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能自然形成自然发展的,即在人的天性中自然存在其萌芽和发展趋势,如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意识等。另一方面是不能自然形成的,必须靠教育才能完成的,即有待于后天培养起来的,如知识、技能等。前者受阻,则必定妨碍后者的发展。因此,启蒙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创造最好的条件,保持、鼓励、诱发和促进前一方面的各种素质的自然发展。非常重要的是教育者不要在无意中扼杀、压抑孩子这方面的发展。然而,人们在谈论儿童智力问题时,常常谈到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而对创造力这一人类智力潜能中最重要的能力却不甚了解。恰恰创造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力因素。儿童时代是人生学习的黄金阶段,人的创造力在这个阶段常常有所表现,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和培养,是家长及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
创造意识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过程,是个人产生一些新颖、奇特的看法,或者制作出一些全新产品的思维过程。而儿童则是在游戏中显露出来。故而,创造力是一种人人都有可能具备的能力。在自由游戏中,孩子双手的灵巧性受到锻炼,因四肢运动与大脑思维之间的生理联系,而促使孩子大脑最富创造性的区域得到开发。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评论事物,喜欢尝试,思考变化多,反应迅速,不受已知信息的限制等。孩子在自己的自由天地中常常有创造性的表现,创造也会给他们带来快乐,使精神、心理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有助于儿童对环境、社会适应能力的建立。而这种适应能力又有助于他们的创造力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因此,父母为孩子选择适合其年龄的玩具,对诱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重要。一般以组合式而非成品的玩具(如积木),可拆可分的、多用途的玩具,更能促使儿童发挥创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成就感是需要与同伴一起分享的,否则成就无从谈起。孩子独自玩耍,兴趣是不能持久的,还易产生无聊感和烦躁情绪。因此父母再忙,也要抽点时间陪孩子玩玩。上幼儿园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对孩子的社会适应力会有帮助,但是,这是代替不了父母的作用的。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最亲近、最可依赖的人,父母的肯定和赞许更能激励孩子尝试和进取的心理。
创造离不开想象,孩子靠想象力开启幻想世界。只有在这种自由幻想世界里,创造思维才会萌发。对于孩子所表现出的、所谈论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建立于幻想上的自我概念等,不要认为孩子荒唐,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或微不足道,不屑一顾。要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要耐心地帮助他们,使孩子明白过多、过分夸大的表现是不正确的。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思路上去想象、去创造,理想要与实际相接近,与实际生活相符。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家庭的民主气氛有利于孩子发挥其创造力,但又不允许其任性,为所欲为。学校则应对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因材施教。一个好思考、变化多、能触类旁通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受过多的约束。他们自信、好奇、喜欢幻想、有探险精神,这类孩子很容易受老师的责备、同学的排斥,认为是不听话、好出风头,是刺头。因此会使孩子变得郁郁寡欢,无所适从。他们的创造力就不可能继续发展,或者久闻成习,弄假成真,以歪就歪向坏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