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发展发展历史与女性社会地位

文教艺术2023-02-06 03:19:45百科知识库

耽美发展发展历史与女性社会地位

耽美,日文发音为[Tanbi],中文翻译为“唯美”,详细解释则是“包含一切美丽事物,能让人触动的,最无暇的美”。作为一种派系,早在上世纪3、40年代就在日本文学界盛行,算是浪漫主义的一个分支,包括日本文学巨匠三岛由纪夫在内的大批小说家都曾受过此影响。

但是,60年代以后,这个词逐渐从原意中脱离,变成了漫画中一类派生产物的统称,那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BL”,描写男和男爱恋的动漫(小说)作品。

时至今日,耽美、同人、YAOI、BL等称呼逐渐风行,其实每个词都代表一个完整的时代,支持的同时又严格地把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同志文学予以区分。BL从本质上说,只为女性服务的一种少女漫画分支。而这样一个完备且庞大的分支究竟是如何发展再壮大的呢?

20世纪中叶,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少女漫画分支,被称作“昭和二十四年组”的少女漫画家们陆续出现了,其中包括池田理代子、美内铃惠、五十岚优美子、竹宫惠子、山岸凉子等。这批热爱漫画且有极高天赋的女性是第一批跨足“BL”领域的先辈,在那个年代,此类作品被称为耽美,或者“少年爱”。

受当时的时代背景影响,日本战败后致力于经济复苏,女性依旧处于延续百年的低下地位,因此故事的题材全部都是“非本土非当代”,主角都是15—18岁的少年,并且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悲剧,其内容表现了“纯粹、锋利、残酷、矛盾、对现实的绝望”。用异常美貌的少年取代了本应该出现的“女性”,使故事的矛盾大大激化,感情冲突变得无以复加,角色本身也往往加之残酷非理性的对待。但是少年那未出现明显第二性征的躯体出乎想象地增加了美感,种种叠加,就产生了无法抗拒的悲剧美。

1978年第一本耽美漫画刊物《JUNE》的出现,把这些少年爱推向了第一个颠峰——没有不能看的,没有不好看的,只有能不能承受激烈程度的区别。70年代后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腾飞的时代,女性地位大幅提高,大量女性开始走出家门,成为高薪的OL一族。有了经济能力,少女漫画杂志完全少女化的改变,因此“同人志”就产生了。在同人时代,女性地位高涨,代表女性的“受方”不再依附于“攻方”而突显出来的就是“平等”。80年代起,高河弓、CLAMP、尾崎南、水城雪可奈等职业漫画家成长起来,为下一个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泡沫经济达到了顶峰的同时也发生了大规模的崩溃,然而在一片低迷中,所有耽美类的刊物却几乎都存活了下来,而且出乎意料地受到欢迎,于是耽美走向了商业化,由于经济崩溃,更多的原创同人作者开始了商业阵营。跟所有商业化漫画一样,为了迎合读者的需求,同人那种自由和无局限性被抹煞,留下更多符合大众口味的东西,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场面的增加。

97年到98年间,由EVA动画而带来整个社会的反思和抑郁,男女地位不平等,压力下的危机感等都浮出水面,于是引发大量耽美杂志开始创刊,因为BL漫画是绝好的治愈剂,它非常及时地平息了女性对沉重意识的压迫感,把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角度。此类作品也终于有了比较统一的称呼——Boy‘sLove,男孩之爱!不涉及社会现状单纯是爱情描绘,轻松、愉悦、画风美丽。于是更多人陷入了这个圈子。

然后这种风格从专署的杂志中扩展开来,在所有地方出现,普通的少女漫画里有了更多的“服务性镜头”,而少年漫画里引人尖叫的则称之为“暧昧”,商家获得了利润,女性得到了满足,耽美的走向彻底定位为“HAPPYEND”。

女性时代到来,同人统治一切?也许并不需要想那么多,毕竟日日面对现实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在BL的光芒下避避风又有何不可?BL,其实也是有用的和无敌的啊……

本文标签: 素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