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鲟鱼种驯化关键技术

农业百科2023-02-10 13:49:39百科知识库

史氏鲟鱼种驯化关键技术

1.掌握好驯化时机。

  一般认为,当史氏鲟鱼苗体长达到4-10厘米、体重达到0.3-3克时可进行驯化。根据本人经验,史氏鲟鱼苗的驯化在上述体长或体重范围内规格越小越好,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水蚯蚓的使用量,降低饵料成本;另一方面,在低水位的情况下,保证鱼苗均匀分布在池底,且鱼苗占的空间较大,容易接触到食物,进而利于驯化成功。

  2.掌握适宜的放养密度。在鱼苗体长4厘米左右时,放养密度应保持在每平方米300-500尾,以后随着体长的增长而适当稀放。鱼苗放养过密,容易造成鱼苗过分拥挤,产生"漂苗"(鱼苗不沉底,总是在水面或沿池壁活动,不能与饲料直接接触),久而久之,鱼苗因摄食不到饲料而消瘦死亡;有时还会因过密而导致鱼苗缺氧死亡。鱼苗放养过稀,浪费空间,增加成本。

  3.正确调节池水水位和水流速度。驯化开始一周内应采用低水位,一般水位控制在28-30厘米,水流速度应适当慢些;一周以后,随着鱼苗个体的增大,鱼苗所需空间加大,水位可提高到40-45厘米,水流速度也应适当加快,投喂饲料时,最好停止加水和停止充气15-20分钟,以利鱼苗摄食。

  4.保证水中有充足氧气。流水养殖史氏鲟鱼苗,大多采用的是深井水,因此最好采用"双暴双充"法增氧:在深水泵出水处、养殖池上部的笛式进水管处,尽可能使水充分暴露于空气中;蓄水池和饲养池内分别充气增氧。同时还应适量投喂、经常排除污物等,以减少耗氧因子。

  5.及时分苗,及时防病。驯化过程中,要及时把一些不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鱼苗(漂苗)挑选出来单独饲养,可继续用水蚯蚓喂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驯化,同时要按规格大小分开饲养。要经常用高锰酸钾全池消毒,并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本文标签: 水产渔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