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发生特点
玉米丝黑穗是侵染幼苗的系统性病害。抗病性差的品种发病率高,连作地块病重,轮作地块病轻;早播玉米或高寒阴冷的地块地温低、土壤含水量低、出苗时间拉长,增加了病菌侵染机会,表现发病率高;沙土地温高,发病轻;凡土层深厚、墒情较好的地块发病轻,而土层浅薄、蓄墒差的地块发病重;坐水播种的发病轻,干种地块发病重。
2 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最根本措施,大力推广抗病丰产品种,如农大108、农大3138、长城799等,尽快压缩淘汰感病品种。
2 避免连作。做到合理轮作,重病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轻病地停种玉米1年,由于高粱丝黑穗病菌与玉米丝黑穗病菌不是同一专化型,因此,高粱可作轮作作物。
3 施用腐熟肥料。含有病残体的厩肥或堆肥,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才有施用。
4 加强苗期栽培管理。栽培管理主要是贯彻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不利于病菌侵染的原则。
(l) 适当晚播。因为气温升高,土温也增高,出苗生长快,不易侵染。
(2 )做好选种晒种,整地保墒,覆上深浅适宜,促使玉米早出苗出壮苗。
(3 )幼苗扒土晒根。在幼苗出苗后的适当时间,用铁丝钩将苗眼周围的土松开,用手扒开,使幼苗的地下基曝晒在阳光下,一定时间后利用除草之便将扒开的土复原,即可达到增产防病的双重目的。
(4) 药剂拌种。用杀菌剂、种衣剂处理种子可兼治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增产作用明显。目前,一般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2%拌种。此外,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效果也较理想。
(5) 拔除病株。无论是苗期、中期,还是玉米抽穗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