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脸鵟鹰(学名:Butastur indicus,英文名:Grey-faced Buzzard)是鹰科鵟鹰属的鸟类,别名灰脸鹰,在台湾也称为灰面鹫,根据其出现季节,还有南路鹰、扫墓鸟、清明鸟、国庆鸟以及山后鸟等称呼。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39—46厘米,体重375—500克。上体暗棕褐色,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尾羽为灰褐色。繁殖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越冬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等地。栖息于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针叶林等山林地带,以小型蛇类、蛙、蜥蜴、鼠类、松鼠、野兔、狐狸和小鸟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栖于高可至海拔1500米的开阔林区。飞行缓慢沉重,喜从树上栖处捕食。
中文学名:灰脸鵟鹰
拉丁学名:Butastur indicus
英文俗名:Grey-faced Buzzard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8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鵟鹰属(Butastur)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9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脸鵟鹰:形态特征图中等体型(45厘米)的偏褐色鵟鹰。颏及喉为明显白色,具黑色的顶纹及髭纹。头侧近黑;上体褐色,具近黑色的纵纹及横斑;胸褐色而具黑色细纹。下体余部具棕色横斑而有别于白眼鵟鹰。尾细长,平型。尾上覆羽白而具暗褐色横斑。尾羽暗灰褐,具黑褐色宽阔横斑。
虹膜-黄色;嘴-黑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颤抖的chit-kwee声,第二音上升。
灰脸鵟鹰 灰脸鵟鹰地理分布
灰脸鵟鹰:地理分布图灰脸鵟鹰没有亚种分化,繁殖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越冬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等地。
东北北部小兴安岭以至南部旅顺、西南部朝阳及河北为夏候鸟或旅鸟;河北沿海以至福建、海南和台湾中部的南投山区、八卦山、大肚山脉,南部的绿春半岛等为旅鸟;长江以南地区,南抵广东沿海岛屿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为冬候鸟。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越冬于东南亚、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繁殖于东北各省的针叶林,经中国东部,迁徙时见于青海、长江以南及台湾。
生长繁殖
灰脸鵟鹰:亚成鸟一般每年4月末到5月初迁往繁殖地,9月末到10月初离开繁殖地。不过它在各地的种群数量都很少,较为罕见。
生活习性
灰脸鵟鹰:起飞栖息于山区森林地带,见于山地林边或空旷田野。飞行轻快,动作敏捷。飞行时两翅不断鼓动,有时作直线飞行,有时围绕着某一地点作圈状翱翔。迁徙时通常下午3~4时成群在栖息地上空不停地盘旋,直至黄昏,才在栖宿地山坡树林中停息。
通常贴近地面飞行或栖于窥伺猎物,也常徘徊于地上捕捉食物。通常分散活动觅食,但在迁徙期间,常结成小群,伴随追逐小型鸟类南迁。主要食物有小形啮齿动物、小鸟、蛇类、蜥蜴、蛙类和各种大型昆虫等。
灰脸鵟鹰:捕食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