人喜欢,而且朋友会越来越少,真是一大害处。
我们平时会冷冰冰,动不动就满腔怒火吗?或许会的,只是,它在无意中,慢慢地,慢慢地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很坏的习惯。我们应该让世界上善良的人,富有爱心的人,越来越多,这样,世界就变成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感谢你,萨拉,阅读你,受用了。
成语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又如: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成语不屑一顾: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如: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又如: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悍都然不屑一顾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八回
师德故事读后感_800字
近日,学校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片。我看了以后,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特别是闫秀珍、梁淑华两位教师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向阳小学的闫秀珍老师,善于创新,让孩子自己设计提纲板书,通过观看短片,我们看到了成果。她通过长期以来的付出和坚持,取得了学校,家长孩子的信任。
她有很多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但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辍学,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上课,用一片赤诚之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她就是二道甸子荒沟庙教学点复式班的梁淑华老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当好教师,这一课题是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成语世世代代:泛指延续的各代。如:邓小平《“两个凡事”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又如:我们世世代代都会记住你的恩情。
成语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如:《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又如:《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读《春妮》有感_800字
春妮像不存在的孩子,她的生活离我们太远了。
她与我们的年龄相仿,命运却与我们差距很大。春妮深刻地理解什么是贫贱不能移,自强不息的生命和热衷于帮助别人却又不求回报,学习认真刻苦,懂事乖巧,却令人心疼。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应该是只存在文学作品中。
可是文学也是源于日常生活的。
在那些地图上看不到的小村庄里,在那些只能出现在银屏上的大山里,在那些需要跋涉数日才能抵达的山村小寨里,的的确确有春妮这样的孩子。他们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支撑家庭的重担又过早的落到他们瘦弱的肩膀上,但是,他们并没有自怨自艾,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怨天尤人,每天一睁眼想到的是如何生活。这些孩子只是里我们很远,但不是不存在。
我们生活在繁华热闹的城市中,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像家中的小太阳,父母整天围着我们转,捧在手里怕捏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们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面临暴风骤雨,没有遭受蛀虫的侵蚀。这种幸福的生活是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梦寐以求的,而我们呢?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政府已免去学费,我们却不好好学习,抱怨作业多。整天无所事事,讨论着无聊的话题,看着不健康的闲书!最气愤的是,区政府拨了上万元供学生每天都能喝上新鲜营养的牛奶,但是没有得到同学的重视,到初中仍然有浪费牛奶的情况。昨天中午,我还在过道上看见一盒洒了满地的牛奶盒,联想到它之前被路过的人踢来踢去,被踩踏着,我不禁捡起它……
同学们,你们为何不珍惜美好生活,却要铺张浪费呢?你们是否知道,在那遥远的山区里有多少孩子不能上学,不能向我们一样喝上醇香的牛奶,甚至连一座像样的学校都没有。曾经有多少儿童因没有营养发育不良,有多少学生被压在倒塌的学堂下,又有多少可怜的人被饿死、渴死?有些人会庆幸,庆幸自己活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丝毫不考虑:当哪一天,你也会落到如此贫困的境地,你还会把不合口的饭菜倒进垃圾桶,把时间用在一些不必做的事情上吗?为了不贫穷,不落后,请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到失去了才懂得追求,已经晚了!
成语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如:《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如: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成语的的确确:指真实的,毫无疑问。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又如:她是的的确确有话要对我讲,还是句对我生死攸关的话。——王朔《空中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