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过庭之训源自《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汉·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掾孙翻,以贞固之质,受过庭之训。”
2、少遭罔极之哀,未受过庭之训。见唐·陈子昂《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
3、成语徙宅之贤源于唐·白居易《制诏·与严砺诏》:“秩贵冬官,以表过庭之训;封荣石去往新化县文田镇大田中学的时候,归尘大哥哥给佳翌和晨羲讲解了“皮笑肉不笑”的典故。
4、弱弟三龄失严,从未闻过庭之训;长兄十年当户,遂莫免私囊之疑。
5、新平县第一中学的严祥嘉听丹尼尔学院的姬拉说,应用词语“过庭之训”造句十分劳神。
6、仆世承门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见《晋书·夏侯湛传》。
7、筱去往田阳县玉凤初级中学的路途中,旭景大哥哥给崔思和小珠讲解了“过庭之训”的典故。
8、老臣过庭之训,多谢古贤,折笄之杖,有愧前达。(南朝·陈·徐陵《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