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喉鹨(学名:Anthus cervinus,英文名:Red-throated Pipit)是鹡鸰科鹨属的鸟类。
红喉鹨(学名:Anthus cervinus)为雀形目鹡鸰科鹨属的鸟类。中等体型(15厘米)的褐色鹨。繁殖期头侧、喉部至上胸粉红色,上体棕色,具显著黑褐色纵纹。非繁殖期仅少许沾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勘察加。
中文学名:红喉鹨
拉丁学名:Anthus cervinus
英文俗名:Red-throated Pipit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鹡鸰科(Motacillidae)
中文属名:鹨属(Anthus)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n Europe to nw Alaska
非繁殖区:东洋界,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2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外形特征
红喉鹨中等体型(15厘米)的褐色鹨。与树鹨的区别在上体褐色较重,腰部多具纵纹并具黑色斑块,胸部较少粗黑色纵纹,喉部多粉红色。与?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958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别业那鹪诟共糠燮せ粕前咨臣耙砦薨咨岚撸医猩煌?/p>
虹膜-褐色;嘴-角质色,基部黄色;脚-肉色。
叫声:飞行时发出尖细的pseeoo叫声,比其他鹨的叫声悦耳。
红喉鹨习性:喜湿润的耕作区包括稻田。
保护现状
红喉鹨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红喉鹨分布范围:繁殖于古北区北部;迁徙至非洲、印度北部、东南亚至马来半岛、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并不罕见的候鸟,迁徙经中国北方、华东、华中至长江以南地区并海南岛和台湾越冬。
生活习性
红喉鹨栖息于海拔4000m左右的灌丛、草甸地带、开阔平原和低山山脚地带,有时出现在林缘、林中草地、河滩、沼泽、草地、林间空地及居民点附近。多成对活动,在地上岩枝节走觅食,受惊动即飞向树枝或岩石上。食物主要为昆虫,多为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的昆虫及幼虫,食物缺乏时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6-7月。通常营巢于北极苔原草地或沼泽地带的土丘上,较凹陷的地方或草丛根旁,由草茎、枯叶构成,借助草丛的掩护一般不易发现。巢呈杯状,内垫以软草、兽毛等;通常产卵4-6枚,卵灰色、淡蓝色或橄榄灰色,其上布满暗色。雌雄轮流孵卵育雏,孵化期10天,在巢期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