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整理了读《友谊》有感、友谊的份量——读《萌侦探纪事》有感(485字)、友谊派读后感(491字)、珍贵的友谊——读《老鼠记者大漠寻宝记》有感(495字)、关于友谊的读后感(497字)、友谊的使者——麦咭(502字)、培根随笔论友谊读后感(513字)、纯真的友谊—读《一只蝴蝶》有感(517字)、香草味的友谊读后感(517字)等500字左右的优秀读后感作文8篇,供您参阅。
友谊的份量——读《萌侦探纪事》有感_485字
《萌侦探纪事》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喜爱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喜爱其中人与人的关爱。
夏林菲、罗洛和莫海音是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就在夏林菲和莫海音被坏人抓走时,罗洛竟然可以超负荷地运用自己的特殊力量,要知道,那可是会危及生命的做法啊!是什么力量让罗洛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营救夏林菲和莫海音呢?我想,这就是友谊的力量吧。
在我的身边,也有许多好朋友,刘静怡就是其中一个。记得有一次,我们约好了一起上街玩,可那天我突然发起了烧,为了不让刘静怡白等一场,我还是赴了约。刚开始,我们还都是兴高采烈的,可是玩着玩着我就觉得越来越不舒服。刘静怡见我这般萎靡不振的摸样便摸了摸我的头,惊讶地叫道:“呀,你发烧了!”刘静怡把我带到了一个小餐厅里,自己打了辆出租车,走了。我疑惑不解:她去干什么了?不一会,刘静怡便回来了,她一手拿着矿泉水,一手拿着感冒药,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喂我吃下药后,她才轻轻呼了一口气。我感动了,被我们这深深的友谊而感动了。
如果有人问我:“友谊的份量有多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比天高,比海深。这,就是友谊的份量!”
成语兴高采烈:兴高采烈[xìng gāo cǎi liè],意指文章旨趣高超,辞采峻切犀利。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後用“兴高采烈”形容兴致勃勃,情绪热烈的样子。[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锐〕竞,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典故]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东莞人。着有《文心雕龙》十卷五十篇,书中讨论的范围广泛,包括文学源流、文体区分、创作方法及文学批评等方面,对我国历代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影响深远。本篇〈体性〉是在讨论文章的风格与作家的性情,将文章归类成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风格,而文章风格的形成受个人的性情影响。举了汉、三国魏、晋各朝名家为例,如:三国魏的阮籍,为人豪迈洒脱不受约束,所以他的文章格调高远脱俗;三国魏嵇康长得英俊有侠气,所以文章旨趣高超,辞采峻切犀利;西晋潘岳性情轻浮思想敏捷,所以文章流畅幽美。由此类推出,人的性情和写出来的文章风格是相符的。後来“兴高采烈”被用来形容兴致勃勃,情绪热烈的样子。
成语兴致勃勃: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到了郡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文巨眼。’”又如:全班同学早就集合好,兴致勃勃地向野游地进发了。
友谊派读后感_491字
“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这是德国马克思的关于友谊的名言。关于友谊的书也有不少,这个暑假,我读一本关于友谊的书——《友谊派》。
这本书里,讲述了一个个友情故事,有嫉妒别人的校长女儿,有形影不离的好姐妹……最令我难忘的就是《窗台上的沙漏》这篇小说了。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凌婉夏的女孩,她与别的同学不同,不会说话。她的每一个同学都不理会她,因此她十分孤独,总喜欢独自一人坐在大树下。有一天,因父母要带她去医院检查而晚去了学校,这时下课铃响了,她的班长见她坐在树下,便走过去问:“凌婉夏,你怎么在这?”她先是一惊,然后就感受到了温暖。当她回到家,写下“今日凌婉夏和伊云璇结为好友”,并给父母看的时候,父母的想法却与她的想法截然不同。就在这时,她大喊了两声“我愿意”时,把她和她的父母都惊呆了。然后,她又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伊云璇,伊云璇也非常高兴。是啊,这就是友谊的力量!
友谊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友谊是地久天长的……希望自己和同学们也拥有一份这样美好而珍贵的友谊,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成语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如: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从其教之所由起者观之,则儒释之辨,公私义利之别,判断截然,有不可民者矣。”又如: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成语形影不离:形影不离[xíng yǐng bù lí],意指形容关系密切,不能分开。语本《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後亦用“形影不离”形容关系亲密,无时无处不在一起。[源]《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於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典故]《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论述的重点是教人把握时机。时机不对,纵使有商汤和周武王的才德也无法成就功业;反之,处在夏桀和商纣暴虐无道的朝代而没有商汤、周武王的才德,同样也无法成就功业。圣人和时机不可分离,就像一个人在日光下步行,他的形体和影子不可分离一样。後来“形影不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与人或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密切,不能分开。此外,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泺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则用“形影不离”形容二人关系亲密,无时无处不在一起。
珍贵的友谊——读《老鼠记者大漠寻宝记》有感_495字
友谊,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最珍贵的宝藏,友谊,是世界上最珍贵而又无形的东西。
友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校里、公园里、公共汽车上、路边……这不,在学校里这“矮冬瓜”又被欺负了。只见“高个子”在地上用腿一扫,“矮冬瓜”措手不及被绊了一下,幸好我眼疾手快,“嗖”的一声冲过去,扶住了他。否则,他早就被摔得四脚朝天,头破血流。这样,我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次,我们在公园里散步。这时,一位老爷爷慢悠悠地从我身旁走过。他路过别人身边,别人都视而不见。我便一溜烟跑过去,扶住他到达了目的地。还有一次,一位老年人上了公交车,我们都舒舒服服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可他就没有座位,但谁也不愿意让座。有人说:“你让座吧!”,那人说:“凭什么让我让做呀!”“因为你离他近呗!”“又不是谁离得近就得让座,你离得远不也可以让座?”在那关键时刻,有人挺身让座,并把他扶到了座位上……
友谊是珍贵的,但你不能让它从你的手中溜走。我们应该向《老鼠记者大漠寻宝记》中的杰罗尼摩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处处讲文明、懂礼貌。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应该伸出你友谊之手,尽你所能帮助别人。这样,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
成语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五回:“那些亲友听见,就一溜烟如飞的出去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说罢了这一句,便一溜烟外面去了。”又如:那捉他的巡捕见问官和他认得,便一溜烟走了。——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八回
成语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如: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又如:视而不见,谓合道于希夷。——唐·韩愈《明水赋》
关于友谊的读后感_497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讲述深厚友谊的文章,篇名叫《友谊》,作者是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爷爷。短文主要讲了一个叫冯云的学生,在体育课上跳高架,第一次和同学们一样没跳过去。第二次,她下了狠心,使出吃奶的劲向前冲,再奋力一跃,不幸摔下来了,也不知摔哪儿了,只是很痛。给大夫看,要十天半月才能消肿。冯云心想:完了,这下字要落下许多课了。谁知,就在她休养的时候,好几个同学都来帮她补课。最终冯云与同学们一起顺利地升级了。正是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帮助冯云度过了难关。读了这篇文章,我被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感动了,联想起了我和同学之间珍贵的友谊:那一次,我的语文书丢了,心急如焚,马上可是要期末考试了,怎么办呢?顾朝宇、沈嘉诚和我的几个朋友都拼命地帮我找。正巧老师布置了抄词作业,我更是急得要哭了。这时,沈嘉诚大方地把他的语文书给我,说:“你先用我的书吧。”我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感动得不住地说谢谢。友谊是无价的,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一种情。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朋友伸出的那一双温暖的手,犹如寒冬里的阳光,酷暑里的甘泉。同样,当朋友身处逆境时,也别忘了送上你的关心、安慰和帮助。只有互相扶持,携手共进,友谊之花才能越开越艳!
成语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又如:李自成心急如焚,只觉得树木伐得太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友谊的使者——麦咭_502字
今天,我们全班人在教师里看了一部电影——《八十一号农场之保卫麦咭》,电影十分精彩,我们看的如痴如醉,还不时发出阵阵欢笑。电影中讲了一位具有超能力的精灵麦咭遭到一位飞天恶魔——秃鹰的追杀,被迫逃到一个美丽的星球八十一号农场上,与小宝、蛋蛋、波波三只小鸡联合作战抗击秃鹰,获得胜利的故事。电影中有一幕最让我感动:波波为了麦咭和小宝的安全,奋力用一只手和一只脚把飞机和降落伞拴在一起。其实,如果波波松开手的话,那么波波会安然无恙,而麦咭和小宝就会坠机。从这小小的这一细节,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兄弟四人的深厚感情。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几个人能为了自己的好朋友而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赴汤蹈火呢?我们应该人人都去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弥补自己的不足。麦咭的胜利不仅源于他们三人深厚的友谊,而且他们团结合作的高贵精神也令人啧啧赞叹。电影中有一处是这样描写的:麦咭和波波在农场里站岗,谁知,那几只田鼠又来发动攻击,麦咭和波波手忙脚乱,眼看敌人就要进入农场了,就在这时,小宝和他的部下蛋蛋出现了,四人联合赶跑了田鼠,获得了胜利。胜利就是这样简单,只要你付出努力,付出心血,用汗水浇灌花儿,才会长出胜利的果实!
成语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又如:諕的我手忙脚乱紧收拾。——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
成语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如:《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又如: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
培根随笔论友谊读后感_513字
今天,我读了培根的《论友谊》,才知道友谊是多么重要。
《论友谊》这篇文章主要说了友谊的重要和好处,深刻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友谊,都离不开友谊。有了友谊,我们才能更快乐的生活下去。
文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那么他的生活多么的痛苦,遇到挫折无法向人倾诉,遇到开心的事又没法向人分享。一个好朋友在你遇到困难时可以帮助你,在你受到批评时可以安慰你,在你做错事时可以忠告你……友谊的益处就像石榴籽一样多得数不清。
小学时我们学过《伯牙断弦》的故事。主要讲钟子期是琴师伯牙的知音,无论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当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万分,把心爱的琴摔碎了,一生不再弹琴。这个故事中,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是那么深!可见人生中没有友谊会是多么的无趣。
小学时,有次我流鼻血,我好朋友看到后,陪我一起去厕所洗鼻子,还四处为我借纸,帮我用纸堵住鼻子。虽然我们上课迟到了,但我心里却热乎乎的。
友谊在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没了友谊,我们就无法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请珍惜我们拥有的友谊吧!
成语至关重要: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又如:对我大有用处的人,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王朔《许爷》
纯真的友谊—读《一只蝴蝶》有感_517字
一位跟你非常好的朋友快要死了,如果你知道可以用自己的一生来挽救他,却他最终会忘记你,那这样的事你会去做吗?也许你不会,但小说中的主人公却做了。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常无忧无虑地在一起玩耍,有一天,一位朋友知道另一个朋友得的是不治之症,马上就要死了,他找到了一位魔法师,魔法师告诉他:“如果你变成蝴蝶,你的那位朋友也可以多活两年多!不过你要在三年内变回来。”那位朋友答应了魔法师,他变成了一只蝴蝶,那位朋友的病渐渐好了起来,在要到三年时,那位朋友的病却差三个月就可以治愈,这时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为了朋友放弃变回人的机会,永远做蝴蝶。他的朋友有了蝴蝶的祝福,病全好了。这是一篇多么感人的小说,文中的两位朋友之间的友谊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是真正的友谊,但用用荣誉交来的友谊,金钱换来的友谊,根本不是纯真的友谊。假如故事中没有一个愿做蝴蝶,那么他的朋友也就失去了生命。我和我的好朋友王晨,是具有真正友谊的朋友,因为我俩在经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中,便成了好朋友。我们在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做游戏、一起分担快乐与忧愁,在快乐中成长。《一只蝴蝶》的纯真友谊,让我们感动,我和王晨的真正友谊,让我们自豪。
成语不治之症: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又如: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鲁迅《二心集·以脚报国》
成语自欺欺人: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意指不但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语出《石门文字禅·卷二五·题古塔主两种自己》。[源]《石门文字禅·卷二五·题古塔主两种自己》六祖谓永嘉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对曰:“无生岂有意耶!”又问:“让公什麽物与麽来?”对曰:“说似一物即不中。自是观之,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云门,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也。”《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或问下·传六章》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便教尽大地只有自家一人,也只是自欺,如此者多矣。”[典故]宋代时,禅宗出现了一派禅者,他们打着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名号,却不讲经教、不从师训,以为是脱去文字的束缚来说禅,其实所谈论的都只是些浅薄无根的空话,却自认为继承了禅宗的正统。宋代僧人惠洪十分不满这一派禅者的作法,他在所着《石门文字禅》中认为他们让“佛祖之微言,宗师之规范,扫地而尽也”。禅宗本不立文字,惠洪却用文字说禅,正是对此种现象的一种反省。在书中列有“题古塔主两种自己”一节,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觉禅师之口,说明佛法本来不能用任何事物来加以比喻,因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无实体,只是空,根本无法描述。所谓的“两种自己”,就是落入了形体的对立之中,不合於禅宗的主旨。这些人被自己局限的想法所蒙蔽,还认为自己继承了禅宗的正统,并向信徒们传扬他的思想,更是自己欺骗自己,又欺骗了他人。原文中的“自欺欺人”,就是用来比喻不但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
香草味的友谊读后感_517字
友谊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甜甜的,又带点清香的香草味,是我的友谊密语——题记
香草味,是我最喜欢的味道。我觉得我和査欣汝的友谊就像一杯香草味的冰淇淋——甜甜的,又带点淡淡的清香。既不像牛奶味的冰淇淋奶油味较重,又不像薄荷味冰淇淋,那么清凉。香草味那种恰到好处的味道让我最是喜欢。
我和査欣汝,一个是天使,另一个却是恶魔。这两个天生的死对头有一天居然成为了好朋友。査欣汝可以陪我一起语言发疯,行为发疯。我也可以陪她在一边安静地看书。不得不说,友谊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
査欣汝爱读书可谓是到了一种境界,天天“人不离书,书不离人”,摘抄好词好句好诗。让人叹为观止。不过,这也造就了她的优美文笔。有一天,我翻开她的小本子,就发现査欣汝真热爱写作,一篇篇随笔,一首首诗歌,打动我的心灵。这也真不辜负她“学霸”的称号了。
査欣汝读书可不像其他人一样“囫囵吞枣”,她可是把书读进去了。有一次,我为了考她,随手拿起她桌子上的一本书挑了几个问题来考她,她基本全都会答。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不得不说,友谊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每当我想起我和査欣汝之间的友谊,我的心里就仿佛出现了一股香草味,甜甜的,又带一点淡淡的清香,萦绕在我的心田。
成语囫囵吞枣: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意指“囫囵吞枣”之“囫囵”,典源作“浑仑”。“浑仑”同“囫囵”。囫囵,整个。“囫囵吞枣”指吃枣子时不加咀嚼,把整个都吞下去。语本《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赵州大萝卜头》。後用“囫囵吞枣”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糊,或为学不求甚解。[源]《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赵州大萝卜头》僧问赵州:“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州云:“镇州出大萝卜头。”这僧也是个久参底,问中不妨有眼,争奈赵州是作家,便答他道:“镇州出大萝卜头。”可谓无味之谈,塞断人口。这老汉大似个白拈贼相似,你才开口,便换却你眼睛。若是特达英灵底汉,直下向击石火里,闪电光中,才闻举着,剔起便行。苟或伫思停机,不免丧身失命。江西澄散圣判,谓之东问西答,唤作不答话,不上他圈缋。若恁麽会,争得远录公云:“此是傍瞥语,收在九带中。”若恁麽会,梦也未梦见在,更带累赵州去。有者道:“镇州从来出大萝卜头,天下人皆知;赵州从来参见南泉,天下人皆知。这僧却更问道:『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所以州向他道:『镇州出大萝卜头。』”且得没交涉。都不恁麽会,毕竟作麽生会?他家自有通霄路。不见僧问九峰:“承闻和尚亲见延寿来,是否?”峰云:“山前麦熟也未?”正对得赵州答此僧话,浑似两个无孔铁鎚。赵州老汉是个无事底人,你轻轻问着,便换却你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陆氏》而今不欲穷理则已,若欲穷理,如何不在读书讲论?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也只是浑沦吞枣,终不成又学他,於章句外别撰一个物事,与他斗。[典故]“囫囵吞枣”原作“浑仑吞枣”。《碧岩录·卷三》记载了一段故事:有位僧人问赵州和尚是否曾亲见过南泉大师?赵州打了个比喻,回答说:“镇州出产大萝卜头。”本来这位僧人问赵州时是别有用心的,想不到赵州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打了比方。这番对答,表面上看来真是无味,直堵人口,害得这位僧人才一开口,却只换得瞪大眼睛,不知如何接下去。赵州此番回答若是听在有智慧人的耳内,恰如电光石火,一闻便透彻心灵。否则,想破头了也不知所云。有人以为镇州出产大萝卜头,天下人皆知,赵州去参见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这位僧人明知故问,所以赵州才会如此回答,不跟他罗嗦。恰如曾经有僧人问九峰和尚:“是否见过延寿和尚?”九峰回答说:“山前的麦子成熟没?”这个回答和赵州的回答刚好呼应。就像是两枝无孔的大铁槌,一敲就定。赵州和尚本无机心,想不到僧人轻轻一问,得了个瞪大眼睛的讶异。此番对答,若是有智慧的人,可以细嚼慢咽,意趣无穷;没有智慧的人,可能会像一口把枣子吞下肚,索然无味,不知所云。後来“囫囵吞枣”就从《碧岩录》原文中的“浑仑吞个枣”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糊,或为学不求甚解。
成语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如: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又如: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叹为观止。——清·王韬《淞隐漫录·海外壮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