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抗击艾滋病的万里长城(上)

生活科学2023-02-05 13:18:11百科知识库

筑起抗击艾滋病的万里长城(上)

也就是在数年前,许多中国人还不知道艾滋病为何物。当西方人已经陷入艾滋病的“水深火热”中时,中国人还只是“隔岸观火”,却一不留神,“火”已烧到家门口,而且还在加速蔓延。目前唯一的出路是“唤起民众”,筑起抗击艾滋病的万里长城。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它的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为AIDS。Acquired意为获得性,就是说本病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的。Immunodeficiency意为免疫缺陷。本病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Syndrome意为综合征。患病者的多个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出现几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和病理征象。

要认识艾滋病,首先应了解艾滋病的“重灾区”——免疫系统。

人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这些东西侵入人体,先是遭遇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免疫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是淋巴细胞。它们从淋巴组织中出来进入血液,在全身不停地巡逻以御敌。淋巴细胞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能直接攻击入侵者。T淋巴细胞中的CD4T淋巴细胞尤为重要。当微生物侵入人体,CD4T淋巴细胞便立即发出警报,指挥其他淋巴细胞特别是CD8T淋巴细胞作出反应,进入战斗。B淋巴细胞可针对入侵者产生一种特异性的物质,称作抗体,抗体与“入侵者”结合,进行“肉搏”,并力图将其歼灭。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就会长驱直入,使人发生严重的感染或癌症,甚至死亡。

艾滋病毒的主攻目标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它进入人体后,首先侵入免疫系统的指挥者——CD4T淋巴细胞内,或侵入其他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并产生大量病毒,由此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进行搏斗,并将大量病毒消灭,但总有少量病毒残存。半年至数年后艾滋病毒便会猖狂地活动起来,借助人体大量复制并释放出的病毒,四面出击,大肆迫害CD4T淋巴细胞乃至整个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和病毒进行持续的殊死搏斗,最终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被“侵蚀”,全线崩溃,无力“抗敌”,于是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随之发生,这便是艾滋病了。

艾滋病毒的入侵,使B淋巴细胞产生艾滋病毒抗体,若经艾滋病毒血清学检测即可见“艾滋病毒抗体阳性”征象,由此,便可确诊被检者已感染艾滋病毒。

艾滋病是如何被发现的

艾滋病毒的发现应归功于法国巴斯研究所的蒙塔尼尔教授。

蒙塔尼尔于1983年报告,自艾滋病前期患者的淋巴腺中分离出一种病毒,命名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此新病毒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简称为艾滋病毒,英文名为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为HIV。

1986年蒙塔尼尔及其同事再次报告发现了另一种类型的艾滋病毒,遂将第一起被发现的艾滋病毒称为1-型艾滋病毒(HIV-1),而再度分离出的艾滋病毒为2-型艾滋病毒(HIV-2)。HIV-1至少又可以分为11个亚型(A~J、O)。两者虽然属同一家族,但有诸多不同,用测试1-型艾滋病毒的试剂不能检测出2-型艾滋病毒。

艾滋病是从哪里来的

科学家发现,在非洲绿猴身上有一种病毒称为猴免疫缺陷病毒(猴艾滋病),与人类艾滋病毒很相似,非洲约30%~70%的绿猴被此病毒感染过,但只带病毒而不发病。若亚洲短尾猴(如恒河猴)感染此病毒,会发生严重的免疫缺陷,乃至死亡。

有研究发现,人2-型艾滋病和猴艾滋病毒的遗传结构很相似,因此推测人2-型艾滋病毒可能来源于猴艾滋病毒。非洲绿猴将艾滋病毒传染给了人,随之广为传播至全世界。

1-型艾滋病毒与2-型艾滋病毒、猴艾滋病毒的结构差异较大。有人推测其可能很久以前已存在于某些少数、较孤立地区的人群中。

此外,科学家还从猫、牛等动物身上发现了猫艾滋病毒和牛艾滋病毒。但艾滋病到底从何而来,至今仍无定论。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自1981年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后,人们惊恐地注意到,艾滋病正在全世界迅速流行。目前已有150个以上国家发生此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截止2002年,全世界感染艾滋病毒者达7000万,死亡2000万人。目前HIV-1感染以非洲、美洲和欧洲为主,亚洲的日本、东南亚(尤其是泰国)、中国等均有报道,且呈增加趋势。HIV-2感染主要限于西非。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AIDS患者以来,到2002年底已报告HIV感染者20560例,包括AIDS患者2639例,死亡1047例,估计实际感染人数超过100万以上,AIDS患者20万,其中现存8~10万。

艾滋病患者主要是青壮年,病死率很高,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医学、道德、法律问题。尽管很多国家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和防治,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未找到根治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

情况在继续恶化,全世界被笼罩在艾滋病的阴影下。因此,艾滋病被称为“世纪新瘟疫”、“超级癌症”。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一、性交传播:这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性肛门交媾、异性交媾、口交都会传播艾滋病毒,其中肛门交媾最危险。生殖器患有性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溃疡等,则会增加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性。①同性恋传播:同性恋分为两类,男性同性恋和女性同性恋。男性同性恋进行肛交,而直肠粘膜薄且脆弱,很多微生物滋生其间,易破损、发炎,男性精液中的艾滋病毒能经直肠粘膜内的细微损伤处,与对方的血液和细胞接触而传播。男性同性恋者的性伴侣常为多个,因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大。在有关艾滋病的讨论中所指的同性恋,通常是指男性同性恋。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有同性恋的秘密活动场所。有关方面估计,某市同性恋者已达1万人左右。对他们的调查表明,80%以上的人有肛交行为,60%有口交行为,同性恋性伴侣平均为7人,有过性病史的人占总人数的1/4。30%以上的人与外国公民有过同性性行为。②异性间性行为的传播:异性交媾同样可以传播艾滋病毒。这些因异性间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人,多数对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一知半解或十分贫乏,更无有效的防护措施,也有人明明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仍继续进行不安全性交。③口交、接吻的传播:男性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精液中有大量艾滋病毒,可以经口交传播给他人。从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唾液中可以查到艾滋病毒,因而,理论上说,深情接吻是有可能传播艾滋病毒的。但在实际情形中,唾液里所含艾滋病毒量少,而口腔粘膜无破损时,不易感染艾滋病毒。

二、血液传播:①输血传播: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在没有发病前,与常人无异,但其血液中已经有了艾滋病毒。若将其血液输予他人,会使受血者感染艾滋病毒。为此,中国政府已明确规定对献血者须进行例行检测,以确保血液中不带有艾滋病毒。我国已从献血者中查出艾滋病毒感染者。②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某些成分提取制成的生物制品。例如血友病,因患者体内缺少一种凝血因子(第8因子),凝血功能障碍,极易出血,须经常注射第8因子,而这种物质是将成百上千人的血液混合后提取的。1983年以前,艾滋病虽已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一股“潜流”,却尚未为人们所认识,因而,血液制品中难免会带有艾滋病毒,致使成千上万血友病人罹难。③静脉吸毒传播:吸毒者常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和针头静脉注射毒品,以致很容易地将血液中的艾滋病毒随注射器传播开来。

三、母婴传播:感染本病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传播给婴儿。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婴儿,大多数在5年内死亡。

四、其他途径传播:包括用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授精等。此外,医护人员被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受污染也有可能被传染。

(未完待续)

本文标签: 保健养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