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学名:Spodiopsar cineraceus,英文名:White-cheeked Starling)属椋鸟科丝光椋鸟属,英文名直译为白颊椋鸟,俗名有杜丽雀、高粱头、管莲子、假画眉、竹雀。是适应能力非常强的鸟。因为它除喙与足呈橙红色外,全身都是灰褐色,所以叫它灰椋鸟。体长约23-25厘米,通体主要为灰褐色,头部上黑而两侧白,尾部亦白色,嘴和脚为橙色。
中文学名:灰椋鸟
拉丁学名:Spodiopsar cineraceus
英文俗名:White-cheeked Starling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中文属名:丝光椋鸟属(Spodiopsar)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2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灰椋鸟:形态特征图中等体形(24厘米)的棕灰色椋鸟。头部上黑而两侧白,臀、外侧尾羽羽端及次级飞羽狭窄横纹白色。雌鸟色浅而暗。
虹膜-偏红;嘴-黄色,尖端黑色;脚-暗橘黄。
叫声:单调的吱吱叫声 chir-chir-chay-cheet-cheet。
生活习性
结群 树上的灰椋鸟群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飞行迅速,整群飞行。鸣声低微而单调。当一只受惊起飞,其他则纷纷响应,整群而起。
迁徙在中国东北、华北等北部地区主要为夏候鸟,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为冬候鸟。每年3月末4月初开始迁至北方繁殖地,秋季于8-9月份即开始集群南迁,迁徙时常集成大群。
食性 灰椋鸟蓄势待发捉虫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螟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叶甲、金龟子、象鼻虫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
生境 灰椋鸟:灰色椋鸟栖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散生有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电柱上和树木枯枝上。
生长繁殖
灰椋鸟繁殖期5-7月。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通常成群到达繁殖地,4月末5月初开始分散成对,5月初至5月中旬即开始寻找巢位筑巢。有时在繁殖期间亦见有成小群在一起营巢繁殖的,未见有明显占区和种内竞争现象。
巢呈碗状,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草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细草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5-7枚,偶尔有多至8枚和少至4枚的,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翠绿色或鸭蛋绿色,大小为28-30mm×20-22mm,平均29.2mm×20.8mm。第四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
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地理分布
灰椋鸟:地理分布图西伯利亚、中国、日本、越南北部及缅甸北部、菲律宾。
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等省的东北部和东南部,越冬或迁徙经过河南、河北等地。
保护现状
灰椋鸟灰椋鸟是食虫益鸟,由于其嗜吃昆虫,在抑制害虫发生、保护植物方面具有很大意义,应注意保护。
灰椋鸟在笼舍饲养条件下曾达到产卵,但未能繁殖成功。因此鸟类网呼吁不要饲养灰椋鸟,养鸟的需求将导致对野生灰椋鸟的大量捕捉,很大数量的灰椋鸟将死于捕鸟、运输、贩卖、遗弃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