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一统华夏之战----灭赵之战

文教艺术2023-02-06 03:01:05百科知识库

大秦一统华夏之战----灭赵之战

大秦一统华夏之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推其致合之由,殆始于秦孝公。罗老先生的三国千古流芳,反正已入土为安几百载,大概不会找我打版权官司,用不着给他老人家上版税,我可没钱给,哈哈,就挪用一下。

灭赵之战(一)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老先生的《过秦论》虽然是这么写的,可是秦孝公的野心没有那么大,贾老先生是委屈人家了,你看看我们秦孝公是怎么讲的:“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古人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这秦孝公也是个英雄人物,却好意思阔谈二百六十多前的十五代祖宗的光辉伟业?

皆是因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你瞧此时的秦国:国家内忧,结果就象孝公痛哭流涕所讲的“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让各国把自己当成夷狄,象看外星人在耍猴似的,浑身上下当然不舒服了。於是孝公发狠道:谁能让我在诸侯面前NB一把,“与之分土”,看看把地都裂了,您就不用担心乌纱帽小啦,不过车裂来得可比扛枷锁猛烈的多了,当然爬的高,您就不能怕摔的狠了,呵呵。

别说,秦孝公这一招还真管用,商鞅横空出世,叫这位商君也可,喊卫鞅也对,反正公孙鞅还是这位。从此天下诸侯担惊受怕的日子就来了。哎,您说何苦的呢,各位王爷,这以前要是对秦孝公不是鼻孔朝天,斜眉歪目的话,想必那秦孝公也是不会下那么大的本钱,也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我也省得乱涂鸦了,网友就可以看点别的了。面子真的害死人呐。

祖上留下这么份基业,孝公的后代就野心勃勃啦,这不废话吗。有道是:脾气随着能耐长,国王的野心当然就随着国力长了。孝公留下这么份财产,你说后代还能怎么着,干!轮到我也得当一回败家子,大树底下乘着凉、花着钱多舒服啊。於是“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啦,司马昭之心——我都知道了,不劳贾老先生写啦。到了我们秦始皇帝这里,那就是“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喝,好吓人。

秦始皇攘外要先安内,要不然蒋先生为何当年那么理直气壮的喊,这有历史为榜样啊,安好内,我们始皇帝已是二十三岁正,这一年是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这里还得先提一下李斯大人,没有此先生的胡咧咧,我们始皇帝也许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呢。本来我们始皇帝一朝被蛇咬,就烦外国人啦,那时大概没有什么移民法的,只要下令就行了,就象法国年轻人满大街叫:法国是我们法国人的,外国人滚出去。皇帝当然不用上街游行啦,玉笔一挥就成。我们李大人本是楚国人,可就是感觉秦国好,忘了本啦,就同有人喜欢把头发染成金黄色,不过弄过来弄过去,也就是个香蕉罢了,有点四不象啦。

李大人就上了道“谏逐客书”,过去看文章先看字写的好不好,现在就不是啦,敲敲键盘而已,故古时出大书法家,现在就出玩家。李大人的字那是天下一绝,谁要是有幅李大人的小篆,您就睡不着觉啦,我睡得着。始皇帝一见那字,心里就乐了,子孙后代不愁没饭吃了。再一读那文章,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不说第二句啦,先生怎么说的?如此:“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两千年后的今天,鲁迅先生都折了腰,那亲眼所见的秦始皇大概膝盖都跪到地上了。总之李大人目的达到,官也升了,一高兴嘴就没把门的了,献出灭六国之计。始皇帝被其“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打得砰然心动,就同大学生刚刚跨出校门一样,眼空四海,我们始皇帝刚好就处在此年龄上。

始皇帝的家业是从爷爷爸爸那继承的,当然其作战指导思想上就一脉相承了即: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不过这里的中国是指当时位於中原中心地区的韩、魏而言。外加上李大人的“先取韩以恐他国”,打仗讲的就是士气,所以要先吓爬下对手,山姆大叔就经常这么干,原来是跟我们祖宗学的,呵呵。主席真英明,看出来了,于是就教导我们说:一彻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唉要是他老人家还健在,台海肯定就不是这个样子啦。

一统之战,具体就是先中央突破、由近及远、逐个歼灭。即以韩国为主攻方向,控制中央战略地带,切断六国之间的策应,再两翼。先破赵、燕,再灭楚、魏,最后吞齐。灭韩必先“威楚赵”,故灭六国的战争是先从赵国打起来的,而且又以秦、赵之战最为惨烈,所以我们的故事就先从赵国侃起。

那赵国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诸位凭此就可以想像出来了。要说这始皇帝的统一之战,大体是从始皇帝十一年开始的,当然序幕已经拉开百十余年了,就那秦孝公和卫鞅一人往左,一人往右拉的。其前的不能算,是因为我们主人公——秦始皇还没化好妆呢,就是那吕不韦忙着出春秋,弄个一字千金,到底是作买卖的出身,没心事管我们的始皇帝化的好不好,出得了场不。於是始皇帝只好自己动手把吕大管家赶了出去,重新安排跟班的,耽误了一些时间,望请各位体谅。时间是始皇十一年冬,公元前236年。序写的够长了,该入正题啦,呵呵。灭赵之战(二)

开战以前,得说一下地理大势,本来就是纸上谈兵,若是不分个东南西北就更糊涂了。常言纵横天下,而战国古人谈的则是合纵抗横,或连横抗纵,实际就是一横一竖的事情。先说这一竖,即那“纵”,您从“张家口”开始划,当然是往下,经开封到武汉为止。此时这六国就大体上在这一竖上。由上往下,依次为:燕、赵、齐、魏、韩、楚。横就是西边的秦,从咸阳,西安也成,沿黄河往东划,划横线,也是经过开封奔流到海不复回,即黄海。连横就是秦要找任何一国,因为其他六国基本是在它的东面,由西向东,当然是划横线了,然后结盟对抗其他国家。这就是当时政治家们玩的“纵横”。

还是有点复杂,就这样好了,从北京沿太行山到开封,然后向右转弯,沿黄河划横线到连云港。即E文“L“,呵呵。“L“的上面是燕;横折里是赵、齐;拐角是韩;横线是魏;横下是楚。“竖”的左边是我们大秦,然后开战。

虽说是战国七雄,但此时的形势已与商鞅变法时,大为不同了。百十余年,韩国丧失了近90%国土,魏、赵、楚也因战败,丢失国土近半,用苏洵老爷子的《六国论》讲的话就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我抄他老人家的,他抄孙臣先生的,不过我这是瞎谈,他的可是名篇,只是有点疑惑。这几国的土地都是在与秦帝国打仗,战败后让秦抢去的,败军之将岂敢言勇?战败之国有能力收复失地?战胜国才有权力划国界呢,秦国想划在哪里,是靠实力划的,你败方不愿意又能怎么地?秦打败仗的时候,也是辱国失地的,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吧。德国战败让人家一分为二,它抗议行吗?割地赔款,证明你还没亡国,要是亡的话,嘿嘿。

故大秦现有四成天下,楚国虽然连国都郢城都丢了但依然有三成天下。一般认为此时中国有两千万左右的人口,估计秦有人口六百万,七百万的话,稍多了点,五百万又少了点。楚国地是大,但此时江南可不是下有苏杭的而是荒芜人烟,估计其人口也就三、四百万上下。华夏在东晋以前,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是在河南、山东一带。所以魏、赵、齐,三国国土不太大,人口可不少。战国时期的名家,大多出自魏,就是因为那的人口多,教育水平高,可惜魏国不能用,都支援给了自己的敌人了,就前面这位商鞅,魏要是用的话,那真的是“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了,一叹。赵、齐也是三、四百万左右,魏稍微少点。燕应该有两、三百万,韩吗,就算了。

在西有大秦,东有强齐,南有猛楚的情况下,赵国当然也是不愿坐以待毙,而是力求发展,可是赵国的地理不太佳,位於四战之地。左思右想之后,决定拿相对较弱的燕国开刀。就我在个纸上谈兵的,也是此想法。因为赵国一旦吞下燕国的话,北面就无敌国了,而匈奴没有什么政治抱负。然后可以北、西两个方向夹击齐国,以图霸业,或与大秦再较高下。赵国选的时机是不错的,此时的秦国正在忙于处理内部的事情。我们始皇帝正因为妈妈与嫪毐的风流韵事,想怎么能挽回面子,而那仲父吕不韦又一门心事著书立传以图扬名万事,内部不安,攘不了外。

故公元前238年时,赵悼王到秦国搞外交。我们始皇帝置酒咸阳热情款待,并拍着胸脯说道:兄弟你放心好了,燕国是黑名单上的无赖国家,专搞恐怖活动,到处都是训练恐怖分子的基地,大哥您去消灭它,我双手加两脚,四足赞成!赵悼王的外交公德圆满,醉醺醺的就回国了,可我们赵君就忘了一句;酒席上的话——它不算数!赵悼王回来后,就全力以赴忙着备战。两年后感觉准备好了,於是在公元前236年,即我们始皇帝十一年,派主将庞煖带了大军攻燕。可惜机会稍纵即逝,两年的时间,大秦内部整合完毕,我们始皇帝已把自己的屋子打扫干净了,文有李斯、武有王翦,虎视眈眈以灭六国。

赵军北上攻燕,国内空虚,时机千载难逢。大秦当然不愿坐失时机,但出兵得有名,这名从哪来呢?君臣正头疼,燕国送上门来了。燕、齐仇深似海,故此时的齐国正在幸灾乐祸中,没准还想趁火打劫呢。燕指望齐国是不成了,魏、楚又远在南方,远水解不了近渴。火烧眉毛,顾眼前要紧,於是到秦国去求援。秦国便以救燕——主持公道,维护世界次序为名,撕毁与赵国的协议,发兵击赵!哎,弱国无外交,那是强国玩的戏法。君不见当年伊拉克攻击伊朗,美国就怎么不主持公道呢,反而却大加支持,而到了科威特就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二战时德国与苏联还有互不侵犯条约呢,管了几天用?其实燕国就是不送此借口给秦的话,我们始皇帝也会另找个理由的。您想火烧国会大楼,是谁干的?谁又知道那世贸大厦是怎么回事情。反正我们秦帝国可以冠冕堂皇地出兵——抗赵援燕了。由此揭开了一统六国的第一仗。

秦兵约三十万,兵分南北两路。北路为主力,并一分为二军。战神王翦亲领一军出上党,进攻太行山山脊上的关隘——阏与,好怪的名字,就是今天的山西和顺,名将出手当然拿下了。北路的另一军由杨端和领衔,也是出上党,才想起来,国共两党也曾在此交过手啊,进攻橑阳,今山西左权县,哎,左权将军要是建在的话,元帅当不上,大将不成问题吧,克之。而赵此时正在攻取燕的勺梁,今河北定县北,你瞧秦的机会抓的多巧。当赵国扬兵威于燕的狸,今河北任丘东北的时候,杨端和与南路秦军呼应接连攻取赵国河间的六城,对了秦军的南路则是由桓镈挂帅,从南阳走出茅庐,主攻击赵的安阳。在赵兵把战旗插在燕的阳城城头上(今河北保定西南)的时候,秦的南路大军则连下邮(今河北磁县南邺镇)、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两城。这一下,漳水以南的所赵的城池均告失守。应了古人的那句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赵悼襄王一看,大事不妙,立名庞煖放弃攻燕,南下擒王。同时调回正在北方抵御匈奴的李牧,东拼西凑,组织起二十万军队,分西方面军和南方面军。西方军,以名将李牧为帅,沿太行山展开,抵挡秦的北路大军。即太行山这一“竖”,东西隔开了赵、秦两军。太行山不利大军开战,因行军、运粮均难。你看那诸葛出祁山是多难。故双方就僵在“竖”上了,可不是吊啊。南方军由扈辄统领,以赵国的南长城为依托,抵御秦的南路。而他们也是僵在那里了。其原因是:秦得背漳水攻赵的南长城,此乃兵家大忌,背水之阵是战神韩信的,他老人家还没出生呢。而赵弃地利跨河击秦的话,半渡之类的兵家之理,您也是明白的了,又有何人愿意学那一代前人宋襄公而落个遗笑大方啊。故那一“横”,还真的横住了。我们的赵悼襄王于是在“不得意”中,於来年去干地下工作啦,除了说声命运不济,还能说什么呢。

执戈而立的兵,枕盾而眠的卒,望着漳水里的鱼,瞧着太行山里的鹿,在大战前静静的黎明中,等待着天亮时,两国的生死决战。

灭赵之战(三)

秦、赵首仗,秦军以人不为自天诛地灭为理论靠偷袭,战了上风。赵虽然连失河间九城,但主力无损。天险八百里太行使得秦军北路,赵的西方面军,都无所事事,有的是闻鸡起舞,与鸡同舞,可强身健体,呵呵。

扈辄统领的赵国南方面军则依托漳水的北岸的武城(今磁县西南)向河对岸的秦军叫阵:是老爷们,有种的,你就过来!秦军司令桓齮还真有涵养,任赵军挑骂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一挺就是两年,那司马懿装聋作女,还是跟我们这位学的。

桓齮天天听赵军的美声唱法,还到底被唱出智慧来了。公元前234年,统领秦军主力,向东迂回百公里,从漳水的下游,偷渡过河,一举攻下防备不严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此时喝完酒润好喉的赵军正冲着南方吊嗓子呢,刚拔完音,就听喝彩声四起,赵军一听得意洋洋,扈辄心里暗自高兴,这两年功夫没白费,等回到邯郸,成立个音乐队,走走穴,定能捞它一大笔。可睁眼仔细一看,我的天,对面的秦军乐迷们,竟然飞过漳水找自己来索取签名来了,这怎么办?没有笔啊!

赵军对突然出现在自己左后方的的秦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音乐家的嗓子虽然颤音连连,饶命之声,感天动地,可秦军要的是签名。赵军真可怜,没有墨水,只好断头折臂,沾着自己的血,着急中不会写别的了,画的就是饶命二字。唉,结果十余万赵军跟着统帅扈辄丢下武城到地狱去组建军乐队去了。

这下,桓齮意气风发,被调到北方代替王翦出任秦军北路的统帅。新官上任三把火吗,我们桓齮於是就想再创奇迹,搞个南征北战,毕其功于一役。故在南线大捷的次年,公元前233年,北跨太行出井陉进攻赤丽、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攻击得手后南下,准备来个串糖葫芦。幽缪王赵迁一看我才当三年王就要成风味小吃了,立刻丢出张王牌,命西方面军李牧率军反击。

李牧一瞧秦军连战连捷,鼻孔朝天,兵锋难抵,好汉不吃眼前亏,当把缩头龟吧。下令军队依险筑垒,让秦军去练嗓子当歌唱家好了,我们当回听众。如此李牧的北上军队与南下的秦军在宜安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对峙起来了。但是桓齮打了几天山东快板,就哑了嗓。为何?这井陉距离石家庄仅百公里,是天下九塞的第六塞,是当时唯一可以横跨太行山供军队打仗的大道,有道是:粮草先行,那孔明在祁山转过来、兜过去,不就是因为它吗。

我们这位桓将军盯着这井陉羊肠之路,听着十万大军的饿唱,灵光一现想出个妙计——围城打援!我们桓将军笑嘻嘻地率领秦军主力,向南进攻百里之外的肥城(今河北晋县西)。目的吗,引诱赵军往援,以求会战,歼灭赵军。我们桓将军只知己,不知彼,这胜负就是变数了。

我们李牧将军顿时会心一笑:我非赵括,救敌之攻是受制於人,兵家大忌啊,纸上谈兵要这样。李牧趁留守的秦军以为赵军胆怯而疏于戒备,出奇兵偷袭秦军大营。这下桓齮偷鸡不成损了把米,而且没了退路,要击败挡道的赵军才能从井陉返回秦国。桓齮一咬牙,反正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了,带领秦军掉头猛攻赵军阵地。

秦军到底是虎狼之师,桓齮站在高处边欣赏着秦军攻击前进的效果,边想这李牧也就是赵括第二啦,咦,这两边怎么还人喝彩。左右一瞧,两队赵军直插自己的两肋,被包围了。妈呀,这次我成赵括了!哎呀,十万秦军就全爬了烟筒。桓齮仰望滚滚狼烟,暗思回国是不行了,摸了把眼泪,一步一回头躲到燕国避难去了。据考证,我们这位还是没躲过十五,被荆轲当见面礼去朝拜秦王了。肥城大战,赵军齐敲金蹬响,我们李牧将军更上一层楼,成为“武安君”了。

我们始皇帝长一智了:孤军奋战不成。于来年,公元232年,兵分两路南北对攻。南路出邺,就是今安阳地区,西门豹让河神教巫婆游泳的地方,渡漳水攻击赵南长城然后从南进攻赵的都城——邯郸。北路则出太原,再走井陉,攻击赵的番吾(今河北灵寿县西南),然后北击赵都,使赵南北不得相顾,以求战役的胜利。

赵王代此时够英明的,命武安君李牧为总司令,全权负责军务。要是我肯定顾头顾不了尾了。李牧敲了敲沙盘,决定南防北战。以赵南长城为依托抵抗南路秦军的进攻,自己统赵军主力北上,来个南征北战。

秦、赵两军在番吾相遇,李牧擂鼓助战,两军相遇勇者胜!赵军挟肥城之战胜利之威,奋勇争先。秦军一看,赵军玩命了,胆一怯,戈举的就不够高了,又吃了个败仗。李牧立刻掉头引军南援,与司马尚兵合一处,出关挑战。南路秦军闻北路已败,顿无恋战之心,且战且退。赵军连战连捷,壮哉!苏老大人也是五体投地赞道“李牧连却之”。不过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这五战打下来,赵军损失亦是不小,类似“皮洛斯的胜利”,无力乘胜反攻秦国,仅能退而自保。

接连的败仗,秦军士气降到冰点,人员、物质损失也是不小,不利再战,於是收兵回家进行休整,再等时机。这一等就是三年,守株待兔还是管用的。我们始皇17年,公元前230年,赵国大旱,千顷地里一颗苗。故“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一个字:惨。秦抓此机会于下一年,公元前229年再次兵发赵国。这人要是倒酶,喝口凉水都塞牙,国家也是一样啊。

不过秦军也是江郎才尽,没什么新方法,依然是南、北两路。不过这回北路可是王翦挂帅,再出井阱翻太行击赵国。杨瑞和领河内之兵,噢,可不是越南兵啊,是河南新乡一带的人,渡漳水从南配合进攻。赵国则派司马尚领南方面军依托南赵长城,当钉子户。杨瑞和使出吃奶的力气,就是搬不动。我们李牧则在北同王翦顶起牛来了,廉颇的战术:坚守不出,以等其变。不过此变非彼变了喽。

我们始皇帝吃惊地瞪大眼睛,怎么又僵住了呢,这如何是好啊?赵国这骨头还真硬,李牧这家伙还真不好对付。要是再吃个败仗,其它五国的就会长志气,后面的仗没的打了。就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灭了赵国,有没有力气再向其它各国舞大棒啊。我这辈子要一统六国,怕要画成犬了。急得我们始皇帝直驴转磨。李斯笑了,我们还有钱呢,这东西能使鬼推磨,您老就不用转圈了。花了多少?不知道地,倒是尉缭酒后失过言“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赵王迁的宠臣郭开就让秦国的黄金激发出了特异功能:大王不好啦,李牧在与秦国谈判呢,要弃暗投明,秦王说了把代郡封给他。这千里耳的功夫任何?不服不行吧。赵王迁一听就晕头转向了。疑人莫用吗,立刻下到圣旨:赵葱换李牧,颜聚接替司马尚。

赵王蠢?不敢苟同。想那袁督师在北京城外击败清军之时,对了此时叫后金。崇贞帝不也是不顾大敌当前,凌迟处死了袁督师吗。一人受蒙蔽容易,可京城的百姓为何都向袁督师丢鸡蛋啊?后人找原因发现赵王迁的母亲是歌女,出身低*,故赵王迁自然就爱干听信谗言,诛杀良将的荒唐事情。不过我们始皇帝他妈出身也是不怎么地,还服侍过二夫呢,引得后人为其姓吕、还是赵、嬴的,吵得天昏地暗,但还得谢谢祖宗,不然后人靠什么吃饭啊?

李牧只好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图自保,企盼赵国能躲过自毁长城之劫难。唉,赵王却派人逮捕赐其死,赵国硬是要把自己的头放进绞索里品尝下上吊的滋味,上帝又有什么办法呢。临阵易帅,本乃兵家大忌。长平一战,才三十年河东之事,赵国这就忘了。怪不得国人曰:子不教,父之过。赵悼襄王从老爸那没吸取教训,拿什么传给自己的儿子呢。

我们始皇帝此时可是一蹦三个高,没量过,不然肯定是世界纪录了,定能进吉尼斯。既然赵国拆了自己的擎天柱,我们始皇帝说了声多谢,然后在那赵国的破门框上又踹上几脚,大功就告成了。

李牧死后三个月,第二年的春天,王翦趁赵军因李牧被杀,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发动强攻,大败北路赵军,赵葱死于战场。然后北下与南路秦军会师,十月,一鼓作气破邯郸、俘赵王迁。时间指在公元前228年。只有赵公子嘉等数百人,尤如漏网之鱼逃到代郡,今天河北蔚县东北,玩起过家家,自立为代王。总算延长赵国国运六年,到了公元前222年,秦军灭燕国,会师途中,顺手牵羊,攻代,虏赵代王嘉,出于人道主义让赵家兄弟团聚在咸阳。赵国就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邯郸为郡”,苏老爷子总结的。

本文标签: 素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