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能喝又能干”,说明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要获得高产就必须增施肥料。在施入基肥、种肥的基础上,一般还要根据栽培方式不同,在不同生长时期追施苗肥、穗肥和粒肥。施入“三肥”应掌握以下原则:
苗肥:即在定苗至拔节期施用的肥料,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杆的作用。施苗肥要灵活掌握,一般在不施基肥、种肥用量不足时应提早施,地力较差、苗长势弱的要及时补施,对于弱苗要偏追,促进弱苗在拔节期转壮,达到苗匀苗壮,追肥数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0%—20%,一般亩追尿素10—15公斤左右。
穗肥:即在玉米雄穗抽光前即大喇叭口期施用的肥料,有促进穗分化、为穗大粒多粒重奠定良好的基础作用。穗肥要重施,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70%,亩追尿素30—40公斤左右。实践证明,穗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粒肥:即在玉米抽穗至开花期追施的肥料,有防止根、茎叶早衰和保粒重的作用。粒肥要巧施,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0%—20%,亩追尿素10—15公斤。田土壤养分缺乏、植株脱肥早衰时要及时追施。
玉米追肥应在玉米棵间或行侧深施,距植株15—20厘米,施后掩埋。无水浇条件地块,要趁雨后追施,追肥时间,一般经验是:头遍追肥一尺高(拔节),二遍追肥正齐腰(大喇叭期),三遍追肥出毛毛(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