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哥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生物科学2023-02-08 14:00:28百科知识库

鹩哥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鹩哥的图片

鹩哥(学名:Gracula religiosa,英文名:Common Hill Myna)是椋鸟科鹩哥属的鸟类。

鹩哥(学名:Gracula religiosa),又叫秦吉了、九宫鸟、海南鹩哥、海南八哥、印度革瑞克。同时鹩哥也是雀形目(Passeriformes)椋鸟科(Sturnidae)的鹩哥属鸟类的统称,外形略似鸦。鹩哥是大型、鸣叫型笼养观赏鸟,和八哥是“同门兄弟”,但鹩哥鸣声更美且能不学自鸣。其歌声嘹亮婉转、富有旋律,并善于模仿其他鸟鸣声,经过训练还能模仿人语,学唱简单歌曲。鹩哥在数量上较少。

中文学名:鹩哥

拉丁学名:Gracula religiosa

英文俗名:Common Hill Myna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中文属名:鹩哥属(Gracul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3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黄色

外形特征

鹩哥体长28.1厘米,嘴峰22毫米,翅164毫米,尾80毫米,足30毫米。嘴角呈橙色,头上有两片鲜黄色的肉垂,全身羽毛乌黑闪亮。

初级飞羽中部贯以斜行白斑,其余体羽黑色,有强烈紫色(头顶、上背和胸)、蓝绿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或深蓝色(其余体表)的光泽。故此种鸟虽体黑而不丑。 后头两侧各有一鲜黄色肉质垂片,与眼下和眼后的三角形大块鲜黄裸露的皮相连。据说肉垂小者聪慧灵敏,易学人语;肉垂大者接受能力差,反映慢。这种说法有待证实。

在形态和羽色上雌雄鸟极相似。眼暗褐色,嘴基橙红,末端鲜黄,脚、趾鲜黄色。

雌雄鉴别 鹩哥 鹩哥

雌雄鸟同色,从外表很难区分。一般地说,雌鸟体羽金属光泽较淡,其头后的肉垂较小,因其产地不同头后肉垂大小略有不同,因此其性别需仔细观察方能鉴别。亦可通过对泄殖腔的观察来鉴别,泄殖腔内若有突起者为雄性,若无突起且扁平者为雌性。

还可根据体形大小和头形综合加以区别。头形大而圆、体形大者为雄性;头形小而尖,体形也小,这样的鸟多为雌性。

听声音辨别雄鸟声音粗壮多爱鸣叫,善于模仿各种鸟叫、警笛等声音。雌鸟声音圆润、适合学习短语,模仿说话。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乌鸫 乌鸫

鹩哥和八哥、乌鸫、乌鸦等黑色鸟类的区别:鹩哥后头两侧各有一鲜黄色肉质垂片,与眼下和眼后的三角形大块鲜黄裸露的皮相连。

生活习性

鹩哥栖息于多林的平原或山地,尤常见于林缘及林间小面积的开阔地上,嗜吃野果。果树上的果实成熟期间,尤其是无花果或类似多果肉的果实成熟季节,常合其他嗜吃果实的鸟类大群光临。也兼吃昆虫,如蚱蜢、白蚁等。

鹩哥主要生活于开阔的田地边缘或郁密的常绿阔叶林的林缘处,在森林的中心少见,大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果树上觅食,不常单独活动。常见其与椋鸟和八哥混群,在长满花果的树冠上又唱又跳。善鸣叫,鸣声极富音韵,由低而粗厉的咯咯声至轻快如铃的吹哨声,无所不能,还会仿效其它鸟的鸣叫。

生长繁殖

鹩哥 鹩哥

野生鹩哥的繁殖期为2~5月份,一年可繁殖1~2次,一年能繁殖1-4窝。早春开始筑巢于树洞中,内垫杂草、细枝、羽毛等。每巢产卵3~4枚,卵呈椭圆形,卵壳呈鲜亮的蓝绿色,有淡紫色和红褐色斑点。孵卵以雌鸟为主,雄鸟担任警戒,孵化期15~18天。

天津和北京动物园等单位经过试验,于1980年成功的人工繁育了鹩哥。人工繁育要注意选择亲鸟,不但身体要健康,还要羽色艳美,鸣声动听。雄鸟发情时活泼好动,鸣声比平时既高又多;而雌鸟发情时翅膀下垂抖动,并发出响声,然后鸣叫着追逐雄鸟。当其情投意合后,就在箱底交配。此时应在笼内上方挂上150厘米x100厘米x140厘米的繁殖箱,并提供稻草、细枝叶等巢材。鹩哥在人工条件下每巢产卵2~4枚,一般一天一枚,也有隔日或数日一枚的,蛋齐后才开始孵化,这期间雌雄鸟都比较安静,活动量减少。雌鸟除吃食和排泄外,昼夜孵蛋。雄鸟有明显护巢现象,如有人靠近便用嘴啄,15~18天雏鸟出壳。

幼鸟出壳后,雌雄亲鸟都参加育雏,不过初期以雌鸟为主,半月后以雄鸟为主。雏食以面包虫和其他昆虫为主,适量补充钙质。雏鸟26日龄时就能出窝和回巢,30日龄后就可独立生活。

本文标签: 鸟类知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