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夺取夏玉米丰收,结合武安市夏玉米生产特点,今年继续以高产创建示范方为样板田,以推广紧凑耐密型高产品种,种肥一体化机播、合理增密、精细播种、科学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为重点,逐步树立夏玉米生产“七分种三分管”的生产理念,打好播种基础,特制定以下夏玉米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一、播种技术
(一)推广紧凑耐密型高产品种。我市夏玉米宜选用生育期在100天左右的紧凑、耐密型中熟品种,以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邯玉66、登海605、等品种为主,各乡镇要依据生产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良品种。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要求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纯度在98%以上,净度98%以上,含水率13%以下。为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应选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
(二)抢时早播。小麦成熟后,要坚持快收快播。力争在6月15日前播种完。
(三)合理密植。今年玉米播种推行等行距为60厘米的种植模式,缩小株距,增加种植密度。具体如郑单958、邯玉66亩留苗5000株左右为宜,浚单20、先玉335亩留苗4500株左右为宜,登海605亩留苗4000-4500株为宜。
(四)精细播种。提高玉米播种质量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力争做到一播全苗,实现“苗齐、苗匀、苗壮”。
1、处理小麦秸秆。收麦时使用带麦秸粉碎和抛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麦茬高度不超过15厘米,麦收时没有粉碎秸秆的在玉米播种前使用秸秆还田机1-2遍打碎秸秆还田;
2、播种机匀速行驶。速度控制在5公里/小时左右,以免出现缺苗断垄;
3、使用带有施肥功能的玉米单粒穴播机。播前一定要合理调试,确保播种质量。播种密度要高于留苗密度10-20%,播种深度3—5厘米为宜,均匀一致,覆土盖严,亩播量2-2.5公斤,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做种肥,肥料要与种子分层或分行施用,避免烧苗;
4、播后浇灌“蒙头水”。播后要立即浇 “蒙头水”,力争达到一播全苗,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五)科学配方施肥。夏玉米生产提倡“稳施氮肥,控磷增钾,合理补施微肥”。要施足种(底)肥,重追穗肥,补施花粒肥。根据地力和品种按照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要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2公斤的比例施肥。播种时施用全部磷钾肥和1/3氮肥做种(底)肥,肥料要与种子分层或分行施用,避免烧苗,大喇叭口期机械深施氮肥总量的2/3,在花粒期再补施适量氮肥。种肥使用氮磷钾复合缓释肥,追肥以速效氮肥尿素为主。
二、示范玉米深松分层施肥播种技术
引进示范玉米深松分层施肥播种机一体机,一次作业完成深松、施肥、播种、镇压等环节,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贮水能力,提高抗旱保墒能力,促使根系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配合使用缓释肥、控释肥分层施肥,减少施肥次数降低劳动强度。
三、苗期管理技术
(一)化学除草。播后苗前,在浇过蒙头水后趁墒使用“异丙莠”、“丁莠”等土壤封闭除草剂,出苗后3-5叶期可用“烟嘧莠”进行茎叶处理,注意要避开玉米心叶喷药以免出现药害,玉米苗后6~9叶期可选用克芜踪水剂,喷头加防护罩对行间杂草茎叶进行定向喷雾。
(二)适当晚定苗。由于播种质量和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为防止缺苗断垄,应将以往3叶间、5叶定改为5叶间苗、6~7叶晚定苗,可增加保苗率。通过间定苗,提高群体整齐度,达到既定留苗密度。
(三)及时防治苗期病虫害。
1、防治虫害。粘虫、棉铃虫、灰飞虱可选用菊酯类农药加吡虫啉喷雾防治。防治地下害虫蛴螬等可用辛硫磷乳油或毒死蜱乳油灌根。加强二点委夜蛾防治,一是清田法,清除玉米苗周围麦秸麦糠;二是毒饵法,用麦麸与毒死蜱乳油加水拌匀制成毒饵,于傍晚均匀撒在玉米行内;三是毒土法,干燥土与毒死蜱乳油加水制成毒土,于傍晚均匀撒在玉米行内;四是灌药法,用毒死蜱乳油在浇地时随水灌入。
2、防治病害。重点防治病毒病、根腐病等。病毒病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应及时消灭田间和四周的灰飞虱,可减轻病害发生。防治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