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忌暴躁易怒?

生活科学2023-02-05 13:39:44百科知识库

为什么忌暴躁易怒?

俗话说:“气宽寿长。”所谓“气宽”,是指遇事不生气、不发怒。生气、发怒是人的意愿和活动遭到挫折后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如人的愿望达不到目的,自己的见解和言论遭到人家反驳、曲解;遇到不称心的事,不明不白地受人指责、侮辱;自己受骗上当及疲劳、疾病的担忧等诸多的心理背景均能使人生气、发怒。此外,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改变,特别是任过官职的老年人,在位时,抬手动脚有人帮,性格上也非常温和、开朗;但离退休后,生活环境变了,整天在家里,今天要买粮,明天要买菜,出门没小车,干活没人帮,于是心烦意乱,性格也就逐渐由过去温和、平静,待人热情变为暴躁易怒,一遇有不顺心的事极易生气、发怒。

  《黄帝内经》指出:“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肾”。现代医学认为,愤怒、生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当人发怒时,理智明显降低,同时还伴随体内生理功能的改变,表现为心跳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高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激动和兴奋。兴奋时理智性降低,便很可能会做出越轨的事,甚至造成终身遗恨。相反,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愉快的精神,乐观的情绪,就能调节体内的植物性神经,使体内各脏器的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从而增强人体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

  要使自己健康长寿,就必须保持愉快的心情,少生气,不发怒。当然,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使人有发怒、生气的时候,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专家们认为,情绪反应是神经系统短暂的联系,可以被一种新的联系所代替。这就靠平时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保持自己的修养,时刻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一旦出现使你发怒的刺激时,可以采取回避方式,防止发怒;也可把发怒、不快的事坦率地讲出来,以消怒气或闷气。不过,最好的方法是发怒生气时,要努力去寻找幽默,去干自己高兴的事情,去寻找一种自我安慰的理由,以保持愉快轻松的精神状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消沉,不悲观失望,做到心胸旷达,乐以忘忧。

本文标签: 保健养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