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种田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

农业百科2023-02-10 17:23:38百科知识库

制种田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春播玉米区的重要病害。近两年铁岭地区玉米制种田中发病较严重,尤以西丰县天德镇东生村制种田母本178丝黑穗病为重,造成种子减产,已成为玉米制种田必须防治的一大病害。
1.发病特点发病征状 西丰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天德镇东生村制种田母本178丝黑穗病重发田平均发病率62.7%;平岗镇杨木村母本8902发病率11.7%。从调查结果看,一般抽穗后才显出症状,即在雌穗和雄穗上表现,但部分品种苗期发病症状明显,表现为叶片黄条型、矮缩丛生型、顶叶扭曲型等特异征状。大部分抽穗后表现典型症状,病株雌穗短小,基部膨大,不出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
2.发病原因玉米丝黑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散落在土中、粪肥或种子表面的冬孢子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病菌侵染土壤温度范围为21摄氏度~28摄氏度,以25摄氏度最适宜,湿度在中等偏旱时最有利于病菌侵入,以土壤含水量20%左右发病率较高。每年种子田播期均在4月中下旬,此时温度较高,土壤墒情适宜,越冬孢子繁殖旺盛,造成玉米苗期丝黑穗病流行。
铁岭地区是辽宁省主要玉米繁种区,连年繁种重茬年限长,丝黑穗病越冬孢子在土壤中基数较大,致使玉米制种田播种过早、过深的发病重,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严重。
3.防治技术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发病严重的地块繁制一些抗病品种,如农大108、鲁单50、鲁单981等。铁单12、铁单10、掖单系列品种等抗病性较弱。
②改进栽培技术,实行轮作制度;深翻土地,选种晒种,或采用包衣种子,适期播种,适当浅播;发病种子田及时摘除病瘤或拔除病株;收获后及时将秸秆运出田地,减少初侵染源。
③药剂防治,用种子量的0.3%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及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

本文标签: 粮食作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