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苞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湿度大时病斑连成大片,斑上产生灰黑色霉状物。果穗苞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二、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尤其多雨多雾和连阴雨天气易引起病害流行。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农业防治。适期早播。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实行轮作。
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