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三3号是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农业局农技基点于二000年自选组配新育成的白粒三交种,具有丰产、稳产、抗病、摔倒等优点,于二00六年通过省级审定(编号为:滇玉米200606号)。
1、特征特性:
生育期150天左右,苗期生长旺盛,后期活杆成熟,茎杆紫色粗壮,根系发达,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株高260.3cm~275.6cm,穗位高105cm~115.6cm,叶片与茎杆夹角55角左右,果穗柱形,穗长20cm~24cm,穗粗5.1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3.8粒,穗粒数574粒。千粒重380g,出籽率83.1%。经检验测试分析,含蛋白质9.7%,淀粉65.24%。粗脂肪4.84%,总糖4.65%,干特质92.7%,氨基酸总量8.66%,容重734g/L。籽粒白色半马齿型,食品性好商品性强,均达到普通玉米和饲料用玉米一级以上,属粮饲兼用型新品种。该品种高抗倒伏,抗玉米大小叶斑病、锈病、黑粉病及青枯病等。结实性好,适应性广,活杆成熟,适于青贮,以其丰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2、适应范围:
含亚热带及高寒冷凉地区血缘,适应性广,海拔600~2200m地区均可种植。
2.00m以上地区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据了解种子站,二00二年~二00六年在云、贵、川三省,累计示范种植户21万亩,普遍反应较好,深受示范种植户的好评。
二00七年制种2000亩,产种500吨。推广种植面积25万亩。
二00八年制2300亩,可为来年提供种子575吨。
3、产量表现:
据二00一年至二00五年参加省、市区试及行区试验,在省市区试中产量居前三位,二00六年参加云南省C2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58kg,较对照(当地主载品种)增产12.05%,排列第一位。在我镇二00二年~二00五年区域试验12个点中,平均亩产608.42公斤,比对照种平均亩增13.68%。
二00六年在我镇安阁村300亩示范样板中4个对照点,平均亩产642.77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14.82%。
二00七年同样在生产区域试验6个点中,平均亩产614.32kg,比对照平均亩增产11.62%。在2013年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科技示范项目中,同样在示范区域中4个对照点,平均亩产637.42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13.83%。这证实了它的稳产性。
4、主要栽培技术:
该品种属中偏晚熟种,应适时早播。土地选择中、上等地力,且肥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普钙50公斤,钾肥15公斤做底肥,5~6叶期亩施提苗肥15公斤尿素,大喇叭口期施穗肥35公斤尿素。种植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净种:大行110cm,小行40cm,株距27cm,每亩密度3300株左右。套种:大行140cm,小行40cm,株距27cm,每亩密度2750株左右。该品种抗病虫力强,各地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做到发现病虫,及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