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农业百科2023-02-10 12:28:16百科知识库

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症状:玉米大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大斑病的病斑呈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时出现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小斑病的病斑开始是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形成边缘红褐色,中央黄褐色的椭圆形病斑。病斑大小、形状因受叶脉限制而有差异,但病斑最长在2厘米左右(小于大斑病)。病斑常表现为椭圆形病斑或长条形病斑;在抗病品种上有的仅表现为圆形坏死小斑点,病斑连片后常造成叶片提早干枯死亡,在病斑反面或枯死叶片反面产生稀薄的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杆肥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

  3.喷药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防效好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摘除病叶。两种叶斑病一般都是先下部叶片后上部叶片逐渐发病,当下部两叶片发病率在20%左右时,应立即去除病叶,隔7-10天再去除3-5片叶,对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但必须大面积进行,而且在短期内完成效果明显。摘除病叶后立即施肥浇水,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

  常用药剂: 多菌灵、敌菌灵、代森锰锌、克瘟散。

本文标签: 粮食作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