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农业部玉米主推技术中的“一增四改”即合理增加品种的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力作业为机械化作业。
合理增加品种的种植密度:
增产增效情况:2009-10连续两年我们分别对“中科11”和“浚单20”进行了玉米高密度高肥料的高产实践表明,合理增加品种密度是玉米增产主要的有效措施,在目前的密度水平上,每亩适当增加密度500-1000株左右,并适当增施肥料投入等相应的配套措施,每亩可提高玉米产量100-200斤左右。
1、改套种为直播
套种在我县还有一定的面积。由于套种限制了密度的进一步提高和降低群体的整齐度,特别是共生期由于遮光、争水、争肥,影响玉米苗期生长,而且易受病虫危害进而影响产量。所以改套种为直播可以大幅度增加机械化作业,保证了品种密度和亩穗数,为玉米高产打下基础。
2、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
加大耐密高产品种的推广力度,种植耐密型品种可选择:浚单20、郑单958、中科11等耐密高产品种。耐密型品种一般能够耐5000株/亩以上的高密度,具有较强的抗倒能力,耐阴雨寡照和较广的密度适应范围,适于简化栽培和机械作业。推广耐密型高产品种是增加密度和产量的基础。
3、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
增施肥料和平衡配方施肥可充分发挥耐密型品种的增产潜力,结合施肥改进,实现化肥深施和长效缓释专用肥的应用,可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以达到增产目的。
4、改人力作业为机械化作业
充分发挥农机在玉米生产中作用,替代过多的人力劳动投入;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玉米播种实现机械化,是提高玉米单产和效益、实现玉米模式化栽培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广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施药,扩大机械收割作业比例,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