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鸢(学名:Elanus caeruleus,英文名:Black-winged Kite)是鹰科黑翅鸢属的猛禽,又称黑肩鸢,中文俗名灰鹞子,是一种小型猛禽,身长约32厘米,通体以灰色为主,眼先有黑斑和须毛,虹膜为血红色。上体灰色,下体白色。黑翅鸢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珍稀鸟类。
中文学名:黑翅鸢
拉丁学名:Elanus caeruleus
英文俗名:Black-winged Kite
命名作者:Desfontaines, 1789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黑翅鸢属(Elanus)
繁殖区:非洲, 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59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黑翅鸢:形态特征图体小(30厘米)的白、灰及黑色鸢。特征为黑色的肩部斑块及形长的初级飞羽。
成鸟:头顶、背、翼覆羽及尾基部灰色,脸、颈及下体白色。唯一一种振羽停于空中寻找猎物的白色鹰类。
亚成鸟似成鸟但沾褐色。
虹膜-红色;嘴-黑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轻柔哨音wheep, wheep。
黑翅鸢:幼鸟(环志)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黑翅鸢和它的同属鸟类(澳洲鸢、白尾鸢、纹翅鸢、澳洲黑肩鸢)在外貌上非常相似,但仅有黑翅鸢分布于中国。“黑肩鸢”一名从前是用于欧洲及非洲的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即本词条物种),而澳大利亚的黑肩鸢及北美洲的白尾鸢(Elanus leucurus)则是其亚种。但现时那三个物种已被定为三个不同物种,而E. caeruleus则称为黑翅鸢。
生活习性
留鸟 黑翅鸢,作者9991黑翅鸢大多数为留鸟,但在浙江、广西、河北等地为夏候鸟,春季于4—5月到达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
栖息地 黑翅鸢,作者9991通常栖息于有树木和灌木的开阔原野、农田、疏林和草原地区,从平原到4000多公尺的高山均见有栖息。一般单独活动,活动在白天,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叫声细而尖,也有较为低沉的呼啸声,但一般不善于鸣叫。
食性 黑翅鸢,作者展翅飞翔黑翅鸢主要以田间的鼠类、昆虫、小鸟、野兔、昆虫和爬行动物等为食。白天常见停息在大树树梢或电线杆上,当有小鸟和昆虫飞过时,才突然猛冲过去扑食。
飞行 黑翅鸢,作者展翅飞翔黑翅鸢飞翔的高度较低,采用盘旋、翱翔等方式,并不时地将两个翅膀向上举成“V”字形进行滑翔,有时也进行鼓翼飞翔。在鼓翼飞翔时两翅煽动较轻,显得相当轻盈,发现地面上的猎物时突然直扑而下。
生长繁殖
黑翅鸢,作者9991黑翅鸢3~4月间繁殖,营巢于平原或山地丘陵地区的树上或较高的灌木上。巢较松散而简陋,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而有时放有细草根和草茎,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内垫物。
每窝产卵3~5枚,每隔2~3天产1枚。卵的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具深红色或红褐色斑点。孵卵由雄鸟和雌鸟轮流承担,孵化期为25~28天。雏鸟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30~35天后,即可离巢飞翔。
地理分布
黑翅鸢:地理分布图黑翅鸢在中国以外分布于从非洲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南非、马达加斯加,到亚洲的阿富汗、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也见于欧洲的葡萄牙、匈牙利、德国等国家。
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中国仅分布有南方亚种,分布于河北、浙江、福建、广西、云南。
种群状况
黑翅鸢:世界分布图罕见留鸟见于云南、广西、广东及香港的开阔低地及山区,高可至海拔2000米。曾在湖北及浙江有过记录。
黑翅鸢在中国只有广西西南部和云南记录的地点稍多,河北的记载仅依据1924年在市场所见的记录,并没有采到标本, 也没有野外记录, 所以可以认为河北并没有分布, 或仅为偶见的迷鸟;浙江的记录是依据30年代以前的早期报道,但福建长乐的记录是90年代的最新报道,这也是唯一一次在福建记录到黑翅鸢。因此它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珍稀鸟类。
保护现状
黑翅鸢,作者展翅飞翔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致危因素:过度捕猎: 主要是乱捕滥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