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生物科学2023-02-08 13:25:42百科知识库

栗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栗鹀的图片

栗鹀(学名:Emberiza rutila,英文名:Chestnut Bunting)是雀形目雀科鹀属的鸟类,因雄鸟繁殖期上体栗红色,故俗名大红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我国广大地区均有分布。

中文学名:栗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rutila

英文俗名:Chestnut Bunting

命名作者:Pallas, 17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1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黄色

外形特征

栗鹀:形态特征图 栗鹀: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小(15厘米)的栗色和黄色的鹀。

雄鸟:繁殖期雄鸟明白无误地为头、上体及胸栗色而腹部黄色。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色较暗,头及胸散洒黄色。

雌鸟:甚少特色,顶冠、上背、胸及两胁具深色纵纹。与雌性黄胸鹀及灰头鹀的区别为腰棕色,且无白色翼斑或尾部白色边缘。

幼鸟:纵纹更为浓密。

虹膜-深栗褐;嘴-偏褐色或角质蓝色;脚-淡褐。

叫声:由树的低栖处作叫。鸣声多变且似黄腰柳莺或林鹨。比灰头鹀音高。

栗鹀:非繁殖羽(冬羽)(摄影大连红隼) 栗鹀:非繁殖羽(冬羽)(摄影大连红隼) 栗鹀:非繁殖羽(冬羽)(摄影大连红隼) 栗鹀:非繁殖羽(冬羽)(摄影大连红隼) 栗鹀:非繁殖期雄鸟 栗鹀:非繁殖期雄鸟 栗鹀:非繁殖期雄鸟 栗鹀:非繁殖期雄鸟 栗鹀:当年的幼鸟 栗鹀:当年的幼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栗鹀雌鸟与雌性黄胸鹀的区别:栗鹀腰棕色;黄胸鹀雌鸟具有白色翼斑,眉纹皮黄色明显。

栗鹀雌鸟与雌性灰头鹀的区别:栗鹀腰棕色,且无灰头鹀的白色翼斑和尾部白色边缘,灰头鹀雌鸟耳羽下方具清晰的月牙形斑纹。灰头鹀各亚种羽色差异大,注意识别。

栗鹀雌鸟:始终栗红的腰 栗鹀雌鸟:始终栗红的腰 黄喉鹀雌鸟:翼上有白色翼斑,黄色眉纹 黄喉鹀雌鸟:翼上有白色翼斑,黄色眉纹 栗鹀雌鸟:栗红色的腰 栗鹀雌鸟:栗红色的腰 灰头鹀东方亚种sordida,雌鸟:月牙形斑纹 灰头鹀东方亚种sordida,雌鸟:月牙形斑纹

地理分布

栗鹀:地理分布图 栗鹀:地理分布图

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及外贝加尔泰加林的南部,越冬至中国南方及东南亚。

繁殖于中国极东北部并可能于长白山;冬季甚常见于南方省份及台湾。迁徙时可能见于整个中国东半部。

生活习性

栗鹀 栗鹀

喜有低矮灌丛的开阔针叶林、混交林及落叶林,高可至海拔2500米。冬季于林边及农耕区。

保护现状

栗鹀 栗鹀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标签: 大庆油区  daqingyouqu  鸟类知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