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的原因、预防及补救措施

农业百科2023-02-10 12:06:07百科知识库

玉米倒伏的原因、预防及补救措施

一、倒伏原因

  1.品种。所种品种根系不发达、植株高大、茎秆细弱、韧性不足的容易引起倒伏。

  2.种植密度、方式不合理。玉米机播后少间苗或不间苗,造成玉米田密度过大,造成秸秆细弱,节间拉长,穗位增高,增加了倒伏的潜在危机,遇见大风大雨,造成倒伏。

  3.肥水管理不科学。肥料在苗期一次性施入,导致玉米苗期旺长,株高增加,容易倒伏。或玉米苗期及拔节期大水大肥、重氮轻磷,少施或不施钾肥,造成钾肥尤其缺乏。使基部2~3节间过度伸长,植株和穗位增高,给后期倒伏造成潜在威胁。而钾肥的缺乏直接导致玉米苗弱、茎秆韧性减弱,增加倒伏的风险。盲目浇水也是玉米倒伏的原因之一,浇后遇雨极易倒伏。

  4.化控过晚。喷施药物防倒剂控制株高,掌握在7~9片叶为好。

  5.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主要表现为玉米螟和棉铃虫危害根茎秆和叶子,遇风雨造成倒伏。

  6.玉米生长期间常遇暴雨伴大风天气,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倒伏。

  二、预防措施

  1.选择支持根发达及茎秆粗壮的品种。首先针对品种特征特性,选择支持根发达、穗下节粗壮、植株粗壮、柔韧性好的品种,如郑单958、京单28等品种。

  2.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高密度。追求高产,重点要掌握一个度,即合理方式密植,建议合理密度或大小行种植。如郑单958在4000~4500株/亩时产量最高,先玉335的密度应掌握在3500~4000株/亩。大小行种植有利于培育壮秆,促进群体平衡发育,植株间互不遮掩,且有利于光合作用。

  3.喷施调节剂促秸秆粗壮。针对那些茎秆脆弱、容易倒折的品种,可采取药物处理的办法,如喷施玉米健壮素或金得乐,于拔节期对玉米茎秆进行化控处理,过晚影响产量。化控一般可使玉米株高下降20~30厘米,穗位下降10~15厘米,茎秆粗壮,节间缩短,气生根增加,起到抗倒的效果。

  4.科学运用肥水。施足基肥和种肥,将氮肥重点放在大喇叭口期使用。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基础上,苗期适当蹲苗,增施磷钾肥,控制浇水,控制基部茎节过分伸长,促进茎粗,增强韧性,即降低了株高和穗位。

  5.及时防治病虫害。要密切注意对玉米螟、黏虫的防治,一旦发生虫害,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按拌细沙灌心。

  三、补救措施

  1.大雨过后,应当及时疏通地头排水沟,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

  2.对于倒伏较轻的玉米,不用扶,因为植株自身调节能力强,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植株的生长,它们自然就会直立起来,而且茎叶空间布局也将趋于合理。

  3.对于倒伏较严重的,可等雨后地面稍干时,采用人工的办法轻轻扶直植株。玉米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比较脆弱,加之已有部分根系受损,扶直时要防止折断和增加根伤。最好两人一起操作,其中一人抓住玉米植株较上部位轻轻拉起,另一人在根部培土。

本文标签: 粮食作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