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生育期田管技术要点

农业百科2023-02-10 12:08:21百科知识库

玉米全生育期田管技术要点

玉米是我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分饲用玉米可鲜食玉米两部分。饲用玉米又分为冬玉米和大春玉米,鲜食玉米分鲜食甜玉米和可周年生产的糯玉米。这是主要讲饲用玉米生产。

  一、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玉米种有“正大”系列种,“金耕”系列种以及当地的常规种,冬玉米建议选择“耕源早一号”。在用种的选择上一定是要选在当地种过的种子较为安全。

  二、播种期安排

  冬玉米一般在头年的11月下旬或12月播种,次年5月收获。大春玉米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份播种,8—9月收获。

  我市的冬玉米栽培一般较为标准,亩产也较高,最高可达 700公斤 。大春玉米由于种植和管理较为粗放,单产仅为 160公斤 左右。

  三、整地及播种

  经“两犁两耙”后的地块,按沟到沟 1.2米 开厢,先每亩条施玉米专用复合肥 40公斤 后再合厢,使厢面宽 0.8米 ,沟深0.2~0 .25米 。按株距 0.3米 、行距 0.5米 打穴播种,播种按每穴1、2、1、2粒地点播干籽(或经浸种后的湿种子)盖细肥土。每亩种植密度在4000—4400株,留单株可利于玉米个体均衡生长,达到高产的目的。亩用 200克 “甘玉壮”兑水 50公斤 除草剂喷施于厢面,并边喷边盖膜,将膜压紧保湿。播种后可灌“跑马水”一次,以促进种子整齐出芽。待小苗长到2~3叶时破膜出苗,并浇清肥水(沼液最好)一次,压紧膜口可保温保湿。

  根据玉米需肥特性,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按施肥卡建议方案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减少成本、提高肥效、增产增收和减轻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四、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间苗,杂交玉米生产较为旺盛,待破膜后,要间苗、补苗,每穴只能留一株,对缺塘的要及时补上,并浇足定根水。中耕除草,前期苗小应及时中耕除草,待玉米封行后,除草压力就会轻些。这前期主要防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拨节孕穗期,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巧施穗肥、重施穗肥。亩用复合肥10公斤或尿素10公斤隔株穴施、盖土。施用时间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和抽天花时。施后灌水一次,利于植株吸收养分。

  此时要防治玉米大斑病,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天再防一次。玉米锈病,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隔7天再防1—2次。

  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等,可用1%辛硫磷颗粒剂亩用1~2公斤撒施于大喇叭口期或用15%虫唑乳剂 150克 兑水 50公斤 喷雾。

  五、后期管理收获

  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产量,在每天上午的9~11时进行。开花授粉期之后是玉米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此时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适时收获,待玉米籽粒成熟变便后及时收获,防止农害和因雨水等因素影响产量。

本文标签: 粮食作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