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工作总结

农业百科2023-02-10 11:33:28百科知识库

2012年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工作总结

当前生产上种植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籽粒尚未停止灌浆,部分群众为了提早腾茬,就开始收获,造成玉米没有完全成熟而减产,针对这种现象,我县今年大力宣传推广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推迟玉米收获期。采用晚收技术,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只是通过延长玉米生长期,改变过去“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为“苞叶干枯、籽粒基部出现黑层、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提高玉米产量,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效技术措施。

  今年全县玉米晚收面积达8万亩,成熟期集中在9月底,实际收获日期推迟到10月1—5日,经调查测产,平均亩产382.3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340.5公斤增产41.8公斤,增产12.3%,增产效果显著。

  一、 玉米晚收技术要点

  1、改变苞叶变白就开始收获的习惯,严格把握玉米完全成熟的标志:即籽粒变硬,籽粒灌浆线下移到籽粒的基部并完全消失,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籽粒呈现品种固有的颜色和特征,果穗苞叶变干、蓬松,呈白色。

  2、推迟10天收获,改变习惯上的玉米授粉后40~45天收获为授粉后55天左右收获。充分利用玉米生育后期秋高气爽、利于干物质积累的气候资源,尽量延长玉米灌浆时间,让玉米粒重潜力充分发挥。

  3、准确掌握玉米完全成熟的日期,积极推行机械收获。我县玉米播种期一般在6月上旬,收获期一般在9月底10初。

  二、下一年晚收技术落实计划

  鉴于夏玉米适时晚收即可增产10%左右,这一简单可行的技术措施,明年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不影响小麦播种的情况下,全县范围内全面落实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并进行同一地块晚收试验,进一步印证晚收地块玉米的千粒重、产量的增产幅度。

本文标签: 粮食作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