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黑啄木鸟的简介、形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保护现状

生物科学2023-02-08 13:43:45百科知识库

白腹黑啄木鸟的简介、形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保护现状 白腹黑啄木鸟的图片

白腹黑啄木鸟(学名:Dryocopus javensis,英文名:White-bellied Woodpecker)是啄木鸟科黑啄木鸟属的鸟类。

白腹黑啄木鸟(学名:Dryocopus javensis)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前额、头顶、枕部为红色,头顶和枕部的羽毛伸长,形成一个长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也是红色,其余头、颈、胸和上体均为黑色,腰部和腹部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还有铜绿色的光泽,颏、喉、前颈和颈侧具有白色的条纹,飞翔时白色的腋羽和翅下覆羽也明显可见。雌鸟与雄鸟的羽色相似,但头顶不是红色,而是黑色,也没有红色的颚纹。

中文学名:白腹黑啄木鸟

拉丁学名:Dryocopus javensis

英文俗名:White-bellied Woodpecker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黑啄木鸟属(Dryocop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5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中文学名: 白腹黑啄木鸟

同物异名: Picus javensis Horsfield, 1821,

拉丁文目名: PICIFORMES

拉丁文科名: Picidae

拉丁文属名: Dryocopus

拉丁文种名: javensi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Horsfield, 1821)

形态

白腹黑啄木鸟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前额、头顶、枕部为红色,头顶和枕部的羽毛伸长,形成一个长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也是红色,其余头、颈、胸和上体均为黑色,腰部和腹部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还有铜绿色的光泽,颏、喉、前颈和颈侧具有白色的条纹,飞翔时白色的腋羽和翅下覆羽也明显可见。

雌鸟与雄鸟的羽色相似,但头顶不是红色,而是黑色,也没有红色的颚纹。虹膜-黄色;嘴-角质灰色;脚-灰蓝。 叫声:响亮尖音的上扬kiyow声;飞行时亦作大声的kiau kiau kiau…錾啄声响亮。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地理分布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分布图

白腹黑啄木鸟在中国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等山地,

国外见于朝鲜中部和南部、韩国、菲律宾、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在中国终年留居四川西南部的盐源,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的贡山县、丽江、泸水、怒江和澜沧江间山脉以至南部西双版纳的勐阿、勐海和勐养等地。

生活习性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主要栖息于海拔1525—305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森林之中,有时也出现于山脚林缘、次生林,甚至农田里,常单独活动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能见到小的群体,多在高大乔木的中、上部活动和觅食。它们的翅膀短而钝,既不适于快飞,也不适于远飞,只在空中作波浪式的滑行,由这片树林飞向另一片树林。尾呈楔尾状,羽轴粗硬坚挺,有12枚尾羽,外侧一对甚小,中央1—3对尾羽羽端呈叉形,啄木时有支撑身体的作用。脚短,粗壮而有力,趾为对趾形,前后各有两趾,爪尖锐,适于攀缘和抓持树干,在取食的时候可以直上直下或向两侧呈螺旋状沿树干攀缘,也能双脚一跳一跳地进退。

喜开阔低地森林包括红树林。于何地出现都是喧闹而惹眼的鸟,常单独活动。取食于不同高度。每个洞巢都是由雄鸟和雌鸟自己啄成,洞口距地高度多在4—15米。有趣的是,它们用过的洞巢,第二年就不会再用了,有时它还在一年里凿上许多个洞,这样就为也在洞中筑巢,又不会自己凿洞的椋鸟、大山雀、红尾鸲、麻雀等森林食虫鸟类提供了条件,为这些保护森林的鸟类大军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

生长繁殖

白腹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树洞中,洞巢多选择在高大的死树和枯立木上,而不在活的树木上凿洞。白腹啄木鸟每窝产卵2—4枚。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白腹黑啄木鸟

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雏鸟为晚成性,而在育雏期间,也正是它们大量消灭害虫的时候。

保护现状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

生效年代: 1996年

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导致栖息地减少,食物减少。

白腹黑啄木鸟理查亚种Dryocopus javensis richardsi列入了《华盛顿公约》附录1。

保护现状

白腹黑啄木鸟的喂养应遵循饲料配比的科学化,就是要找出所养鸟生长发育、正常繁殖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并按此标准制定饲料配方。营养标准就是鸟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要量和比例。在养鸟过程中,常发现一些与营养有关的病态表现。比如瘦弱、过肥、换羽不正常、缺乏维生素引起的抽风、产薄壳蛋或畸形卵等,都应从营养学上考虑并通过改变饲料配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建立场地

应选通风良好、干燥、地势较高的向阳坡地。架设高空网箱,一般40--60平方米做一个网箱,高度为2.5--3米,用竹子搭架,缚以塑料网。在网箱内搭一个6平方米的鸟棚,供雨天避雨及夏季遮阳用。种鸟场地网箱应高出地面1.5--2米,应用竹子或树枝做成假树,搭上人工鸟巢,以利于产卵。

二、挑选种鸟

选取体大、健壮、无病的10月龄成对成白腹黑啄木鸟作为种鸟。单独饲养,在饲料中应多加含蛋白质、卵磷脂及钙的食物,以利于繁殖。

三、繁殖与育雏

1.产卵 野生种白腹黑啄木鸟一般春秋季节交配产卵。人工饲养可采取给雌鸟人工注射雌性激素的方法,促其短期内发情,可使每月都能产卵 。

2.孵化 将产后的卵收集起来,放入孵化箱内进行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应调节好温度及相对湿度,确保出壳率在98%以上。

3.雏鸟管理 雏鸟刚孵出时应注意保暖,及时饮水,饮水选用万分之二浓度的高猛酸钾溶液放入洁净的器皿中,每4小时更换一次。雏鸟出壳后,一般6--8小时有觅食行为,食物最好选谷子或碎米等体积小、易消化的食物,也可用雏鸡颗粒饲料。1周后在饲料酯比中可加入20%的稗子、稻谷等其它植物种子,2周后可投喂稗子、稻谷、谷子等多种植物种子。

本文标签: 鸟类知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