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读《文化苦旅》有感、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2558字)、文化苦旅腊梅读后感(2852字)等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3篇,供您参阅。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_2558字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是作者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游记,给予人心灵上的洗涤。
读完《文化苦旅》的后记已是深夜。虽然眼睛酸涩涨疼,但是潜意识觉得那并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关上灯合上眼,仍然有千上万水冲进我的脑海。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是一年前的事了,之所以看了那么久,因为这本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每读一节,都必须得停下来,抚平心境,喝口热茶,喘口气,然而一回想起来又不能平静;时隔几日再品读,即使是已经熟悉的字句,仍觉得不偏不倚撞到胸膛上直刺心脏。那并不夸张,每每翻开一节,总有这样的感觉:若是仔细品读每个字句,那么稍嫌太慢,整篇文章恢弘的气势不能一口吞下,压在心上难过得要命;可若是凭自己兴致畅快淋漓读下去,又稍嫌太快,目光直接掠过那些铿锵有力的字句不能停留,又觉得心直痒痒。只能反反复复读好几次才能平衡。能写得这样字字精彩不显粗糙而整体气势连贯不显散漫拖沓,实在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向老一辈作家们学习的地方呀。
书中《道士塔》《阳关雪》是余先生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更有《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为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的散文。
我总是在反复思考余先生所写下的话,也看过很多人写下的读书笔记。可我总觉得这本书写的不仅仅是对文化山水的感悟,更多的应该是对中国历史命运的感悟,或者说是生活的感悟,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敦煌的悲剧并不仅仅是王道士的责任,这是民族的悲剧,是整个民族的责任。中国历史命运应该担负在每个人身上。
我有许多生活上的感悟。上周末我照例拎着书包匆匆赶去琴行学琴,为即将到来的考级“突击”。整个琴行都笼罩着严肃的气氛如临大敌,然而当我路过其中一个琴房时,里面的景象使我不禁驻足(琴房有着一个极大的玻璃窗)。那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在弹琴。她双眼微闭,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不难听出她所弹的是《梁祝》,那是极其简单的曲目,即便如此钢琴里还是会蹦出几个不和谐的错音。可是这完全影响不到她,仿佛她是最伟大的钢琴家,开着世界级的钢琴会。看着看着她哼着歌的样子,我觉得她那错误的踩踏板的样子也是那样优雅,脸上流露出来的却是天真,是我早几年也没有的。我想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我不停地考级考级,不停地练那些复杂的曲目,却是瞪着双眼辨识着曲谱的,完全没有快乐样子。当我学会弹第一首曲子时也许是有的吧,这是渐渐地开始不断往上冲,忘记了当初对琴的热爱,仿佛使命般的,向往巅峰,向往高度。“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这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嫩横行,不能只走,只享已是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前几日读过的余先生的话浮上脑海,想起那些如今站在世界巅峰的钢琴家们,并不是真正站在巅峰,与最普通的爱好者一样,哪一个不是抱着对琴最朴实最普通的热爱。只有我这样的行色匆匆的而忘了最初的热爱的人,怕才是最低级的吧。想到这儿我既难过又高兴。难过我竟糊涂了这么久,高兴我似领悟了真谛,从此不再茫然向上冲。
是,余先生走得远。他去的不完全是自然山水,更是一种人文山水。他的“苦旅”竟走到人的心里去,竟走出了灵魂,怎么不远?他希望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我曾无数次想过,她朝某一日能一双运动鞋、一个背包踏上只属于自己的旅程,每当孤独的时候可能在路边只一个帐篷,咬一口压缩饼干;可能在廉价的小旅馆静静地等待泡面的香味散开,心里一定嫉妒死那些奢侈的古代文人墨客,虽然身遭诽谤排挤、迁谪远调每日以闲值度日,终有着三五知己公费旅游,一路评古论今、引经据典,泰山的云雾、赤壁的惊涛全都融在当日的酣畅大笑与笔下的文章中了。
然而,我以为今日,且莫说高谈阔论、通古博今的知己,便是肯抛弃俗事,一心沉溺在沿途的枯草败柳,矗立在道旁静看着彤云浮动、日沉西山的人,也很难找到了吧?那么,自己起程吧。当孤独寂寞无聊枯燥充满内心的时候,或许恰恰能够静心看着窗外的风景,恰恰能在路边的石板上一坐几个时辰,细听听着蝉鸣流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时候,你不把一颗心掏空便再难存下其他东西,不撇下俗事牵挂便不得收揽风景。
成语摇头晃脑: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怎奈他不来理论这话,倒瞪着两只眼睛,摇头晃脑,指手画脚。”又如: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鲁迅《二心集·善于翻译的通信》
成语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如: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又如: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心旷神怡。——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文化苦旅读后感_2707字
《道士塔》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读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觉却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个字:“我好恨!”恨愚昧无知、愚蠢透顶的王道士;恨数不清的贪官污吏,把珍贵的文物随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们尽情地、冠冕堂皇地把书卷、画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们为什么不把密室得再隐蔽些、再牢固些,让文物过一百年再重见天日,让我国的研究者们好好地钻研。
但无论如何,那满满实实的一洞古物,已绝不再全属中国了。属于中国的,只有高价买回的微缩胶卷。?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道士塔》在写作手法上也极为优秀,讽刺、反语恰到好处,抒发感情时喷薄有力。一声憨厚的笑、一具无知的身躯、一方惨白的石屋、一缕尖锐的炊烟、一支载着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的车队、一抹凄艳的晚霞、一片颤抖的清单,还有一群为了敦煌文献倾入一生心血的专家。?或许是想和王道士有个鲜明的对比,乐樽和尚仅仅因为那一道金光灿烂,就要筑窟造像,而且过了千百年,这里真的成了佛教圣地,或者说文化胜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华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于是汇成了色彩的长河、历史的长河。再于是就散成了一种聚会、一种感召、一种狂欢、一种释放、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现在在莫高窟,成千上万的游客是否只把莫高窟当成一处名胜、一处由前人开凿后人欣赏的艺术殿堂,然后就轻飘飘地走过那10华里,丝毫不觉得劳累,对于历朝历代沉重的文化视而不见,那么就把那些石像当成泥土堆好了。
《阳关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其实哪有什么法术,如果一定要说个答案,那我看两字足矣:文化。这是人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崇敬的表现。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为王维潇洒地挥笔写下了《渭城曲》,说不定早已溶解在时间里,无影无踪了。也就是因为这一曲渭城,才使无数文人迎着寒雪烈日,来寻找土墩,寻找那个千年前穿过阳关的人,寻找千年后仍持之以恒却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与丑、繁荣与衰败。所以有了唐朝诗人的洒脱、肆意。但可惜唐朝是会结束的,于是经历了五代的纷乱后,一切全变了。
“风雨天一阁”的藏书令人称奇。在这里我知道了天一阁是一个藏书楼,但实际上它已经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范钦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孙后代们用无私和奉献来延续,需要他们有人义无返顾、别无他求地承担起这艰苦的藏书事业,要么只能让一切都随自己的生命烟消云散,这本身就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扞卫,这不由得不让我们对此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倍加注目了。
在余秋雨“西湖梦”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西湖另外一个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这位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隐居孤山二十年,远避官场与市嚣看透一切的机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绝唱,然而,春去秋来,梅凋鹤老,剩下一堆梅瓣、鹤羽、象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从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让我们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阅历,他用大量的篇幅从各方面描写了上海人,尖锐地刻画了上海人的那种无法自拔、中国近代史开始以来的最尴尬的一群,并引人思考撞出这种上海文明的契机。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环境、上海的地理优势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特征,而对实际效益的精神估算却又是另一心理品性,还有就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他们已经倾听过来自黄土高原的悲怆壮歌,也已经领略过来自南疆海滨的轻快步履,将整个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继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继写上海新历史,关键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们能够从地理、空间上发现时间的意义,那就不难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他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 X从那篇《五城记》,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的开封和《清明上河图》;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头城》南京,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气可吞天的未来;还有群山密布的西南边躲藏着一个“怕不辣”的成都,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盈偏仓,茶馆小吃与历史一起细细咀嚼品尝,等待着从深厚走向宽广;风韵浓厚与清甜,座落在黄河上游边的狭长古城,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牛肉面与白兰瓜,也在兰州民风中回荡,我们穿越千年无奈的高原时也会浮起一丝自豪;最后说的是广州的花市,不管潮涨潮退、云起云落,始终悠悠然地把庆祝打扮得最为诚实、最为透彻,这些都让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书页。
作品是作者以一个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时代的角度上,发现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极点!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软之处,我觉得现在的作品很多都难以做到这一点了!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地方,我一直认为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让读者看到自己的意图和真实所在!在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愧为文学的经典!
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与心灵的挣扎,作者运用沉重的笔调阐释演绎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诉,让人荡气回肠,读后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细腻,感觉的独特,也让人佩服之至。
作者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优美,见解独到,是一部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书。它记录了大半个中国的人文故里、风土渊源,从莫高窟到江南小镇,从唐朝走到宋代,涉足当今,纵横交错,在这里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文。
通读完了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了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渊源,关键词也就落在了这个“苦”字上,用余秋雨自己的话说:“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的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这种文化内涵的奔泻便有了“写文章的冲动”,只是“没料到的是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我就是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涂涂抹抹……”
从余秋雨的书我们能够读出他的人,他的文笔、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迹都让我望尘莫及。苦旅,不仅仅在人文。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处处都要有这种勇于探求的精神,我们行走在苦旅中。
成语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幅冠冕堂皇的面目了。”又如:少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成语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如:《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又如:闯王确实有许多非凡之处,为当今群雄所望尘莫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五章
文化苦旅腊梅读后感_2852字
人真是奇怪,蜗居斗室时,满脑都是纵横千里的遐想,而当我在写各地名山大川游历记的时候,倒反而常常有一些静定的小点在眼前隐约,也许是一位偶然路遇的老人,也许是一只老是停在我身边赶也赶不走的小鸟,也许是一个让我打了一次瞌睡的草垛。有时也未必是旅途中遇到的,而是走到哪儿都会浮现出来的记忆亮点,一闪一闪的,使飘飘忽忽的人生线络落下了几个针脚。
是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末,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
把那些枯萎的长线头省略掉吧,只记着那几个点,实在也够富足的了。
为此,我要在我的游记集中破例写一枝花。它是一枝腊梅,地处不远,就在上海西郊的一个病院里。
它就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经常明灭于心间的一个宁静光点。
步履再矫健的人也会有生病的时候,住医院对一个旅行者来说可能是心理反差最大的一件事。要体力没体力,要空间没空间,在局促和无奈中等待着,不知何时能跨出人生的下一站。
看来天道酬勤,也罚勤。你们往常的脚步太洒泼了,就驱赶到这个小院里停驻一些时日,一张一弛。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习惯不习惯。
那次我住的医院原是一位外国富商的私人宅邸,院子里树木不少,可惜已是冬天,都凋零了。平日看惯了山水秀色,两眼全是饥渴,成天在树丛间寻找绿色。但是,看到的只是土褐色的交错,只是一簇簇相同式样的病房服在反复转圈,越看心越烦。病人偶尔停步攀谈几句,三句不离病,出于礼貌又不敢互相多问。只有两个病人一有机会就高声谈笑,护士说,他们得的是绝症。他们的开朗很受人尊敬,但谁都知道,这里有一种很下力气的精神支撑。他们的谈笑很少有人倾听,因为大家拿不出那么多安慰的反应、勉强的笑声。常常是护士陪着他们散步,大家远远地看着背影。
病人都喜欢早睡早起,天蒙蒙亮,院子里已挤满了人。大家赶紧在那里做深呼吸,动动手脚,生怕天亮透,看清那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只有这时,一切都将醒未醒,空气又冷又清爽,张口开鼻,抢得一角影影绰绰的清晨。
一天又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清晨,大家都觉得空气中有点异样,惊恐四顾,发现院子一角已簇拥着一群人。连忙走过去,踮脚一看,人群中间是一枝腊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刚长出的嫩黄花瓣。赶近过去的人还在口中念叨着它的名字,一到它身边都不再作声,一种高雅淡洁的清香已把大家全都慑住。故意吸口气去嗅,闻不到什么,不嗅时却满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
花,仅仅是一枝刚开的花,但在这儿,是沙漠驼铃,是荒山凉亭,是久旱见雨,是久雨放晴。病友们看了一会,慢慢侧身,把位置让给挤在后面的人,自己在院子里踱了两圈,又在这儿停下,在人群背后耐心等待。从此,病院散步,全成了一圈一圈以腊梅为中心的圆弧线。
住院病人多少都有一点神经质。天地狭小,身心脆弱,想住了什么事怎么也排遣不开。听人说,许多住院病人都会与热情姣好的护士产生一点情感牵连,这不能全然责怪病人们逢场作戏,而是一种脆弱心态的自然投射。待他们出院,身心恢复正常,一切也就成为过眼烟云。
现在,所有病人的情感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与我同病房的两个病友,一早醒来就说闻到了腊梅的香气,有一位甚至说他简直是被香气熏醒的,而事实上我们的病房离腊梅不近,至少隔着四五十米。
依我看来,这枝腊梅确也当得起病人们的执迷。各种杂树乱枝在它身边让开了,它大模大样地站在一片空地间,让人们可以看清它的全部姿态。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于,好象早就枯死,只在这里伸展着一个悲枪的历史造型。实在难于想象,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花瓣黄得不夹一丝混浊,轻得没有质地,只剩片片色影,娇怯而透明。整个院子不再有其他色彩,好像叶落枝黄地闹了一个秋天,天寒地冻地闹了一个冬天,全是在为这枝腊梅铺垫。梅瓣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能把整个铅蓝色的天空摇撼。病人们不再厌恶冬天,在腊梅跟前,大家全部懂了,天底下的至色至香,只能与清寒相伴随。这里的美学概念只剩下一个词:冷艳。
它每天都要增加几朵,于是,计算花朵和花蕾,成了各个病房的一件大事。争论是经常发生的,争执不下了就一起到花枝前仔细数点。这种情况有时发生在夜里,病人们甚至会披衣起床,在寒夜月色下把头埋在花枝间。月光下的腊梅尤显圣洁,四周暗暗的,唯有晶莹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清香和夜气一拌和,浓入心魄。
有一天早晨起来,天气奇寒,推窗一看,大雪纷飞,整个院子一片银白。腊梅变得更醒目了,袅袅婷婷地兀自站立着,被银白世界烘托成仙风道骨,气韵翩然。几个年轻的病人要冒雪赶去观看,被护士们阻止了。护士低声说,都是病人,哪能受得住这般风寒?还不快回!
站在底楼檐廊和二搂阳台上的病人,都柔情柔意地看着腊梅。有人说,这么大的雪一定打落了好些花瓣;有人不同意,说大雪只会催开更多的蓓蕾。这番争论终于感动了一位护士,她自告奋勇要冒雪去数点。这位护士年轻苗条,刚迈出去,一身白衣便消融在大雪之间。她步履轻巧地走到腊梅前,捋了捋头发,便低头仰头细数起来。她一定学过一点舞蹈,数花时的身段让人联想到《天女散花》。最后,她终于直起身来向大楼微微一笑,冲着大雪报出一个数字,惹得楼上楼下的病人全都欢呼起来。数字证明,承受了一夜大雪,腊梅反而增加了许多朵,没有凋残。
这个月底,医院让病人评选优秀护士,这位冒雪数花的护士得了全票。
过不了几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上海的冬天一般不下这么大的雨,所有的病人又一下子拥到了檐廊、阳台前。谁都明白,我们的腊梅这下真的遭了难。几个眼尖的,分明已看到花枝地下的片片花瓣。雨越来越大,有些花瓣已冲到檐下,病人们忧愁满面地仰头看天,声声惋叹。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去架伞!”
这是另一位护士的声音,冒雪数梅的护士今天没上班。这位护士虽然身材颀长,却还有点孩子气,手上夹把红绸伞,眸子四下一转。人们像遇到救星一样,默默看着她,忘记了道谢。有一位病人突然阻止了她,说红伞太刺眼,与腊梅不太搭配。护士噘嘴一笑,转身回到办公室,拿出来一把黄绸伞。病人中又有人反对,说黄色对黄色会把腊梅盖住。好在护士们用的伞色彩繁多,最后终于挑定了一把紫绸伞。
护士穿着乳白色雨靴,打着紫伞来到花前,拿一根绳子把伞捆扎在枝干上。等她捆好,另一位护士打着伞前去接应,两个姑娘互搂着肩膀回来。
春天来了,腊梅终于凋谢。病人一批批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腊梅树前看一会儿。
各种树木都绽出了绿芽,地上的青草也开始抖擞起来,病人的面色和眼神都渐渐明朗。不久,这儿有许多鲜花都要开放,蜜蜂和蝴蝶也会穿墙进来。
病房最难捱的是冬天,冬天,我们有过一枝腊梅。
这时,腊梅又萎谢躲避了,斑驳苍老,若枯枝然。
几个病人在打赌:“今年冬天,我要死缠活缠闯进来,再看一回腊梅!”
护士说:“你们不会再回来了,我们也不希望健康人来胡调。健康了,赶路是正经。这腊梅,只开给病人看。”说罢,微微红了点脸。
成语名山大川: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如:《尚书·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又如:虽然那子胥多有本事,凭着俺这名山大川,长江险阻,那伍子胥怎便容易到的俺国来。——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
成语逢场作戏:逢场作戏[féng chǎng zuò xì],意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场所,就开场表演。语出《景德传灯录·卷六·江西道一禅师》。後用“逢场作戏”比喻随事应景,藉机游戏玩耍一番,并非正经。[源]《景德传灯录·卷六·江西道一禅师》有小师行脚回,於师前画个圆相,就上礼拜了,立,师云:“汝莫欲作佛否?”云:“某甲不解捏目。”师云:“吾不如汝。”小师不对。邓隐峰辞师,师云:“什麽处去?”对云:“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另可参考:《五灯会元·卷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典故]“逢场作戏”原指江湖卖艺之人到了可以表演的地方就开场,在《景德传灯录》中描述邓隐峰辞别道一禅师,禅师问他要去哪里,他说去石头大师之处,禅师告诉他:“石头路滑。”意思是从石头大师那儿很难学到东西。邓隐峰却回答说:“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竿木”是架野台的木材,江湖艺人随身携带,遇到适合的场地就可以架台开演,在禅宗语录中多指悟道不拘时间地点。之後“逢场作戏”又引申出藉着机会游戏一番。如:宋·苏轼〈南歌子·日簿花房绽〉词:“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这阕词是苏轼有天带着歌妓去拜见大通禅师,见大通禅师脸色不悦,便作这首小诗让歌妓吟唱。其中“逢场作戏”已转为藉机娱乐一下之意。後来“逢场作戏”就被用来比喻随事应景,藉机游戏玩耍一番,并非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