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鸥(学名:Rissa tridactyla,英文名:Black-legged Kittiwake)是鸥科三趾鸥属的鸟类。
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是生活在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海鸟,它们有黄黄的嘴,银色的双翅衬着雪白的胸脯。
中文学名:三趾鸥
拉丁学名:Rissa tridactyla
英文俗名:Black-legged Kittiwak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三趾鸥属(Rissa)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n coasts
非繁殖区:n 大西洋 & 太平洋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3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鸟种简介
三趾鸥拉丁文名:Rissa tridactyla英文名:Black-legged Kittiwake
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外形特征
三趾鸥三趾鸥夏羽头、颈和翕前部白色。背、翅上覆羽和腰灰色。肩灰色,羽缘和尖端白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初级飞羽灰色,笫1-2枚初级飞羽具黑色羽缘和尖端,第3-5枚初级飞羽具黑色尖端。第5枚初级飞羽有时具白色亚端斑。第6-7枚初级飞羽具黑色亚端斑;次级飞羽暗灰色,具白色尖端。冬羽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头顶和枕淡灰色,头顶有不明显的灰色纵纹。后颈和翕前部灰色,带有暗色羽尖。
幼鸟在头顶和枕颈部有灰色斑。后颈有星月形黑色横带。眼后有小的黑色斑点。翅上有黑色斜行带斑。外侧初级飞羽黑色。尾具黑色端斑。
虹膜暗褐色,眼睑橙红色。嘴黄色或黄绿色。口裂橙红色。脚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485-500克,雌性310-495克;体长雄性410-465毫米,雌性380-145毫米,嘴峰雄性35-40毫米,雌性30-36毫米;翅雄性300-335毫米;雌性290-325毫米;尾雄性130-140毫米,雌性110-134毫米,跗跖雄性31-34毫米,雌性30-32毫米。
地理分布
三趾鸥三趾鸥繁殖于欧洲西北部北冰洋巴伦支海海岸,往东到新地岛、北地群岛、新西伯利亚群岛、符兰格尔岛、楚科奇半岛海岸、堪察加半岛、白令海中岛屿、加拿大东北部海岸。越冬于繁殖地南部沿海,美国、西非、中欧、朝鲜、日本和我中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2011年12月22日在陕西汉中发现三趾鸥。
生活习性
三趾鸥三趾鸥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海洋岸边和岛屿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洋上,是典型的海洋鸟类。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海面上空飞翔,或荡漾于海面上,成群栖息于海边岩石或悬岩上,有时也伴随在海上航行船只后面飞翔。三趾鸥主要以小鱼为食。有时也吃甲壳类和软体动物。觅食主要在海面涡流中捕食。也可在飞翔中或是游泳觅食。
生长繁殖
三趾鸥三趾鸥的繁殖期为6-7月。营巢于海岸和海岛上。常成群在一起繁殖。繁殖群从几对到数百对,通常营巢于岛屿或岸边悬岩和岩石上。营巢位置较为固定,老鸟常常回到同一地方营巢。雌雄共同营巢。巢主要由枯草、枯枝构成,内垫有羽毛。巢的大小直径为25-30厘米,巢高15-20厘米。每窝产卵通常2-3枚,偶尔少至1枚。卵的颜色为赭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7-61×135-44毫米,重40-47克。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1-25天。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