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是我市的主要秋粮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为抓好夏玉米生产,充分挖掘夏玉米的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结合我市不同区域土壤肥力状况及玉米需肥规律,提出我市夏玉米配方施肥技术意见如下:
一、全市土壤养分状况:
1、土壤有机质:滩区平均10.7g/kg、岭区16.9g/kg、平原19.6g/kg,平原最高。
2、土壤全氮:滩区平均0.7g/kg、岭区0.99g/kg、平原1.11g/kg,平原最高。
3、土壤速效磷:滩区平均13.53mg/kg、岭区19.0mg/kg、平原16.9mg/kg,岭区最高。
4、土壤速效钾:滩区平均120mg/kg、岭区154mg/kg、平原164mg/kg,平原最高。土壤肥力评价东部平原土壤肥沃,属粮食高产区;南部滩区氮磷钾含量相对都比较低;西部岭区氮磷钾含量都比较丰富,有机质含量较低。
二、夏玉米需肥规律:
玉米是喜肥水、高产、高效作物,适宜在土壤肥沃,水肥充足的条件下生长。
4.期前由于根系范围小,需肥量较少,此时注意N、P、K配合使用,可以促进根系发达,降低节间。
1.叶后是需肥高峰期,此时应以促为主,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氮肥施用量,开花授粉以后又逐渐减少。
三、玉米配方施肥技术
1、增施有机肥,4叶期前可施有机肥3—4方,或小麦秸秆全部还田。
2、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根据我市土壤化验结果、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氮磷钾肥配方为:
(1)目标产量亩产500公斤左右的玉米田,亩施纯氮14-15公斤(折尿素30-32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折12%过磷酸钙33-50公斤),氧化钾2-3公斤(折氯化钾3-5公斤),硫酸锌1公斤。
(2)目标产量亩产600公斤以上的玉米田,亩施纯氮16-18公斤(折尿素35-40公斤),五氧化二磷5-7公斤(折12%过磷酸钙40-58公斤),氧化钾3-5公斤(折氯化钾5-8公斤),硫酸锌1.5-2公斤。
3、分期施肥。磷肥、钾肥、锌肥及30%的氮肥于定苗后使用(4叶期),余下70%的氮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10叶期)施用。在施肥方法上,采用开沟条施、深施,覆土的方法,配合适量浇水,不要撒施地表,大量灌水,否则易造成肥水流失。
4、合理选用配方肥。配方肥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按照玉米需肥规律,科学配方研制的高产、高效配方肥料。根据我市不同区域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需肥规律,今年我市在玉米上推广的配方肥配方有“25-15-5”、“25-10-5”、“30-8-7”、“28-6-6”、“30-5-5”、“29-5-6”。东部平原高产地区可选用“25-15-5”、“25-10-5”、“30-8-7”的配方肥,每亩追施50-70kg;南部滩区和岭区可选用“28-6-6”、“30-5-5”、“29-5-6”配方肥,每亩追施50-70kg。分别在玉米播种后25天和45天施入,第一次施入40%,第二次施入60%。控释肥料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可适应不同时期玉米对肥料的需求,要推广使用合理养分比例的控释肥料品种。
5、大力推广化肥深施、种肥同播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是在玉米播种时,按有效距离,将种子、化肥一起播进地里,提高施肥精准度,同时又省工省时省力,这种“良种+良肥+良法”的生产方式,能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残留量,避免农业面源污染。
肥料用量要适宜,如果玉米播种后不能及时浇水,种肥播量一般不超过20-30公斤/亩,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再沟施或穴施20-30公斤/亩。如果能及时浇水,而且保证种肥间隔5厘米以上时,种肥播量可以达到30-40斤/亩,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再沟施或穴施10-20公斤/亩。家庭农场、种植专业合作、种植大户可选用优质缓控释肥,每亩40-50公斤,不再追肥,省工省力。
此外,结合施肥,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情况,及时浇好促苗水、拔节水、大喇叭口水、灌浆水四次关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