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鹡鸰(学名:Motacilla tschutschensis,英文名:Eastern Yellow Wagtail)为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属的鸟类。分布于古北界和北美洲,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东南部地区至新疆、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一般生活于河谷、林缘、原野、池畔及居民点附近以及从平原至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均可见其踪迹。另有西黄鹡鸰在中国西北有分布。
中文学名:黄鹡鸰
拉丁学名:Motacilla tschutschensis
英文俗名:Eastern Yellow Wagtail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鹡鸰科(Motacillidae)
中文属名:鹡鸰属(Motacilla)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e Russia, ne China, Alask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1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分类地位
根据IOC最新的分类结果,黄鹡鸰划分为两个独立鸟种——西黄鹡鸰(Motacillaflava)和东黄鹡鸰(Motacilla tschutschensis)。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分布的是东黄鹡鸰。
本词条以下内容未对这两种黄鹡鸰进行区分,阅读时请注意。
外形特征
黄鹡鸰 黄鹡鸰亚成鸟(first winter):下体白中等体型(18厘米)的带褐色或橄榄色的鹡鸰。似灰鹡鸰但背橄榄绿色或橄榄褐色而非灰色,尾较短,飞行时无白色翼纹或黄色腰。
亚种各异:较常见的亚种simillima雄鸟头顶灰色,眉纹及喉白;taivana头顶橄榄色与背同,眉纹及喉黄;tschutschensis头顶及颈背深蓝灰,眉纹及喉白;macronyx头灰,无眉纹,颏白而喉黄;leucocephala头顶及头侧白;plexa头顶及颈背青石灰色;melanogrisea头顶、颈背及头侧橄榄黑。
非繁殖期体羽褐色较重较暗,但三四月已恢复繁殖期体羽。雌鸟及亚成鸟无黄色的臀部。亚成鸟腹部白。
虹膜-褐色;嘴-褐色;脚-褐至黑色。
黄鹡鸰各亚种 黄鹡鸰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黄鹡鸰亚种分化
黄鹡鸰亚种众多,羽色差异大,注意和其他鹡鸰区别。
黄鹡鸰北方东部亚种黄鹡鸰北方东部亚种(学名:Motacilla flava angarensis)。分布于前苏联、蒙古、老挝、越南、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北京、河北、天津、贵州、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Sharagolskaia,Transbaikalia。
黄鹡鸰北方西部亚种 黄鹡鸰北方西部亚种:雄鸟黄鹡鸰北方西部亚种(学名:Motacilla flava beema)。分布于前苏联、印度、锡金、马来西亚、东非、肯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四川、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Dukhun。
黄鹡鸰准葛尔亚种黄鹡鸰准葛尔亚种(学名:Motacilla flava leucocephala)。分布于蒙古、前苏联、伊朗、阿富汗、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
黄鹡鸰东北亚种 黄鹡鸰东北亚种:雄鸟黄鹡鸰东北亚种(学名:Motacilla flava macronyx)。分布于前苏联、南至蒙古、朝鲜、印度、缅甸、泰国、马来亚半岛、苏门答腊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甘肃、河北、陕西、山东、湖北、江苏、浙江、四川、云南、西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
黄鹡鸰天山亚种 黄鹡鸰天山亚种:雄鸟黄鹡鸰天山亚种(学名:Motacilla flava melanogrisea / feldegg)。分布于前苏联、伊朗、阿富汗、俾路支、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黄鹡鸰极北亚种黄鹡鸰极北亚种(学名:Motacilla flava plexa)。分布于前苏联、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四川、湖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NihniKolymsk。
黄鹡鸰堪察加亚种 黄鹡鸰堪察加亚种:雌鸟黄鹡鸰堪察加亚种(学名:Motacilla flava simillima)。分布于前苏联西伯利亚Shelekhova湾沿岸、堪察加、千岛群岛、库页岛、朝鲜、日本、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印度、新几内亚、美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云南、西藏、江西、福建、广东、东南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堪察加。
黄鹡鸰台湾亚种 黄鹡鸰台湾亚种:雄鸟黄鹡鸰台湾亚种(学名:Motacilla flava taivana)。分布于前苏联、台湾、菲律宾、印度支那、马来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河北、山西、陕西、青海、山东、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福建、广东、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黄鹡鸰阿拉斯加亚种 黄鹡鸰阿拉斯加亚种:雄鸟黄鹡鸰阿拉斯加亚种(学名:Motacilla flava tschutschensis)。分布于阿拉斯加、东至美国、南至Nushagak河、努尼瓦克岛、西伯利亚、阿纳德尔、南至阿纳德尔河、冬季到印度、爪哇以及中国大陆的中国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前苏联Chukotski半岛。
生活习性
黄鹡鸰 黄鹡鸰迁徙: 在我国东北和西北为夏候鸟,其他为冬候鸟或旅鸟,随亚种和地区而不同。每年春季4月初迁来我国,秋季10~11月。
生境: 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以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常在林缘、林中溪流、平原河谷、村野、湖畔和居民点附近活动。
食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多在地上捕食,有时亦见在空中飞行捕食。食物种类主要有蚁、蚋、浮尘子以及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
习性: 多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迁徙期亦见数十只的大群活动。喜欢停栖在河边或河心石头上,尾不停地上下摆动。有时也沿着水边来回不停地走动。飞行时两翅一收一伸,呈波浪式前进行。常常边飞边叫,鸣声‘唧、唧’。
地理分布
黄鹡鸰常见的低地夏季繁殖鸟、冬候鸟及过境鸟。亚种plexa,angarensis,simillima,beema及tschuschensis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但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省份。simillima也经过台湾。macronyx繁殖于中国北方及东北,越冬在中国东南及海南岛。leucocephalus繁殖于中国西北部,越冬在喀什地区。melanogrisea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及塔尔巴哈台山。taivana迁徙经中国东部,越冬在中国东南部、台湾及海南岛。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长繁殖
黄鹡鸰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河边岩坡草丛和潮湿的塔头甸子中的塔头墩边上,偶尔也见在村边居民柴垛中营巢,巢隐蔽甚好。巢呈碗状,主要由枯草茎叶构成,内垫有羊毛、牛毛和鸟类羽毛。巢的大小为内径6~7cm×7~8cm,外径9~10cm×11~12cm,巢高6~7cm,深5~6cm。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最早在5月初即见有产卵的,大多在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每天产1枚,每窝产卵5~6枚,多为5枚。卵灰白色,其上被有褐色斑点和斑纹,卵的大小为14~15mm×19~21mm,重1.9~2.2g。
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4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除头顶、肩和腰有少许灰黄色绒羽外,其他全赤裸无羽,两眼紧闭,通体肉红色。雌雄亲鸟共同育雏,每日有两个喂食高峰。一次在9:00~10:10,每小时喂食达16次;一次在16:00~17:00,每小时约14次。
雏鸟留巢期14±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