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也克乡“一埯多株”玉米膜下滴灌高产示范户典型材料

农业百科2023-02-10 10:59:19百科知识库

吉也克乡“一埯多株”玉米膜下滴灌高产示范户典型材料

“一埯多株”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玉米种植技术,由河北福路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推广种植,2011年引进我县现已推广两年,推广面积达2000亩左右,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裕民县玉米高产栽培确定最佳品种,研究推广配套措施,真正达到高产、高效,起到示范辐射推广作用。其原理是充分利用玉米的群体优势,改变传统的成行单株种植模式,通过选用耐密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每亩保苗6200株以上,采用专用播种机械、专用调施肥,既能保持较好的通风透光和授粉条件,又能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现将今年我县“一埯多株”玉米高产典型示范户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示范田基本情况

  该示范田位于吉也克乡窝儿塔西村三排一号地,户主刘念一,面积57亩,前茬作物打瓜,土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排灌良好。

  二、主要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1、整地 春季采用大马力及时犁地,深翻25-30厘米,联合整地机整地一遍,整地质量达到了上虚下实,起到了保墒的目的,确保一播全苗。

  2、种子选用 由于点播机要求十分精确,种子必须均匀一致。所以选用了指定品种郑单958,该品种根系发达,高产稳产性能好,属中晚品种。

  3、适期播种 示范田于2012年4月17号播种,4月30日出苗,采用“一埯多株”专用播种机,做到施基肥、铺滴灌带、铺地膜、播种一次完成。每亩施磷酸二铵20公斤+多株宝1号调施肥1公斤。多株宝主要作用是解决玉米大小苗的问题,实现苗齐、苗匀、秆壮。

  一膜二带两行式,薄膜覆盖宽度为120厘米,空行宽度为85—90厘米,采用株行距40厘米×90厘米模式栽培,播深4-5厘米,一埯3—6株,平均3—4株,播量2.8公斤/667平方米,(一亩一袋子,一袋子6600粒),播种质量标准、播行端直、行距一致、下籽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密、镇压确实、铺膜平直、膜边压土紧实。品种:选用郑单958。全生育期120天。

  4、化学除草 在玉米生长3-5片叶时进行化学除草,选用苗后茎叶除草剂,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喷施。

  5、化学调控 在玉米生长9片叶左右(大喇叭口期之前),每亩喷施多株宝2号1公斤/亩(水剂),兑水60公斤进行喷施,有效调节玉米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控制株高,穗位;喷施多株宝2号7—10天后,随水滴施多株宝3号1公斤/亩(粉剂),提高千粒重,促进籽粒饱满。

  6、适时灌水 2012年6月10日浇头水,每水间隔10天,整个生育期共浇水10次。

  7、适当追肥 共追施30公斤尿素,分3次每次随水滴施10公斤,分别在2012年6月10日、6月21日、7月1日。

  8、收获 2012年10月20日机械收获共89吨,亩均产1561公斤,直接售予烘干厂,每公斤1.48元,亩收入2310.2元,共收入131720元。

  三、效益分析

  亩纯收入=亩总收入-亩成本 种子

  专用肥

  播种费

  机耕费水费肥料费收割费滴灌设施 地膜化除费合计:亩成本205元,播种费55元,80元142.5元75元180元12元749.5元,亩总收入2310.2元亩纯收入1560.7元

  综上所述总结玉米“一埯多株”栽培技术高产的优势:

  1、玉米一埯多株技术是国家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单株种植模式,使一穴里种植3株以上,亩保苗6000株以上。据统计此种种植模式产量增幅在20%左右;

  2、边行优势扩大了行距,增加了通透性,提高了光、热、水、气资源的利用率,能最大限度地改善通风采光和授粉环境,玉米喜光喜温,行间光照充足,空气流动性好,玉米光合效率提高,这些都是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

  “一埯多株”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里,通过引进良种,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根据玉米生殖的生物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通过科学的、合理的调整玉米种植中行距和株距,加大行距,改善田间小气候,充分发挥玉米生长过程中通风采光的效果,这种创新的栽培方式,在充分满足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基础上,科学地增加单位面积种植的株数,可使玉米产生边行优势、群体优势、竞争优势、抗逆优势,以合理的密植,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本文标签: 粮食作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