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

农业百科2023-02-10 15:10:34百科知识库

大黄鱼

(一)形态特征:大黄鱼体延长,侧扁,背缘和腹缘广弧形,尾柄细长。体长为体高的3.5―4.2倍,为头长3.4―3.8倍。头长为吻长3.9―5.0倍,为眼径3.―5.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3.4―3.8倍。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下侧面和腹面金黄色,背鳍及尾鳍灰黄色,胸鳍和腹鳍黄色,唇桔红色。头侧扁,大而尖钝,具发达粘液腔。吻钝尖,大于眼径。吻褶完整,不分叶;吻上孔颇细小,3个,有时消失;吻缘孔5个,中吻缘孔圆形,侧吻缘孔裂缝状。眼中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隔圆突,大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长圆形。口大,前位,斜裂。下颌稍突出,缝合处有一瘤状突起。上颌骨后端几伸达眼后缘上方。牙细小,尖锐;上颌牙多行,外行牙扩大,前侧数牙最大;下颌牙2行,内行牙较大,下颌缝合部瘤状突起的后面2牙较大,其尖端向内。颏孔6个,不明显,中央颏孔及内侧颏孔呈方形排列,外侧颏也存在。无颏孔。鳃孔大。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鳃盖骨后上方具2扁棘。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具假鳃。鳃耙细长,约为眼径2/3。鳃耙9+16-17。头部及体前部被圆鳞,体后部被栉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鳍膜的2/3以上均被不圆鳞,尾鳍被鳞。背鳍与侧线间具鳞8―9行。体侧下部各鳞常具一金黄色腺体。侧线完全,前部稍弯曲,后部平直,伸达尾鳍末端。背鳍连续,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具一深凹,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具9―10鳍棘;第一鳍棘短弱,第三鳍棘最长。臀鳍具2鳍棘,起点在背鳍鳍条部中间的下方;第二鳍棘长等于或稍大于眼径。胸鳍尖长,长于腹鳍。腹鳍较小。尾鳍尖长,稍呈楔形。鳔大,前端圆形,两侧不突出成侧囊,鳔侧具31―33对侧肢;每一侧肢具背分支及腹分支,腹分支分上下两小支,下小支又分为前后两小支,前后两小支等长,互相平行,沿腹膜下延伸达腹面。耳石略呈质形,腹面具蝌蚪形印迹。椎骨一般26个。

  (二)生态习性:大黄鱼喜栖于水深60米以内沿岸浅海区的中下层,生殖时集群于中上层,属暖温性集群洄游的近海性鱼类。厌强光,常集中于透明度较不的浑水区,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食性广,属捕食性鱼类,食饵种类多达百种。幼鱼主要摄食桡足类、糠虾、磷虾等浮游动物。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虾类、蟹类、糠虾类等。生殖期间摄食强度降低。大黄鱼还具有强烈的发声能力,在生殖期产卵群体伴有强烈的“冬冬”、“咕咕”叫声。在鱼群密集时发出的声音犹如水沸声或松涛声。大黄鱼的产卵场多在河口附近或岛屿、内湾的近岸浅水区,水深一般不超过20米,底质为软泥、泥沙。大黄鱼一生能多次产卵,主要产卵季节为春季和秋季,大潮汛期为其排卵期。怀卵量10―110万粒,一般20―50万粒。大黄鱼主要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及黄海南部,以浙江产量最高。

本文标签: 水产渔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黄鱼
2023-02-10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