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由一种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病菌通过皮肤或粘膜的小伤口侵入网状淋巴管引起皮内淋巴管发炎。开始时局部皮肤出现红斑,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界清楚,略微隆起。手指压斑块可使红色消退,但除去压力后红色很快恢复。随着病程进展,红肿向四周蔓延,中央的红色消退,有少许皮屑脱落,颜色转为棕黄色。由于淋巴管炎症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所以可以出现水泡,伴有烧灼样疼痛。溶血性链球菌的播散力很强,当它侵入血液时,即可引起全身中毒性反应,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烧,头痛,呕吐等。
丹毒好发于面部和下肢。有时发生在头部,肿胀严重,伴有剧烈的头痛及附近淋巴结肿大。
丹毒一般不化脓,很少发生组织坏死,但容易反复发作,而且常在同一部位复发。如有足癣的患者常反复发作于足背和小腿前方皮肤,导致皮下淋巴管阻塞,使小腿皮肤粗糙变硬,日久天长可能形成橡皮腿。
丹毒往往须要和蜂窝织炎相区别。前者病变主要在皮肤、粘膜的淋巴网。
典型的丹毒边界清楚,有隆起的红斑,疼痛常不明显。后者病变在深部软组织,局部红肿以中央明显,与周围边界不清,一般均有明显疼痛和压痛,并且可以化脓。
患了丹毒,一定要到医院去治疗,因为丹毒起病急,发病快,常伴有畏寒及高热,用一般的口服药不易控制。所以首先应选用青霉素类药做静脉滴注。若青霉素过敏可考虑改用红霉素或其他抗菌素静脉滴注。用量要足,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可过早停药,在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消失后还应继续用药5~7天,以防复发。局部皮肤应用1‰雷夫奴尔(或50%硫酸镁溶液)持续湿敷。如发生在下肢,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同时还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或超短波照射,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中药凉血清热解毒方剂对丹毒也有很好的功效。
慢性复发性丹毒,若发生于颜面,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寻找鼻、咽、上颔窦及齿槽处有无病灶,并加以治疗。要改掉挖鼻孔的坏习惯。对于下肢复发性丹毒应寻找感染的病因,给予治疗,以避免病菌侵入。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较低,即使皮肤发生轻微的损伤,也一定要及时消毒处理,必要时应使用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