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传统吃食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鲂鱼等)的养殖,发生了养殖方式的大转变,相当一部分的养殖模式改用投喂配合饲料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有些养殖户养殖效果比较好,经济效益可观;有些养殖户则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亏损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种因素,其一是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其二就是饲料。本文就池塘养殖如何投喂配合饲料,作了技术小结,仅供参考。
一、坚持"四定"原则坚持用质量稳定的配合饲料,注意日投喂次数、投喂时间和日投喂量的安排。
1.日投喂次数取决于鱼类的摄食习性和消化特征,与水温和鱼体规格大小有关。水温低时,每日1~2次;水温高时,每日3~4次。鱼体规格小时,投喂次数多;规格大时投喂次数少,如:鱼苗阶段每天投喂4~5次,鱼种阶段每天3、4次,成鱼阶段每天2~3次。
2.投喂时间应掌握每天日出后两小时至日落两小时之间投喂的原则,夜间不宜投喂。每两次投喂时间间隔控制在3~4小时之间。如:8∶00、11∶00、14∶00、17∶00(每日4次);8∶00、12∶00、16∶00(每日3次);10∶00、15∶00(每日2次)。
3.投喂数量坚持"两头少,中间多"的原则。喂第一餐时,水温相对较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水中溶氧量相对较少,不宜多喂;最后一餐喂完后,太阳即将落山,水中溶氧量逐渐减少,鱼吃得越多,消化时耗氧越多,易造成浮头,甚至泛池现象,不宜多喂。中间1~2餐,水中溶氧量高,可适当多喂。
二、驯化投喂即让鱼形成摄食条件反射,这样能大大减少饲料浪费。方法:每次投喂之前,先用口哨吹响一会儿或用其他东西敲响一会儿,再喂鱼。
一段时间后,鱼儿听到响声就会集聚摄食。
三、掌握科学的投喂技巧投喂方法得当是获得好效益的重要因素。
1.限量投喂,让鱼吃7~8成饱很多养殖户在喂鱼时,担心鱼吃不饱,不仅喂到食场没有了鱼才停止,甚至有的晚上还加喂一餐,这是很不科学的,也是很不经济的。因为如果喂得过饱,许多食物没有经过消化吸收就排出体外,造成浪费,又污染水质。同时过饱的鱼类,易造成"虚胖"现象,易发生疾病。因此鱼吃得越饱,超过一定限度,饲料利用率就低,饵料系数也就越高。在喂鱼时,如果发现有70%~80%的鱼离开食场,就应当停止投喂,也就是以给鱼喂7~8成饱为宜。在生产中,要定期抽样检查鱼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投喂量掌握在鱼体重的2%~5%,根据水温、天气、鱼类活动等情况作出调整。
2.均匀投喂无论是采用手撒法还是投饵机投喂法,都要做到均匀投喂。饲料要撒得开,保证每尾鱼都有充分摄食的机会。投饲频率要适中,不能过快,过快时鱼来不及吃完,饲料就沉入池底,易造成浪费。也不能太慢,太慢时每次投喂时间过长,鱼抢食消耗体能太多,影响摄食。正常情况下,每次投喂持续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为宜(视鱼的数量多少而定)。
3.投喂新鲜饲料发霉、结块或有异臭的饲料不投喂,以免发生鱼体中毒或诱发疾病。每批饲料均应掌握在保质期内用完。
4.认真观察,做好记录通过观察鱼类的摄食情况,能够及时了解饲料的适口性、鱼的摄食强度和鱼病发生情况,便于调整投喂量和诊治鱼病。作者单位:福建松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黄恒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