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拉巴石斑鱼(EpineDhelusmalabaricus)俗称青斑、黑点青斑、过鱼,隶属于鲈形目、石斑鱼属,是我国东南沿海香港、台湾养殖最多的一种石斑鱼。玛拉巴石斑鱼体型颜色与点带石斑鱼十分接近,两者最容易混淆。与点带石斑鱼不同的是,玛拉巴石斑鱼前鳃盖的下角无膨大的棘齿,头及身体的斑点间还有散布的不规则白斑。玛拉巴石斑鱼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饲养成活率高,便于暂养,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我国南方沿海海水网箱养殖的新品种。目前能进行工厂化生产的石斑鱼苗种仅有玛拉巴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但实际上它们离能够较稳定地进行种苗批量生产的目标尚有相当的差距。多年来,笔者分别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利用闲置的对虾育苗厂、鲍鱼苗种培育养殖厂等进行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苗种生产。在育苗过程中成活率最高时每批次利用1千克受精卵,培育出规格为3厘米以上的苗种28.5万尾,育苗成活率达23.75%,正常情况下,一般为11.20%,育苗效果和经济效益较为理想,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一、亲鱼培育与繁殖1.亲鱼培育玛拉巴石斑鱼亲鱼由海水网箱培育而成。为获取优良品种,提高亲鱼质量,定期从天然苗种养成的商品负或捕自自然海区的商品鱼中选出体形、体色正常、体质健壮、个体大的3龄以上成鱼作为后备亲鱼进行强化培育,补充优化产卵亲鱼群体是获取优质受精卵、培育健壮种苗的技术关键。亲鱼培育过程,保持水温22~32℃,盐度28~33、pH值7.8~8.6。海南三亚地区可终年在海水网箱中培育,广东、福建冬季要求移置到水泥池培育,采取保温、加温措施。水泥池培育密度为1尾/平方米,水深2米,保持水质清新,每天换水100%~200%,换水时清洗池底和池壁。每天投饵1~2次,饵料以海蛎、杂虾、小鱿鱼、蓝圆鳇为主,并在饵料中添加VE、Vc、鱼肝油及卵磷脂,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4%~8%,以亲鱼不到水面抢食为度。投完饵料后,及时将沉于池底的残饵捞出池外,防止污染水质。
2.繁殖常规培育的亲鱼无论培育在海水网箱或水泥池均能自然产卵。选择雌鱼3龄以上、体重2.5千克以上、体长40~110厘米,雄鱼8龄以上、体重6千克以上、体长60厘米以上,体色鲜艳,体质健壮、无病症、无外伤、无畸形的亲鱼为产卵亲鱼。雌鱼腹部膨大柔软为佳,雄鱼以轻压腹部即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为准。①海上网箱自然产卵:网箱规格与亲鱼培育网箱相同,用60~80目的尼龙筛绢网制成,将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移入产卵网箱,放养密度为1尾/平方米,若条件允许可在网箱内布设气石,适量充气。每天早上用捞网收集受精卵。②室内产卵池自然产卵:产卵池容积100~200立方米,亲鱼放养密度1尾/平方米,雌雄比例1∶1,静水或流水,24小时充气,日换水量200%~300%,日投喂1~2次,每天吸污,亲鱼在池中自然产卵受精,用流水溢水法和100目捞网收集受精卵。
二、育苗池与用水处理1.育苗池玛拉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为室内水泥池和室外水泥池两种。室内水泥池为亲虾繁育池和虾苗培育池,规格5米×4米×1.2米和5米×4米×1.8米:室外水泥池为鲍鱼培育池,规格6米×2米×1米和8米×3米×1米;进排水方便、能控制温度、调节光照、充气。每平方米设1个气石充气。单细胞藻和轮虫、蒙古裸腹蚤培养池均为室外水泥池,规格10米×10米×1.5米、6米×2米×1米和8米×3米×1.5米等3种,动物性与植物性饵料应隔离培养,以免互相感染。鱼苗培育池与动物性饵料(轮虫、蒙古裸腹蚤)培养池及单细胞藻培养池之间的水容量比应为1∶1.5∶3。
2.育苗用水处理育苗用水从海区砂井和石砾中抽取,水质洁净清新,经黑暗蓄水池沉淀12小时,再经砂滤和棉花过滤棒过滤后进入育苗池使用。
三、育苗环境条件1.育苗水温玛拉巴石斑鱼仔、稚鱼的培育水温为24~31℃,以27~30℃最为适宜。
2.育苗水比重育苗前期比重1.018~1.023,最适为1.021,稚幼鱼期可根据自然海水的比重情况将其降至1.015。
3.光照育苗池一般光照控制在5000~15000勒克斯,以8000~10000勒克斯最为适宜,光线要充足,但不宜有直射光,以均匀漫射光为好。阴雨天气光线不足时可增开日光灯,加强光照,夜间育苗室不开灯。
4.溶氧量一般要求育苗池保持溶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
5.氨氮氨氮含量是育苗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水质指标,一般要求不超过0.5毫克/升。
四、放苗前的准备1.基础饵料的培养(1)单细胞藻的培养:小球藻和扁藻先在25升的薄膜袋和1立方米的塑料白桶培养,待藻液长到一定浓度再扩大到水泥池培养。
2.小时连续充气,培养小球藻和扁藻所用的培养液成分为硝酸钠20克、磷酸二氢钾2克、尿素20克、过磷酸钙5克、柠檬酸铁20毫克、小杂鱼和花生粕混合发酵溶液500毫升、消毒海水1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